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符合法令、正規管理,在理財的世界,就沒有所謂「壞」的商品,只有「不適合」的理財工具。
難就難在「怎麼知道自己適不適合」這問題,一來要靠了解自己的投資屬性、資金條件等等,另一端,則是商品資訊與風險的充分揭露、有效傳遞。前者仰賴投資者自我摸索,至於後者,每逢出現金融商品狂銷熱賣,總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
印象中,去年下半年曾有朋友問起「該不該買EFT」,我沒寫錯,對方確實是把ETF的英文字母順序搞錯了⋯⋯。到了今年1月,接觸到的詢問更多、進一步,也更加精準一些,「我打算把房子增貸,用來買高股息ETF。」
這些問題背後所代表的隱藏能量,終於在最近瞬間爆發,3月間,代號00939、00940的兩檔高息ETF輪番開募,兩周吸引2千2百億以上資金湧入,這樣的規模,大大掀翻了台灣基金史的天花板。然而寫下紀錄的背後,卻也聽到網紅誇大宣傳、投資者誤解商品的事實。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細究這一波ETF狂潮的背後原因。記者帶回「搶購現場」的採訪顯示,確實有大量的投資小白、理財新手蜂擁而至,他們為何而來?幾番詢問,有人為了搶到單位價格夠低的新基金,也有的是為了8%以上的穩定配息,但就像朋友會把ETF講成EFT一樣,這些搶進基金的理由,明顯都是基於錯誤的商品理解。
商品沒有好壞,只有適不適合,但是否適合的判斷前提之一,是正確且足夠的認知。高息ETF是相對穩健、安全的投資工具,即使是因為誤解而結合,長期持有的風險應也有限,只是,一場狂潮,終究暴露了某些值得進一步思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