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的發展非常快速,台灣也以資訊王國聞名世界;但是觀察台灣近十年來的科技成長歷程,由於研發預算不足,難以在尖端技術上獲利成就,可是因為台灣業者的彈性、反應快、轉換迅速,反而在較為落後的產品上得到不錯的成績,所以抓到一些別人看不到的好機會。
舉幾個例子來看就可以清楚了解這個趨勢。大同公司轉投資的中華映管在前幾年非常賺錢,當時的背景是日韓大廠將生產重心推向大尺寸十五吋、十七吋的 CRT,並逐漸淘汰十四吋的產品。
這裡有一個觀念非常重要,就是全球經濟的需求變化十分慢,但是供給的變化則相當快,當供應商決定不作某種產品時,說不作就馬上不作了。日韓說不生產十四吋 CRT,就立刻轉往十五、十七吋的規格,但是市場上十四吋的需求仍在,十五、十七也還不是很流行,這個時候仍以十四吋為主力產品的中華映管就大賺特賺了。我們可以看到在九六年以前,華映每股都保持在六元以上的獲利水準,這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不過等到市場的需求轉到十五吋以後,日韓廠商已經在那裡 standby;到了這個時候,中華映管要進去這個市場就已經慢了一步。因此接著兩年,華映本業都出現虧損的情況。
DRAM 的情況也一樣。九三、九四年台灣開始作 DRAM 的時候,先從 4M DRAM 開始,當時因為 Pentium 的推出,需要 16M 才能配合,所以 4M DRAM 都快被淘汰了,外國廠商都笑台灣業者已經沒有機會了。沒想到 Win95 上市的過程並不順利,一再延後推出,先是說九五年底,後來又延到九六年初才正式推出;結果16M 太貴,又沒有相容的軟體配合,所以需求不振,因而造成 4M DRAM 又延續了九個月的壽命。此時國際大廠都已經不作 4M DRAM,產能全都轉到 16M 的產品,因而造成 4M DRAM 大缺貨。
這個時候只有台灣生產 4M DRAM,由於供需嚴重失調,造成 4M 的價格直逼 1,台商賺死了,茂矽在那個時候真的「卯死」了。這也是前一波台灣 DRAM 大廠大賺的時代。
還有 CD-ROM (光碟機)原本也是被視為即將遭到淘汰的產品,因為日本公司更看好 DVD-ROM 的前景,所以不願再在 CD-ROM 投資;但是 DVD-ROM 大廠各家有各家的盤算,始終定不出產業的共同標準。就這麼拖下去,使得消費者對原先預期的 DVD-ROM 市場一直保持觀望的態度,而 CD-ROM 的需求就該死而未死。
接著網路音樂 MP3 的興起,更刺激 CD-ROM 的市場熱絡景氣,結果還是一樣,全球只有台灣還維持量產,讓台灣業者賺到大錢。這些都是台灣比較厲害的地方。
最近看到 TFT-LCD 的盛況,我又再想,是不是又會造成台灣另一個機會。因為TFT-LCD 非常熱門,日韓,甚至台灣又相繼投入生產;即使短期、中期前景十分看好,但是我相信未來 TFT-LCD 一定會供過於求。
但是 STN-LCD 的耗電量少,用途也廣,尤其大哥大、PDA(電子記事本)的風行;加上手機用途愈來愈廣,螢幕也愈來愈大,未來手機與PDA也將合而一,因此對小面板的 LCD 需求量仍大,估計一年仍可望有五○%的成長率。在這樣的情況下,對 STN-LCD 的需求大增,而台灣 STN-LCD 的生產成本低,所以還會提供台灣一次賺大錢的機會。
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當全球都在追求高科技的同時,卻是低科技比較好賺。傳統產業因為比較成熟,只要經濟好就能賺錢,經濟不好就賺不了錢;但是科技股就比較不受景氣循環的影響,不過高科技就像刀刃一樣,一刀下去雖然很厲害,但是風險很大,也可能使自己失血。
最高科技的東西是賺不了錢的,要等到商業化、大量生產後才能獲利;但是如果不先投入,等到商業化後再踏進去就來不及了。由於產品從研發、生產、市場、行銷,整個過程都具有風險,台灣因為市場不夠大,沒有研發的預算,所以在這方面一直沒有投入很大的資源。而如果把市場放在國外,又無法掌握市場的第一手反應;新商品也要有品牌市場才容易接受。這些都是台灣比較弱的一環。
面對市場不足的先天缺憾,台灣要如何彌補呢?首先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裡。如台灣的專長在「低科技」,如此就不需要太高的研發預算。其次是可以加強開發「國內市場」──中國大陸,儘管距離上的缺點仍舊存在,兩岸政治、文化隔閡也有待化解。
基本上,台商是最像中國人的外資,過去我們都說中國市場很大,但是中國並非單一的市場,上海有自己的市場,北京、廣東也有其個別的特色、個別的品味。中國人口雖多,購買力仍弱,要等到整個經濟水準提高,才看得到實質的購買力。等到經濟水準提高,政治的自由度也就自然開放到一定的程度,到時候兩岸之間的關係也就會水到渠成。到了這個階段,台灣就適合發展較先進的科技,再以大陸為內需市場,來養台灣的研發部門。
此外,要改善台灣市場太小的缺陷,還可以發展網際網路。網路的誕生打破了經濟的邊界,企業可以直接在網路上與顧客聯絡,而不受限於通路商的把持。網路帶給台灣最大的機會,在於過去台灣擁有最靈活的中小企業幫美國大廠代工,在則有機會在網路上賣自己的產品,所節省下來的銷售、行銷的預算,就可以用來投入研發。
儘管目前的網路公司都還是開路先鋒,仍在開發新的領域;不要說台灣,連美國的網路公司到現在都還不賺錢。不過網路公司不在乎賺不賺錢,因為這是個趨勢,所以還是有很多新的資金要進來;網路公司不賺錢沒關係,賣股票就能賺了。
台灣的中小企業多,最適合網路生態;一個單一的網站不值錢,可是很多個網站連在一起就值錢了,這種發揮一加一等於三的效果,最符合台灣中小企業的特性。台灣的優勢在於有彈性、效率高、成本低;再配合網路,便可形成一個完整的市場。上下游廠商要買零組件、要賣多餘的庫存,全都可藉由網路交易,可以大幅提升經營效率。所以英特爾的總裁安迪葛洛夫便說,未來不會再分是不是網路公司了,只要是具有企業的形態,便全部都是網路公司。
台灣的電腦公司要有未來「PC」可能會不見了的心理準備。未來的電腦將以不同的形態存在,可能在電話,也可能在收音機、冰箱、汽車裡頭。台灣作的PC是世界一流,但是PC的成長已趨近飽和,台灣廠商的占有率很難再大幅增加PC的毛利又低,要提高收益,只有擴產一途。台灣電腦公司的未來出路,可能在於能不能作出其他的產品,比方說生產聰明的電話等等。
過去台灣廠商作的都是批發生意,而不是研究發展,所以一定會碰上一段產品世代交替的真空時期,這時要如何填補空檔?台灣的反應很快,同時在電腦化的品發展過程中,培養很多電子工程師;因此當PC的成長停滯時,這批優秀的工程師可以轉型至其他領域。台灣電腦工業養的這一批工程師,將會是未來企業最有效率、最具生產力的轉型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