近幾年來,亞洲突然發跡的電子廠商,以日本製造商無法比擬的低價,潛入數位電子產品的領域裡,挑戰日本獨大的地位。為了迎戰未來,日本許多科技巨人開始放眼下一個電子世代的明星產品。
)以及松下電器( Matsushita )等著名廠商。但近幾年來,亞洲突然發跡的電子廠商,憑著敏捷的身手,以日本製造商無法比擬的低價,潛入該類電子產品的
領域裡,挑戰日本獨大的地位。南韓三星電子( Samsung )、LG 電子、中國聯想集團( Legend )以及台灣的宏碁電腦,在日本大廠努力維持其領先地位的同
時,卻以自創地區性甚至全球品牌的方式,攻城略地。
數位產品需求旺 日系品牌仍獨大
日本過往的消費性電子王國美譽是否將壽終正寢?果真如此,也不應發生在二○○三年。由於最新系列數位產品的需求急速增加,去年松下、夏普,甚至遭遇瓶
頸的新力等大廠,其營收及獲利均迅速攀升。雖然日本將大多數低階產品轉包中國、南韓以及台灣製造,但對於需要精密製造技術,且能提供較豐厚獲利的一線
產品,日本業者仍努力緊守市場。部分日本業者正在中國及他地尋求委外製造的機會,甚至對於製造及銷售自有品牌的對手,日本業者也向它們銷售螢幕、晶片
與其他零件。
消費者對日本高階電子產品的眷戀之情依舊。在銀座喧擾的家電量販連鎖店 BicCamera 消費電子賣場上,板橋誠手中抱著一台五十吋的松下 Viera 電漿電視步
出,雖然售價高達七千四百美元,但是買來炫耀一下,還是值得的;板橋誠笑著說,「看電漿電視的感覺像在電影院看電影一樣」。根據日本電子資訊科技產業
協會表示,去年日本電漿電視的銷售大幅成長一二五%。
日本電子業巨人去年第四季獲利高過預期。根據美林證券日本分公司的預測,松下電器該季營業利益大幅揚升五○%,達六.七二億美元;全球最大數位相機製
造商三洋電子,該季獲利預計將大幅成長九○%,達三.一一億美元。至於液晶電視的兩大領導廠商夏普( Sharp )和先鋒( Pioneer ),獲利預期可成長三
五%。新力該季獲利扣除重整成本,消費電子事業部的營業淨利則增加六%,公司前財務長湯原隆男表示,「在數位相機、攝錄影機及其他產品上,我們正在進
步當中」。
競爭對手搶單悍 比技術更比價格
日本電子產品的需求成長,使整體科技供應鏈的生產廠商財富增加。日本產業新聞十二月針對四十六家日本領導電子、晶片製造,和其他零件供應商的調查指出
,九○%的廠商已擴大產量來應付訂單增加,其中四○%的廠商已增加今年的資本投資計畫。
但是單僅獲利成長一季或一年,無法確保產業繁榮,其中一大風險是,日圓兌美元匯率不斷升值。即使日本央行大舉干預,如果日圓持續升值,將使營收三○%
到七○%依賴出口的日本消費電子業者的獲利蒙受巨額損失。美林分析師栗山表示,日本電子品牌依舊強勢,「但它們的未來前景並不確定」。
還有惱人的對手搶食市場。近幾年來,競爭對手愈來愈懂得自日本製造商的手中奪取主控權,例如,日本雖然是液晶螢幕與其他平面顯示器市場的始祖,但南韓
三星電子及 LG 卻是現在產業的頂尖製造商。 兩年前日本松下電器及東芝(Toshiba )爭相搶進中國市場, 期能銷售 DVD 播放機所需的零組件,因為趕著
切入市場,兩家公司和中國無名的小製造商分享技術,使中國突然湧現許多販售超低價電子產品的店家。「我們學到了教訓」,松下電器負責國際營運的副社長
少德敬雄( Yukio Shotoku )表示,「我們現在把技術放進黑盒子中, 對於出售的對象及時間都很小心。」
調整組織最佳化 發展晶片客製化
為了迎戰未來,日本業者戮力提升營運效率,調整組織至最佳的經營狀態。松下電器仍處於三年重整的痛苦掙扎中,去年公司將庫存降低三○%,並使現金流量
增加五六%,達到二十八億美元。夏普轉朝手機及可壁掛式超薄電視的高階液晶面板發展。去年秋季,新力宣布裁員二萬名的全球勞動力,並宣布加強產品的發
展;該公司同時計畫將供應商數量由四千七百名削減至一千名,並停止傳統電視的製造,新力的目標在於減少三十一億美元的固定成本。
在財務控管逐漸轉佳下,日本許多科技巨人開始放眼下一個電子世代的明星產品。新力計畫投資數十億美元來發展下一代 Play Station 遊戲機,以及其他電子
產品的超高速處理器,預定於○五或○六年推出。 Play Station 遊戲機的發明者,目前負責新力網路事業部的久多良木健強調,「晶片為數位電子的核心,因
此晶片為我們價值提升所在」。松下電器也計畫投資新型晶片的發展,未來兩年,松下將以十二億美元,為其數位電視、DVD 錄放機、手機,以及其他電子產品
生產客製化晶片。松下電器社長中村邦夫表示,「藉由發展公司自己的晶片,我們將可更快速地向市場推出獨一無二的產品。」
如果中村與其他日本電子業者能成功,他們將較地區性的競爭對手領先跨出一步。但在十幾家緊追不捨的製造商一步步侵蝕日本製造商市場的壓力下,日本電子
巨人的奮戰肯定還要持續好幾年。 ( By Irene M. Kunii and Hiroko Tashiroin Tokyo,BusinessW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