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9月份為止,國內ETF規模新增8,790億元,總計規模超過了3兆元,而其中債券ETF今年的規模就大增4831.5億元,佔今年新增規模的將近55%,而且其中有近98%都是增持美債及投資等級債,真的是沒有想到台灣投資人的偏好,已經從股票轉往債券型的投資商品。
就連知名的證券分析師也在近一個月兩次購入美債20年的ETF,一口氣砸了4000萬。這不禁讓許多股票投資人感到疑問:「債券真的比股票值得投資嗎?」、「現在買債券真的適合嗎?」。
債券ETF竟然被腰斬
其實在各項投資商品中,債券是屬於風險相對較低的投資商品,因為只要發債人的信用良好,不會有倒債的風險,那麼等到債券到期日可以拿回本金,而持有債券的期間還有利息收入,理論上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的。
尤其是現在債券ETF市場最熱門的元大美債20年ETF(00679B),到今年9月30日的規模是1135億,追踪的是ICE 美國政府20+年期債券指數,發債人是美國政府,更不可能倒。
可是這一檔ETF近一年的股價卻是持續走低,從2020年見到高點54.6元之後,跌到本週低點27.2元,跌掉了27.4元,跌幅50.18%,也就是俗稱的腰斬。這樣的超展開劇情發展,可以說是先前介入的投資朋友想像不到的。
圖一、元大美債20年ETF股價月K線圖
資料來源:精業XQ
回歸債券市場的供需
為什麼債券型的ETF會有這樣比股票還要弱的走勢呢?這個可能要從債券的供需結構來看。
許多人把債券殖利率的升降歸因於聯準會的升息,我個人認為不完全是如此。
因為「債券殖利率 = 票面利息 / 票面價格 * 100%」,而債券的價格取決於供需的變化:
當債券市場的需求大於供給,那麼債券的價格就會上升,殖利率會下滑;
反之,當債券市場的供給大於需求,那麼債券的價格就會下跌,殖利率會上升。
而目前的狀況正好是債券市場的供給大於需求,那麼為什麼現階段供給會大於需求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需求。
由於美國聯邦基準利率到今年底可能會升到5.5%甚至更高的水準,換句話說民眾把錢存到銀行,無風無險地可以領5.5%的利息,理性的投資人自然不會想要拿錢去買殖利率還不到5%的公債,這也正好說明了為什麼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2007年以來的16年新高。
再來看看供給面。目前美債市場的供給來自於三方面:
一、美國政府:為了應付連年升高的赤字,美國政府只好不斷地利用發債來因應。
二、各國政府縮表政策:經過了多年的量化寛鬆政策,各國政府都在去年開始「縮表」,也就是降低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因此選擇把手中的債券拋售。
10/18公布的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中國大陸已連續第4個月減持美國公債136億美元,持倉規模降至8218億美元,創下了自2009年5月以來的14年新低,而中國是美國第二大債主。
三、投資機構的停損:許多銀行或是保險公司,手中持有的債券部位呈現30%以上的虧損,在因應流動性的問題上,不得不減持手中的虧損過多的債券。
以上三種債券市場供給過多的現況,我個人判斷短時間之內不容易轉變,一來是因為美國政府龐大的財政赤字,使得政府不得不發再度舉債,但利息支出已不比過去,在每一季利息支出6500億元以上的情況下,只好不斷的舉債呈現一個惡性循環。
中國也為了救自己國家的經濟,需要更多的資金注入,當然賣美債壓抑美元救人民幣可能也是中國的另一項目的。
唯一值得期待的是投資機構的停損賣壓結束,但在這賣壓結束之前,勢必會有一段慘烈的下跌,而這一段下跌是否已經發生,又或是正在進行中,各界專家看法不一。
通膨不會在短時間消失的4個原因
我們把焦點放回通膨的部份,聯準會(Fed)降息與否的癥結就是通貨膨脹的情況,會不會有機會改變。我的看法是:「沒這麼快」。
我用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則新聞跟各位說明。這一則新聞是說一位義大利廚師來台灣開餐館,但近期進貨的家鄉橄欖油價格飆漲,價格飆漲的原因是成本大幅地推升,包括:(1)橄欖因為極端氣候的影響而欠收、(2)人力成本的提升、(3)電費的增加、(4)運輸成本的提高,新聞的結論是他不得不調漲菜單上的價格。
這一則新聞讓我看到的是這次推升商品價格上漲的並不是需求拉引的力道,而是成本推升所造成。但是上述所提到的4項成本推升的原因,都不是靠著聯準會(Fed)的升息可以解決的,每一項的改善都需要時間,因此通膨是不太可能在短時間之內下降,換句話說,聯準會(Fed)也不會在短期間之內降息,除非經濟出現急速地衰退,但目前美國的經濟數據並未見到明顯地衰退跡象。
投資債券型ETF 緩買勝過重押
最後,讓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現在可不可以介入債券型ETF或是債券?」,我的看法是「緩買」,分批佈局,畢竟這是一個摸底的操作策略,投資人可以依自己的投資屬性來做決定。祝大家操作順利。
作者簡介_陳唯泰
從事金融證券業超過17年,合格證券分析師,現任仲英財富投資長、CMoney全曜財經顧問、財經主筆,並且是證基會以及中正社區大學講師,今周刊、Yahoo理財專欄、商周財富網特約作者。
投資心法首重總體經濟的多空循環,並結合基本面選股與技術面操作;認為「擇機入市」才是股市投資的獲利法門。目前有2本著作:「相信我,你的錢賺不完」、「台股股民曆」。
如果你還想閱讀更多作者的投資文章,歡迎參觀:
部落格:老摸與蛙董的面面
粉絲專頁:跟著我擇機入市
Telegram 頻道:跟著我擇機入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