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押韻!」 拆解股災發生5大原因, 只有1種人有機會倒賺一筆

「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押韻!」 拆解股災發生5大原因, 只有1種人有機會倒賺一筆

張孝瑜

國際總經

shutterstock

2023-06-16 05:00

2008年金融海嘯在雷曼兄弟銀行倒閉之後,迎來最大的巨浪,恐慌情緒滅頂,人人擔憂被裁員、工作不保。回顧近幾年,我們也看見當股市來到高點、美國矽谷銀行倒閉、貸款高漲等事件,市場就出現擔憂金融風暴重演的聲音。美國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說:「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押韻。」從2008年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中,可以學到什麼?

熱愛閱讀金融歷史的今周刊顧問張弘昌在《Today來讀冊》Podcast節目中,細數自人類經濟活動以來,發生的各種金融危機,就連被蘋果打中的知名物理學家牛頓,也曾難逃「南海泡沫」而慘賠20,000英鎊,說出流傳千古名言:「我可以預測天體運行,但無法預測人類的瘋狂」,甚至被戲稱是「最遠古的韭菜」。

 

張弘昌歸納出股災發生五大原因:

 

一、庫存太高,供過於求

1995年至2001年間,網際網路發展,讓不少人認為新商業模式即將來臨,投資者相繼瘋狂進場投資,但隨後網路泡沫,許多公司相繼倒閉,引發股災。

 

二、金融體系崩潰

2008年金融海嘯,一個接一個銀行出現危機,當時主管機關疲於奔走挽救,但雷曼兄弟銀行由於呆帳過於龐大,已無力回天導致倒閉,就業市場、經濟發展、股市等一瀉千里。

 

三、投機過盛

張弘昌舉例1637年荷蘭「鬱金香狂熱」,當時鬱金香球根被瘋狂購買,投機份子紛紛加入搶買,導致價格上揚,但隨後某 日價格突然開始崩跌,市場上找不到買家,出現泡沫化,這是世界上最早因投機過盛導致的經濟泡沫事件。

 

四、外部因素

三次石油危機,因戰爭、革命、政局動盪等因素,導致石油價格上揚,進而影響全球政治經濟局勢;或是2020年因為突如其來的Covid-19疫情,股市出現史上罕見的四次熔斷。

 

五、政策失誤

1929年經濟大蕭條,當時聯準會採取貨幣緊縮,導致情況進一步惡化,一路衰退到1933年,是影響範圍最廣、強度最強,同時也是歷史上最長的衰退時間,直到二戰結束後,經濟才慢慢復甦。也因為這場災難,使得2008年發生金融海嘯時,時任聯準會主席班‧柏南克記取教訓,採取量化寬鬆政策,2009年股市旋即進入多頭。

 

「股災有時候是一種養分,會修正你的一些行為。」張弘昌表示自己過去會使用融資操作股票,但經歷2008年金融風暴後,他發現在股票一片慘賠時,最後能夠翻身的人,就是「以現股買進並長抱的人」,才有機會贏來反彈,因此日後他與身邊不少朋友,紛紛改變買賣股票策略。

 

此外,他也非常推崇熟讀金融歷史,因為理解股災發生原因,就能知道如何因應,在《救火》這本書中,清楚看見聯準會每一個決策與行動,熟悉他們的運作方式,有助抓到底部、逢低進場。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選連結收聽>>https://reurl.cc/011XQM

 

 

更多詳情歡迎參考《救火》

書

 

陽光 海風 小廟

一堂榕樹下的善終課

 

結束了上午的門診,醫師余尚儒與護理師林蘭芳、秘書郭依婷等人來到東河鄉郡界探視95歲的阿添伯。

 

小廟旁的老榕樹,是阿添伯的「日照中心」,他常常在榕樹下一坐就是一整天。護理師林蘭芳一邊熱情地和阿添伯聊天,一邊幫阿添伯量血糖、血壓,確認他的高血壓得到控制,並解決阿添伯抱怨的皮膚癢問題。

 

阿添伯在日據時代當過兵,只站崗個一天,日本就投降了。這個往事也是居家醫療團隊和阿添伯聊天的話題。

 

阿添伯雖然高齡,但記憶力很好、生活還算可以自理。雖然曾經骨折所以行走不便,但有時還能照顧一下榕樹旁的菜園。

 

余尚儒說:「大家的觀念要改。不是那種躺床的才需要居家醫療。」實際上,以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如果這個人獲得居家醫療介入,能大幅降低潛在的健康風險和醫療成本,他就應該是居家醫療的照顧對象

 

余尚儒以阿添伯的狀況為例,「如果居家醫療沒有介入,結果他的慢性病沒控制好,發生意外的機率就會大增。如果他跌倒骨折了,又要送醫院,一住院說不定又併發肺炎進加護病房...。」而90歲以上老人,住院的平均存活率不到一半。

 

當老人發生併發症,不僅和死神拔河,家屬更是天人交戰。如果醫生沒有事先和家屬達成信任關係,「在危急時刻,醫生若和家屬不認識,根本不敢和家屬建議讓病人自然死,而家屬一定會把他推去裝呼吸器插管,不然會受到鄰居壓力。」家屬痛苦、病人也痛苦,缺乏互信的醫病關係下,善終共識難以成立

 

除了定期訪視檢查、預防併發症,居家醫療團隊另一個重要功能,是預防病患走的痛苦、讓他可以善終。而為了善終這「人生大事」,居家醫療團隊也作足準備。

 

余尚儒說:「善終這件事情,在醫院談、在家裡談、在榕樹下談,感覺完全不一樣。」居家醫療團隊每次出診除了量血糖、血壓、開藥,過程中與病家建立的信賴關係,能夠讓病人在邁向臨終的路上,多一份信賴和安心。

 

余尚儒醫師(圖右)與護理師一起探視榕樹下的阿添伯

 

場景轉到宜蘭三星鄉,89歲的阿妹阿嬤笑瞇瞇地迎接王維昌醫師和居家醫療團隊。她走路微喘、已經開始有心臟衰竭的跡象。

 

王維昌醫師和居家護理師們,與阿妹阿嬤、兩個退休的兒子,以及阿嬤的堂嫂坐在客廳聊天。這個「聊天」,其實就是安寧緩和家庭會議,讓大家瞭解阿妹阿嬤未來如果有急救需求、是否需要急救、以及想要如何邁向臨終。

 

過程中大家和樂融融,沒有悲傷和遺憾,就像一家人討論家族旅遊。

 

王維昌醫師說:「居家醫療要做的,就是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在地安養。」從預防醫學、建立醫病信賴關係,在地安老善終的理想,自然水到渠成。


 

在家安老善終

社區裡 沒有人是局外人

 

在偏鄉,不可能每個村莊都有醫護人員,但從日本的經驗可以看到,良好的社區互助精神,能讓在地安老事半功倍。

 

余尚儒與居家醫療團隊舉辦「都蘭塾×社區保健室」,邀集社區住民討論,尋找社區老人照護的解決方案,大家七嘴八舌分享對村裡老人家的觀察。參與討論的過程中,居民發現,守護社區的老人不只和醫療專業有關,社區裡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盡一份心力

 

余尚儒說:「我們先在社區創造議題、創造社區共同參與的氛圍。未來,大家才有可能走到互助的階段。」希望鄰居不讓老人在家善終的悲劇,能夠不再上演。

 

都蘭塾的另一個任務,是培育社區熱心人士成為「保健員」。保健員可能是病患家屬,也有可能是村里長。保健員不涉及醫療行為,光是探望獨居老人、看看他有沒有按時吃藥,就能大大改善老人的病情控制。

 

除了守望相助,保健員還能協助病患有效率地就醫,讓「聰明就醫」不只存在醫院場域中,而是能深入每個人的家,降低醫療資源浪費並減輕家屬的負擔。

 

都蘭診所秘書郭依婷說:「接下來,我們還要舉辦『社區客廳』,舉辦活動,讓獨居老人有機會融入社區。」

 

一行人與村幹事蔡淑芬走進都蘭的巷弄,探望獨居的阿民伯。阿民伯一周去醫院洗腎三次,自從太太癌症往生後就一人獨居,在北部生活的兒女無法常常探望。

 

「歡迎來診所泡茶聊天喔!」聽到都蘭診所的邀約,阿民伯一掃寂寞,開心地笑了。

 

只靠少數醫護、照服人員的熱血是不夠的。守護越來越老的台灣,沒有人是局外人。

 

余尚儒醫師(圖中)、護理師林蘭芳(圖右)探視獨居的阿民伯(圖左)

延伸閱讀
「當音樂繼續演奏時,銀行應該繼續跳舞...」從2008年金融海嘯歷史經驗,專家解讀:會不會再次發生風暴?
「當音樂繼續演奏時,銀行應該繼續跳舞...」從2008年金融海嘯歷史經驗,專家解讀:會不會再次發生風暴?

2023-06-09

台積電撐腰,台股表現比費半指數抗跌,郭恭克:多頭格局未破壞,川普對晶片加稅是變數
台積電撐腰,台股表現比費半指數抗跌,郭恭克:多頭格局未破壞,川普對晶片加稅是變數

2025-02-06

她幫兒推輪椅來醫院,卻是要治自己的乳癌!「要不是放不下這孩子,真的很想就這樣了結生命」
她幫兒推輪椅來醫院,卻是要治自己的乳癌!「要不是放不下這孩子,真的很想就這樣了結生命」

2025-02-12

呼吸器女孩生命倒數計時!他們奔波21公里助「回家」:即使疾病限制身體,仍可自由選擇夢想方向
呼吸器女孩生命倒數計時!他們奔波21公里助「回家」:即使疾病限制身體,仍可自由選擇夢想方向

2025-04-16

35歲存款幾百萬,卻換來癌症!工作狂流下後悔眼淚「不該耗盡生命付房貸」:用時間換金錢,是最愚蠢的投資
35歲存款幾百萬,卻換來癌症!工作狂流下後悔眼淚「不該耗盡生命付房貸」:用時間換金錢,是最愚蠢的投資

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