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他當沖逾3億卻賺不到5萬!00919、00713、00878...達人月領「5萬股息」:財富密碼在這

他當沖逾3億卻賺不到5萬!00919、00713、00878...達人月領「5萬股息」:財富密碼在這
當沖、炒短線失敗的例子太多!達人靠存股00878、00919、00713...月領股息5萬,早就超過他的本薪。他奉勸大家回歸投資初衷,長期持有、股息再投入,才是穩定累積資產的好方法。

槓桿存股哥

台股

今周刊攝影資料庫

2024-09-23 11:49

前天收到一個老鐵的訊息,他說從今年5月因為野心龐大,開始沈迷短線、當沖交易,短短幾個月總交易價金突破3億元,曾大賺、大賠超過百萬,在付出高昂的稅金、手續費後,最終只賺了不到5萬元。

付出大量心力,得失心變得很重,每天都覺得很疲倦,而這樣的代價換來的就是從5月到現在,平均大概一個月淨賺不到1萬塊錢。

 

類似的故事你一定聽過很多很多,也或許在這個當下你就是沈迷短線、當沖交易中而無法自拔的人,早上看台股、晚上看美股、週末回顧總體經濟,但最終成果確不如預期。

 

要短線、要當沖要做任何模式的投資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最後的成果不是你要的,甚至虧損連連,那我可以說這個方式絕對不適合現在的你。

 

薪水才3萬多 股息早就超過本薪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有沒有可能回歸初衷,單純的長期持有、股息再投入,有能力的話可以適度加上槓桿,穩定的去累積資產、創造現金流,反而是更適合你的方式?

 

我一直相信存股人有無限的可能,因為我自己就是從一個月薪3萬塊,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小資族,但我現在月月配股息現金流早就超過3萬多的本薪收入,靠存股及財商知識到現在創造一年50萬以上股息,36歲總資產衝到近800萬。

 

如果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在投資之路上還是很迷茫,我覺得你可以試試長投存股的方式,也許試過之後你就會開始體會到,那種資產不斷累積,以及股息現金流源源不絕的魅力。

 

piggy bank

▲想要取得穩定的現金流和被動收入,擁有正確的財商很重要,這樣你才能用錢滾錢,用腦力取代勞力。這也是為什麼我選擇存股而不是做價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做價差,我回他現在的我一年有50萬以上股息現金流,如果做價差我可能沒辦法每年穩定靠價差賺50萬,我就不是擅長靠價差賺取報酬的投資人,我比較會靠財商開槓桿去累積資產。

 

這兩三年我愈來愈能體會到現金流及被動收入的重要性,無論是季報、雙季配或月月配都好,靠股票、基金或是其他投資工具也都行,最重要的是你必須建立起一套屬於你自己的現金流。

 

00919、00713、00878...生生不息

 

這個東西非常實際也是你的底氣來源,你有就是多一份收入,沒有就只能單靠一份薪水去應付生活大小事,萬一生活突然出現變故,在現在這個時代真的靠一份薪水就夠了嗎?

 

下個月我有3筆股息,分別是00713、00919、00929,三個加起來共將近5萬塊,再下個月有0056、00929,再下下個月有00878、00929,到了8-9月還有金融股股息跟配股,如此循環生生不息。

 

財商知識才是這個時代的外星人科技,你用外星人科技跟地球人對決,對其他人來說就是一種降維打擊,因為你可以用錢滾錢,用腦力取代勞力,付出100%的努力卻可以得到200%的回報,這就是財商知識的威力。

 

延伸閱讀:哪來勇氣?她存10萬裸辭、借60萬玩當沖才7個月賠光…全職操盤「1個月沒能賺X萬最好斷念」

 

免責聲明:所有內容基於公開及一般資訊的心得分享,文章內容不構成買賣投資建議,本人不推薦任何投資標的及操作方式,投資人得自負盈虧

 

 

作者簡介_槓桿存股哥

原本是月領39K的服務業排班人員,研究股市10多年,經常在社群分享自己的投資心得,IG目前擁有6.3萬粉絲。他近來熱中投資高股息ETF 00878、00713、00929、00919、0056...有感,每月股息已經超過月薪,深感當個打工族不如好好當股東,於是向公司要求降職減薪,以便有更多時間投入股市,今年36歲的他希望在40歲時就可以達成資產千萬的夢想。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舉例來說,高雄一天用水量一五○萬噸,豐水期時,一天供應量可達一七○萬噸,還可支用台南地區用水;但到了枯水期,如今年二月,就只剩下一四五萬噸。「北部、中部有大型水庫,南部自從美濃水庫擱置後,現在缺少大型水庫。」吳瑞賢說。當時美濃水庫規畫一天供水量是一八八萬噸。

 

美濃水庫停擺,經濟部規畫在新北雙溪、苗栗天花湖與台南南化興建的三座新水庫也「沒有時間表」,民意、生態、壩體安全與蓄水建設的矛盾,依然讓水庫難產。

 

過去吳瑞賢曾力推「高台水庫」,計畫壩址位於大漢溪上游的玉峰溪,可與石門水庫交互運作,讓石門水庫能有效排空清淤,延長壽命。但水庫興建不但會淹沒上游的秀巒、下田埔部落,水庫下游行水區的居民還得搬遷,就連名聞遐邇的司馬庫斯部落也會受到牽連。

 

吳瑞賢清楚,這個計畫大概很難東山再起。所以,興建水庫不能只是種簡單粗暴的選項,它更是一樁需要細膩溝通、完整配套的數十年建設方案。

 

談到水庫議題,賴建信想起過去參與興建湖山水庫的經驗,台灣大陸工程與日商華大成營造合作蓋湖山水庫,「我跟日本工程師談到水庫,他們對水庫的定義是『需要長時間溝通』的建設,完工時間會拉很長。並不是過去想像中人定勝天的那種大建設。」

 

水庫計畫要從長計議,蓋與不蓋都有利弊,如同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工程會主委、現任中郵董座吳宏謀說:「工程做久了,河川被攔了一截,魚類確實無法溯流而上,生態也的確會被破壞。我們有時是一廂情願的,但蓋水庫永遠沒有標準答案。一定要溝通,要先講道理,才會找到公約數。」

 

地下水

 

超抽地下水埋隱憂?

水利署射開源兩箭多管齊下找解方

 

然而,水庫問題難解,台灣蓄水設施不夠也是事實。脆弱的供需「完美平衡」,讓台灣缺少「備援」用的備用水源,虞國興提到:「日本大東京地區,一天用水量是四二三萬噸,供水量可達六八○萬噸,所以每天備用水源高達二五七萬噸,是總蓄水量五○%以上。」

 

問題是環環相扣的,在虞國興眼中,缺水時,水庫水不夠、河川逕流沒水,加上過去產業發展,造成了台灣長期以來「扭曲的用水結構」。從二○○九年到一八年,台灣年用水量約一七○億噸,水源來自水庫約占二三%,來自河川約占四四%,剩下的三三%,「一旦降雨不如預期,就只能抽地下水。」

 

從一九八三年開始,台灣抽取地下水的量就超過地下水的天然補注量,虞國興說:「到了二○年,概略估算共抽了二○五○億噸地下水,如果台灣土地是一座大游泳池,這座泳池水深可達五.七公尺,是很可觀的水量。」地下水平均每年超抽十一.六億噸,等於抽了整整三.五座的翡翠水庫用水。

 

無論如何,「留不住水」、「地下水超抽」這些水資源結構問題都必須克服,如何從開源、節流、調度、備援面找出方法是水利署重要的任務。就像賴建信說的,台灣的環境「不是藉口」,必須找到解方。

 

大興土木建水庫是條漫漫長路,比起大炮巨艦主義,水利署嘗試用遍地開花式的「多元水資源開發方案」,緩解未來可能常態化的旱象。

 

「過去,備援概念在台灣很少被提出來,但我們確實應該以備援系統因應氣候變遷。」在開源上,水利署第一箭是恢復水庫原有庫容量。首先是水庫清淤,「一六年之前,每年清淤不到五百萬立方公尺。」但從一六年到二○年,已經加大力道至八九五萬立方公尺,去年清出一四四○萬立方公尺,「今年至今已清出一千萬立方公尺,設定目標是一八○○萬立方公尺。」賴建信說:「這就像做家事,兩、三天不倒垃圾,就會很有感覺。這是保健工作,不清,淤積就會一直侵蝕有限的水資源。」

 

同時,水利署也持續辦理水庫「防淤隧道工程」,台灣降雨型態常出現短延時強降雨,短時間大雨量會造成水庫水體混濁,「防淤隧道」可望提升颱洪期間水庫的防淤能力,延長水庫壽命。

 

水利署也積極推動離槽水庫加高工程,台南曾文水庫壩心體加高三公尺,增加了五五○○萬噸蓄水容量,相當於一座湖山水庫。「我與美國治水單位交往數十年,負責美國西岸的墾務局也在進行離槽式水庫加高。」賴建信說:「不蓋水庫,大家也是要用水。」

 

除了水庫,賴建信也積極尋求多元水源開發因應水資源難題,射出「開源」第二支箭,人工湖、伏流水、海淡水、再生水多管齊下。鳥嘴潭人工湖第一階段供水將在今年十二月完成;高屏溪大樹與溪埔伏流水、雲林濁水溪、苗栗通霄溪伏流水等將陸續完工,預計二五年,每日將可提供一五八萬噸水量。「科學園區從去年開始都在開鑿備援水井,新竹十七口備援水井於去年九月產生了效果,一天能提供三萬噸水量,一個月就有九十萬噸,如果沒啟用備援設施,缺水現狀可能會更糟糕。」

 

1955 年至 2025 年東京日需水量與日供應量走勢

 

水庫連成珍珠串

建立調度系統串聯西部水庫解旱象

 

水利署第三支箭,是建立台灣水資源「調度」系統,定名「珍珠串計畫」。台灣降雨時空差異極大,「我們預計把西部走廊重要水庫連結起來,就不會因降雨不平均產生衝擊。」北部翡翠水庫支援板新地區用水;桃園石門水庫支援新竹;雲林湖山水庫支援嘉義;台南南化水庫與高雄高屏堰水源聯合運用。

 

賴建信說:「高雄沒有水庫,台南有曾文水庫、南化水庫,做曾文、南化聯通管,南化現在可以通到高雄。南化接下來,再往北串聯曾文水庫,就能把全國最大的水庫與高屏溪串聯起來。」其他如鯉魚潭北送苗栗幹管、大安大甲溪聯通管等全台十七條備援調度管線完成後,水庫成為珍珠串,可互相支援,豐枯水期的水資源使用可望更有效率。

 

此外,水利署還有第四支箭,台灣自來水漏水率向來居高不下,直到一六年,漏水率都還有十六%,去年已降至十三.五%。每減少一%漏水率,可減少每日八.二萬噸漏水量,「節流」、「開源」同時並進。

 

「水資源建設是一步一腳印。」賴建信說,「目前全國一天供應的自來水量達一一六八萬噸,我有信心,在二五年備援水量可從二二一萬噸提升到五八三萬噸。」另外,賴建信也爭取接下來的十年預算,將投入一千六百億元進行水資源建設,預計三一年每年可增加十億噸水量,等於增加全台三個月用水量。

 

氣候變遷造成的缺水新常態,將成為挑戰台灣水資源結構的旱魃,無論是興建水庫的爭議、打造遍地開花的「水環境」,或是從開源、節流、調度到備援,台灣都沒有「不做」的選擇。

 

虞國興今年六十六歲,回想兒時在四合院生活的情景,「院裡住了五、六十戶人家,外頭只有兩座水井,我們到外面玩,隨便壓兩下,水就從水井中跑出來。」想起那個「水鄉」般的古早台灣,說話冷靜的他又不禁感慨,「無論如何都要想盡辦法,把水留住!」

 

缺水

面對氣候變遷,旱災、缺水、水庫乾涸的慘狀恐將成為未來常態。(攝影/劉咸昌)

延伸閱讀
17歲每天盯盤17小時,用1萬沖出上億身家!神秘當沖王「巨人傑」首度現身,公開7大交易心法
17歲每天盯盤17小時,用1萬沖出上億身家!神秘當沖王「巨人傑」首度現身,公開7大交易心法

2024-07-30

我就是主力!光繳稅就2億,八年級當沖王巨人傑告白:為何散戶買了跌、賣了就噴出...不是我害你賠錢
我就是主力!光繳稅就2億,八年級當沖王巨人傑告白:為何散戶買了跌、賣了就噴出...不是我害你賠錢

2024-04-22

他做過當沖、試過融資也玩過期貨...工程師花5年領悟存股,4年後靠「自組ETF」績效贏過0050、00713
他做過當沖、試過融資也玩過期貨...工程師花5年領悟存股,4年後靠「自組ETF」績效贏過0050、00713

2023-12-14

哪來勇氣?她存10萬裸辭、借60萬玩當沖才7個月賠光…全職操盤「1個月沒能賺X萬最好斷念」
哪來勇氣?她存10萬裸辭、借60萬玩當沖才7個月賠光…全職操盤「1個月沒能賺X萬最好斷念」

2023-12-08

東哥強力軋空後吞長黑,他早一步放空悲劇收11萬帳單…上班族能玩當沖?專家1點勸世
東哥強力軋空後吞長黑,他早一步放空悲劇收11萬帳單…上班族能玩當沖?專家1點勸世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