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多具收益平準金機制,卻產生了藉平準金衝高配息的疑慮;
金管會出手限制平準金亂象,針對動用平準金訂定四大規範,未來ETF配息水準將見真章。
高股息ETF近年來人氣爆棚,但ETF宣告配息後,可能吸引投資人大批湧進,使規模膨脹,導致配息被稀釋。為了避免ETF配息因規模暴增縮水,業者以收益平準金機制因應。
- 收益平準金:為基金淨值組成的主要項目之一,也可用於配息。為的是防止基金因規模大幅擴增,導致配息縮水。
市面上16檔高息ETF中,有11檔將收益平準金納入配息來源,卻產生以平準金衝高配息的疑慮。2023年8月底,「收益平準金之亂」爆發,數檔ETF預估年化殖利率至10%以上,部分ETF的收益平準金占配息金額比率達7至8成,投資人質疑「業者藉平準金拉高配息」。金管會近期祭出緊箍咒,避免各大投信隨意動用收益平準金來衝高配息率、吸引投資人。
新規迫ETF回歸選股能力 平準金回歸穩定配息率功能
金管會公布收益平準金配息四大標準,規定ETF配息率不得高於追蹤指數;申購量逾一定比率,且有稀釋配息疑慮時,才可動用平準金。此外,平準金占配息金額的比率,不可高於帳上平準金占可分配收益比率;最後,要求股利、債息及資本利得都配完,並符合前述標準後,才可使用平準金。市場預期此規範施行後,將影響高息ETF的配息水準。
財經作家雨果對此直言「新規定是一個好方向」,如此一來,投資人能更清楚分辨ETF配高息是因選股邏輯確實可選到高息成分股,還是利用收益平準金「膨風」高配息率。他也表示,此措施一旦開始實行,許多號稱息率8%、10%的高息ETF,可能就無法再繼續穩定配這麼多股利,尤其平準金占比高的標的將首當其衝。
投信業者分析,收益平準金占資產規模比率較高的ETF,未來在進行收益分配時將受到限制;由於設有規模增長的動用原則,若動用門檻相同,預期月配ETF受到的衝擊最高。
目前掛牌的16檔高息ETF中,有13檔的追蹤指數為台灣指數公司管理發行,檢視這13檔指數去年殖利率,有10檔在8%之上,其中,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追蹤的台灣精選高息指數殖利率達19.8%、富邦特選高股息三十(00900)追蹤的特選台灣高股息三十指數殖利率14%、大華優利高填息三十(00918)追蹤的特選台灣優利高填息三十指數有12.9%。對比各ETF實際配息率,皆未高於追蹤指數、未觸「超額配息」紅線。
另一方面,除近期發行的兆豐永續高息等權(00932)、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台新永續高息中小(00936)是因送件時規範尚未完善,暫未納收益平準金外,富邦特選高股息三十、富邦台灣優質高息(00730)也都未加入平準金。
富邦特選高股息三十ETF經理人黃煜翔坦言,過去由於收益平準金在會計原則上的定義不夠明確,富邦投信在有稅基定義疑義的情況下,未將收益平準金納入可分配收益來源。在目前主管機關定出使用原則以及通則的情況下,已通盤研擬配息政策,如評估採用收益平準金能對投資人創造更高績效、對投資人有利,亦會申請將收益平準金納入可收益分配來源。
如今ETF配息將回歸自身表現,該怎麼選標的?雨果建議投資人,選成分股產業分散的商品,並挑數檔認同其選股邏輯的ETF,多檔搭配分散風險。
追求高息者宜長期持有
賠上價差可考慮轉換標的
大華優利高填息三十ETF經理人楊斯淵表示,投資人應審慎思考投資目標,若追求高息,即使去年ETF股價已上漲不少,但只要目的是長期領息,長期持有仍可符合投資目標。也提醒領息同時要看價格表現,不只追求高息,更要重視填息,若領了股息卻賠了價差,可考慮轉換投資標的。
元大投信建議,ETF最好挑同時具有「預期未來成長力」以及「基本面」二大篩選條件的標的,如此一來才能在領取豐厚股利的同時,保有一定成長動能。
黃煜翔指出,目前加權指數在相對高檔,若持有同性質ETF比重過高,不妨趁高檔調節,部分資金轉換至評價面較高的中小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