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通訊市場龐大,機會眾多,業者能夠在該領域長久生存的關鍵,在於當市場價格不斷下跌的同時,不斷推出新的技術。
要了解無線通訊產業的發展,我們先從用戶的定義談起,不同的時期,用戶的定義不同,需求也隨之改變。行動通訊產業剛萌芽時,用戶指的是高知識分子,而該族群對行動通訊的需求是良好的通訊品質,不過隨著行動通訊服務日益普及,現在的用戶即是普羅大眾,而這群消費者在乎的不是技術,而是本身的通訊需求是否被滿足;即使通訊品質並不理想,不同的通訊服務多半還是能找到自己的市場,例如 WLAN ︵無線區域網路︶服務與大陸的小靈通。由此可發現,現在的用戶在無線通訊服務的需求有兩個方面:﹁即時傳輸﹂與﹁找到我想要的資訊﹂,業者應該以用戶的需求為出發點,去研發無線通訊的硬體與軟體技術。
先從硬體研發來談,通訊業者藉由不斷提高傳輸速度,以滿足用戶即時傳輸的需求;軟體方面則是提供更大的記憶體空間,放入更多資訊,以滿足用戶搜尋資訊的需求。在無線通訊系統的成本架構裡,硬體占總成本三成,軟體則占了七成,台灣的廠商要積極爭取這七成的市場,否則商機將會流向印度或大陸,而爭取無線通訊的軟體市場就等於進入無線通訊的硬體市場,因為沒有硬體技術的研發基礎就無法發展軟體,軟體程式修改、發展到某種程度時,業者還是要回過頭來調整硬體,以跟上軟體研發的腳步。
目前各種無線通訊系統依傳輸速度與距離,已區隔出不同的市場。從傳輸距離最短、傳輸速度最慢, 但是系統成本也最低的﹁藍芽﹂︵ Bluetooth ︶,到傳輸速度最快、傳輸距離最遠, 但是建置成本最高的超寬頻︵ UWB ︶都有,我們發現,無線通訊市場龐大,機會眾多,業者能夠在該領域長久生存的關鍵,在於當市場價格不斷下跌的同時,不斷推出新的技術。
現在,各界廣為討論的第三代行動電話︵ 3G ︶市場,是無線通訊市場上人人關注的焦點。 3G 主要分為 WCDMA 系統與 CDMA 系統兩大陣營,3G 的誕生是由於歐洲與亞洲的行動通訊業者為了與美國電信業者研發的 CDMA 系統抗衡, 防止CDMA 後來居上成為全球的行動通訊規格,取代了歐洲業者主導的 GSM 系統與產業地位,因而在 CDMA 系統的基礎上發展出 WCDMA 系統。
我們可以說,3G 並不是應用戶的需求而發展出來的新技術,3G 是無線通訊科技發展必經的階段,但是所謂的 3G 真的能符合上述用戶的兩大需求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因為現有通訊技術還無法滿足 3G 的傳輸條件,而且用戶的需求也超出 3G 技術所能提供的服務。 由此推估,3G 的生命可能是短暫而不樂觀,目前,歐日業者已經在研發 4G 系統,如果業者能夠在 4G 找到更好的技術,可能會打擊 3G 的市場。
4G 的定義有兩種,一是整合所有現存的 3G、WLAN、藍芽、超寬頻等無線通訊技術,結合網際網路,以提供資訊傳輸的服務,或是研發出讓不同的通訊網路互通,訊號卻不受干擾的技術, 例如 NTT DoCoMo 發展 WLAN 與 WCDMA 網路互通,諾基亞整合 GPRS 與 802 . 11b 無線網卡的技術。如果業者能夠整合成功,那麼業者能夠推出的手機產品,就不只是雙網手機,而是多網手機,但是要實現這個目標,還得依賴 IC 設計業者的 IC 整合能力。
下一代的手機應該能夠符合在全球,無論何時何地通訊無死角的需求,不僅可儲存、傳輸多媒體訊息,按一個按鈕就能進行視訊會議,把多種功能整合在一支手機裡;一支多功能的手機,同時也要符合電池耗電量小與體積輕薄短小的條件。為此, 業者需要設計出好的射頻︵ RF ︶ IC 與特殊應用︵ AS ︶ IC,以研發出電力持久的電池。
從無線通訊產業的發展趨勢來看,究竟台灣廠商的發展方向為何?以前無線通訊產業是由系統端來主導無線通訊技術發展,現在由於晶片整合技術的發展已成為主流,手機晶片愈來愈便宜,針對用戶需求所設計的功能也愈來愈多,手機就像一台 PC ︵個人電腦︶,擁有通訊、拍照、使用多媒體服務等功能,在在都顯示用戶端與手機端已取代系統端,成為無線通訊產業發展的主角,所以台灣廠商要進入無線通訊產業,應該從發展手機 IC 技術著手。
而 IC 與 PC 產業正是台灣的競爭優勢,台灣在晶圓代工部分已經有台積電與聯電,在 PC 與手機代工方面,宏碁與廣達等廠商也累積了多年的經驗;此外,台灣電子業者快速量產與市場反應能力,以及價格競爭力都勝過國外業者,業者現在應該朝上游的射頻 IC 與特殊應用 IC 發展,掌握相關技術,並以此優勢切入4G。不過,台灣廠商的弱勢在於本土的射頻 IC 設計業者不少,但是業者的高階射頻 IC 設計能力有待提升,同時需要累積相關經驗以降低射頻 IC 的成本,並學習如何衡量取捨整合與個別 Solution ︵解決方案︶的成本,哪些時候應該使用哪種 IC,這些都是業者未來可再加強的部分。
整體來看,台灣發展無線通訊產業,應該採取什麼策略呢?我們有兩個方向可供選擇,我稱之為﹁一片芳草﹂與﹁一棵大樹﹂,前者大風來時不易被吹倒,但是一旦失去水分的滋潤,青草立刻就會枯死,意即台灣可以繼續發展風險少、工作辛苦,相對地報酬也低的代工或組裝業;後者強風襲來容易倒,但是缺水時,還能挺上一陣子,也就是類似韓國政府的做法,重點栽培少數幾家企業,它的特色是風險高、業者擁有很強的專利技術、獲利能力也高。若是採取芳草策略,台灣可發展能夠廣泛應用在無線通訊領域的 IC 產品;若是選擇大樹策略,必須在無線通訊領域中選擇一個先進的技術,以該技術為基礎去發展相關的無線通訊系統。
業者不僅要發展新系統,還要發展出一套成功的新系統,而成功的新系統須具備下列幾項條件:能夠被應用,而且設備廠商必須知道如何依據該系統設計製造出好的設備,以摩托羅拉為例,當初決定發展 CDMA 系統時,由於摩托羅拉顧慮到必須支付 Qualcomm 多項專利費用而猶豫不決, 結果讓韓國業者捷足先登, 在CDMA 領域做出一番成績,因此錯失了機會,令人婉惜。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設備廠商與電信服務業者必須緊密合作,以往雙方不願意分享各自的研發成果,無法共同找出問題,然後共同解決問題,以致系統研發過程不順利,平白失去許多發展機會,這點韓國業者做得相當好,值得我們學習參考。
總之,我們若期望台灣所發展出的無線通訊系統能夠在全球無線通訊產業中占有一席之地,台灣的業者必須清楚,這是一個商業的競爭,不是技術的競爭,台灣業者必須與國外重量級的設備廠商與電信服務業策略聯盟,絕對不能單打獨鬥,而且政府不能只是扮演執法者的角色,更要整合規畫出業者與政府在無線通訊產業共同的發展願景,才能造就台灣無線通訊產業的永續發展。
李建業博士︵ Dr. William C.Y. Lee ︶自 1997 年起擔任經濟部無線通訊產業技術諮詢首席顧問。 任職於美國貝爾實驗室︵ Bell Labs ︶的 15 年間,領先研發 AMPS 蜂巢式無線通訊技術, 之後在 ITT Defence CommunicationsDivision 工作時,負責領導行動通訊系統的前瞻性研發; 隨後到美國最大無線通訊公司之一 Vodafone Airtouch,擔任首席科學家與科技研發副總裁,當時不僅協力參與 CDMA 的研究, 更親身投入技術測試與推廣使用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