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但在債券多頭好一段時間下,投資人都好奇目前是進場買債券型基金的時機嗎?
這個問題,沒有斬釘截鐵的答案,反而是要先自問:「這筆資金我要放多久?」、「我對這投資期待的報酬率是多少?」、「股市飆漲時,我可以忍受債券基金的龜速嗎?」、「我知道債券基金不保證不會蝕本嗎?」
若你是要做較長期間的投資,接受債券和股票的投資報酬率不能相比,也知道投資債券也是有風險的,那投資時點就不是問題了,而且是「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
債券基金 輕鬆當債主
債券和股票一樣,都是有價證券,一般人對買賣股票比較熟悉,債券相對陌生。就發行和交易模式而言,以股票初次發行面額,在台灣是一股10元,千股為1張、合計1萬元,投資人只要在券商有開戶,透過股票集中交易市場,由電腦撮合交易即可買賣股票。
債券除了公債有10萬元之面額供小額投資人購買,一般債券的面額皆以百萬元計,還有公司債有千萬元之面額,債券交易有採櫃檯議價,也可透過對比和電腦等多種系統交易,最低成交單位從萬元、10萬元到5,000萬不等。
債券是機構法人最常使用的投資工具,主要是看好債券相對穩定的報酬,債券的總報酬是配息加上資本利得。債券發行人(不論是政府、機構或公司)一般都會配發利息給債券投資人,債券若持有到期,若發行者沒有違約情事,即可拿回本金;債券價格也是會波動,若債券價格優於買入價,逢高出售或持有到期,就可賺到債券的資本利得。
以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為例,新興國家公司發行公司債受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和不景氣拖累,其債券價格重挫,僅有面額5、6折,若此時進場承接,2009年市場信心恢復,債券價格回升到票面8、9折,此時持有此檔債券的投資人不僅賺公司給票面利息,還有2到4成的債券價格上漲,此即為是資本利得;但也要小心,債券買賣投資也可能出現資本利損的情況。
持有債券是當國家或公司的債主,買股票則是當公司的股東,一是握有公司權債,一是握有公司股權。另外,債券買賣相較股票需要投入更多資金,債券通常是有錢人或機構法人才玩得起的投資遊戲,惟債券型基金是一般投資人參與債市的捷徑,債券型基金是集合眾人資金投資持有許多檔債券的投資組合,也就是投資人用小錢就可以間接成為多家公司或多國政府的債主。
債券選擇多元 惟國人有所偏愛
債券型基金因為投資標的、區域、信評不同,分為政府債、公司債、新興市場債、歐元債券、投資級公司債券、高收益債券、可轉債等各類型基金,五花八門,投資人因此也有多元的選擇。
根據晨星分類,債券型基金就多達42類之多,投信發行和外幣計價核備境外的債券型基金,包括不同級別、配息與累積、貨幣等多達近1,100檔選擇。儘管選擇多樣化,根據投信暨投顧公會的統計,高收益債券基金、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是國人兩大最愛,特別是國人偏好持有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這檔基金國人持有金額逾新台幣3,000多億。
新興國家利率相對較高、高收益債券發行企業願意配發較高票息,因此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券相對能夠給予投資人較高配息收益。尤其,過去10年來,新台幣定存利率多半在1%∼2%,不少台灣人就是將這兩類債券型基金視為「定存」替代品。
惟投資人必須留意這兩類資產仍屬風險性和成長型資產,高收益債之所以配出較高利息,就在這類債券信用評級較低、屬於非投資等級,有其信用風險;新興市場債券,隨著新興國家的基本面和財政轉佳,新興國家政府發行債券或公司發行公司債的信用評級也水漲船高,新興債券雖已有7成以上是屬於投資等級,惟新興債市有其潛藏的法令、匯率和流動性風險。
新興債和高收益債雖是債券,但卻有機會創造如股票的報酬,加上票面配息又高,在當前低利率時代,成為追求收益的投資人偏愛的資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