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晶片組廠商威盛、矽統的動作頻頻,不僅威盛赴海外收購中央處理器( CPU )的公司,矽統更大舉投資八吋晶圓廠, 至於九月即將上櫃的揚智科技在整個 IC 設計技術的版圖及布局也已成形,三家國內 IC 設計公司的表現,吸引了大部分投資人的目光。
這種策略的轉變, 從威盛電子收購美國國家半導體下的新瑞仕( Cyrix )的X86 部門率先點燃。威盛的研發團隊認為,中央處理器是電腦的運算核心,是主機板上的運算單元,至於晶片組則是控制單元,扮演的是系統整合的角色。
也因為這種特色,晶片組比中央處理器具有更大的整合力量,是主機板中最具魂的部分, 未來會更具影響力,威盛收購 X86 部門,就是想從英特爾手中奪回這個主導權。
事實上,晶片組已成為個人電腦零件中最強勢的整合晶片中心。晶片組分為南橋及北橋兩部分,三家晶片組廠商近幾年均已在南橋晶片中整合了網路、輸出入及語音 IC 等功能,至於在北橋晶片部分,繪圖、記憶體、匯流排等功能也都陸續整合進來,目前只剩 CPU 的功能是台灣三家公司最欠缺的部分。
整合晶片的腳步 台灣走得比英特爾踏實
事實上,整合晶片早已是所有 IC 設計公司追求的目標。今年以來業績成長最迅速的矽統科技,就是最早推出整合繪圖及晶片組產品於一身的公司。至於英特爾是早就了解這種趨勢,因此,過去英特爾買下美商晶技( C & T ),將繪圖功能整合至晶片組,近來英特爾更計畫把晶片組整合進中央處理器,而且明年就會有產品推出。
英特爾這個策略若是成功,屆時台灣晶片組廠商就沒有存活的機會,威盛電子公司總經理陳文琦說:「這已是相當明確的趨勢,威盛不能坐以待斃。」
不過,在這個整合過程中,英特爾的腳步並沒有台灣廠商走得踏實,有些產品更是一而再、再而三落後進度。 例如過去英特爾最早推出的 i740,以及今年四月推出的整合晶片組 810,結局都是落後了原訂計畫甚多。英特爾在自己規畫的藍圖中,卻屢屢達不到目標,每次都是台灣廠商做得比他們好。
陳文琦表示,未來整合中央處理器、晶片組、繪圖晶片等功能的晶片,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低價電腦更加速這個趨勢,威盛不能自外於這塊市場大餅,因此無法避免一定要取得中央處理器技術。
但是,未來不會只有整合市場,在個別的中央處理器、晶片組、繪圖晶片等產品上,仍會有較高階的產品是獨立存在的,這種市場需求仍然存在。威盛取得新瑞仕的中央處理器技術後,不管是在整合型的晶片,或是個別獨立的中央處理器產品上,都會積極推出產品應戰,與英特爾的競爭與對峙,將比過去更廣、更全面。
新瑞仕一年虧損十五億元 威盛股本四十億元能承受嗎?
不過, 看壞的人認為,新瑞仕 X86 部門已是近幾年 NS 心中的最痛,以今年第一季為例, NS 總計虧損四千萬美元,其中中央處理器部門就虧了四千五百萬元,折合新台幣十五億元,這種天文數字的虧損,以威盛今年計畫增加股本到四十億元左右,今年獲利目標僅十九億元,威盛能夠承受得了嗎?
更令投資人擔心的是,過去做中央處理器的廠商下場都很慘,即使號稱第二大的超微公司,最近幾年也都是虧損累累,因為英特爾在這個領域實在太強了,沒有人能夠贏得了。況且,整個台灣資訊產業都靠英特爾,威盛不惜與英特爾攤牌,恐怕未來會有更大的壓力。
矽統不會為了喝牛奶去養牛
相對於威盛的動作,矽統則是堅持不做 CPU。矽統總經理劉曉明說,若從生意眼光來看,英特爾很明顯已贏了這個戰役,而且可以說是大獲全勝。若從技術眼來看,由於提供 CPU 的技術來源相當多, 可以很容易透過授權取得技術,矽統對 CPU 市場沒有興趣,但對取得技術則是早有準備。
矽統科技協理吳國相表示,「要喝牛奶不一定要養一條牛,去 7-Eleven 買就了, 這是很顯而易見的道理, 矽統不會為了 CPU 技術, 而花費巨資去買一家CPU 公司。」
不過,劉曉明也點出,英特爾即使已一統中央處理器的江湖,但仍然面臨一個嚴酷的挑戰:「如何從過去以個人電腦為核心的思考邏輯,轉型到以網際網路為發展核心的思考觀念。」
劉曉明:網際網路時代的 CPU 市場需求截然不同
劉曉明說,這個挑戰可分為兩個面向。網際網路時代來臨,資訊家電( IA )產品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 最佳的價格功能比, 二, 最適合人性面的設計(User Friendly )。誰能比英特爾推出更符合上述兩項條件的中央處理器,就會在網際網路新時代中贏過英特爾,即使是像英特爾這種巨人,若不能及早因應,也有可能輸掉戰役。
所謂最佳的價格功能比,重點是未來資訊家電產品不一定需要功能、速度多麼強,只要「便宜、夠用」就好,像現在的個人電腦功能太多,很多都用不到;至於符合人性面的設計,像目前的個人電腦開機後還要十幾二十秒才能上網,未來也許能夠設計出只要一開機就可上網的產品,讓所有人都可以輕鬆上網。
不花巨資養牛(買 CPU 公司), 但是矽統倒是花更大的錢蓋一座農場(蓋一個八吋晶圓廠),準備養更多的小雞小鴨。這個跌破相當多人眼鏡的舉動,劉曉明解釋說,當一家半導體公司年營收要達成十億美元的目標,必須要做更多的準備,尤其是風險管理的問題,蓋晶圓廠是降低風險的一種嘗試。
事實上, 如果未來一顆 CPU 變成只賣二十到三十美元的話,CPU 價格與晶片組已沒有兩樣,屆時晶片組的影響力將不下於 CPU,兩種產品搭配販售,甚至整合出售的可能性都相當大,系統整合晶片的大夢一旦實現,整個半導體版圖就跟著發生巨變。
正因為有這種趨勢,因此矽統蓋晶圓廠的動作,很顯然不是僅僅鎖定生產晶片組而已,說不定到時候也可以拿來生產 CPU,雖然矽統一直否認會做 CPU,但一旦前述的趨勢發生後,CPU 仍為資訊家電產品的運算單元,但只是一個陽春型的算中心,反而是整合各種三度空間、繪圖、網路等功能的晶片組,成為系統產品的核心邏輯,扮演比 CPU 更吃重的角色,屆時可能形勢逆轉,變成 CPU 廠要來找晶片組廠商合作,具有半導體製造能力的矽統,很可能是逆向整合下的贏家。
相對來看,宏電集團下的揚智科技就顯得不太出聲。除了股票尚未上市交易(已訂於九月初上櫃)外,揚智也充分具備宏碁集團公司的特性||「默默地做、不太講話」。但若依照揚智在晶片組、多媒體及周邊等 IC 設計能力的整體布局,未來揚智的發展潛力,恐怕不下於威盛及矽統。
揚智筆記型電腦出貨量全球第二
揚智成立至今已十二年,最早揚智並非獨立公司,是屬於宏碁電腦公司內部一個設計的部門,民國八十二年六月揚智自宏電獨立出來,成立時資本額僅五千萬元但當時營業額就做到十一億元,後來宏電還將許多股權拿出來給員工認購,至目前為止,揚智的股東占公司持股的三○%以上,是宏電集團中員工持股最高的公司。
揚智目前在晶片組的出貨量是三家公司中最少的,預計今年全部出貨量為七百萬套,比矽統、威盛預估的二千萬套及一千七百萬套要少很多。不過,在筆記型電腦的晶片組出貨上,受惠於宏電集團的策略性支持,上半年月出貨量在二十萬至三十萬套左右,也是三家中唯一可以推出筆記型電腦晶片組的廠商,僅次於英特爾的全球第二大廠商。
揚智布局核心 CPU、DVD 控制器、MPEG 等領域
除了桌上型、筆記型等各類型晶片組的核心邏輯技術外,揚智也是國內第一家授權英特爾 386SX CPU 技術的廠商, 當時並與日商合作生產 386 的 CPU 及晶組產品,後來揚智再將 CPU 技術擴展至 IBM 的威力晶片( Power PC )及艾迪特( IDT )等產品,這些屬於 CPU 領域的核心技術,揚智顯然比前兩家公司更早看到並且投入重兵研發。
在核心的 CPU 及晶片組技術外,揚智也在兩大領域布署重兵,包括 DVD 控制器、DVD Player、MPEG 等多媒體領域的技術,以及周邊 IC 技術如掃描器 IC、傳真機、視訊選台器( Set-Top Box )等,這些技術未來若能夠充分整合, 顯然已更清楚地瞄準資訊家電的廣大市場,未來的發展潛力無窮。
事實上, 微軟在中國大陸組織的維納斯計畫( Venus ),揚智就是被挑選出來的合作對象之一,揚智過去發展的 386、486 晶片組技術,很可能是未來維納斯計畫中的主要技術核心;至於宏電集團一直投注的專用電腦( XC )市場,預料具有整合技術的揚智科技,也將是未來宏電集團仰賴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