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土耳其裔CEO改造英國120年老店 兩年股價漲逾六倍 勞斯萊斯猛衝 帶領英國股市創歷史新高

土耳其裔CEO改造英國120年老店  兩年股價漲逾六倍 勞斯萊斯猛衝  帶領英國股市創歷史新高

乾隆來

國際總經

取自Rolls-Royce網站

1472期

2025-03-05 13:47

以製造頂級豪車起家的勞斯萊斯, 一度被收歸國有,如今轉型為全球噴射引擎巨頭,今年二月,更帶領英國股市大漲創新高。這家百年老牌企業的重生之路,值得台企借鏡。

大家都說,英國景氣很差、經濟疲弱不振,但是,英國股市卻展現強勁的走勢,倫敦富時一○○指數在二月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今年前兩個月大漲七.七九%,打敗沒漲沒跌的標普五○○指數。

 

英國與歐洲主要股市走勢強勁,從二○二四年下半年起就不斷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德國股市過去一年漲幅高達二七%、西班牙IBEX三五指數更出現三二%的驚人漲幅,義大利與英國則繳出十七%、十五%的年漲幅。除了已在去年上半年率先上漲的法國股市之外,歐洲股市全線大漲。

 

一度陷入困境的勞斯萊斯,在強力的企業重整後 轉型成功,如今民用噴射機、小型核電廠、政府 國防訂單同步增長,也讓股價一飛沖天。

一度陷入困境的勞斯萊斯,在強力的企業重整後轉型成功,如今民用噴射機、小型核電廠、政府國防訂單同步增長,也讓股價一飛沖天。(圖/取自Rolls-Royce網站)

 

衝鋒! 漲幅與輝達相提並論

 

那麼,為什麼我們看台灣的媒體,總是一片「歐洲經濟衰退不振」的報導呢?這的確是值得《今周刊》讀者深思的現象。我們每天收到的歐美主流媒體訊息,大多塗抹了太多政治鬥爭的顏料,這裡面有德國大選的國內政治鬥爭、也有美歐、中歐之間的地緣政治角力。不過,歐洲的企業獲利持續增長、結構轉型的速度飛快,加上布局烏克蘭重建商機,營造出的多頭氣勢,才是歐洲的主旋律,接著我們就來講一個具體的案例。

 

二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倫敦股市股民瘋狂慶賀,勞斯萊斯控股(Rolls-Royce Holdings PLC)發布業績,當日股價大漲近十五%,總市值高達二兆六千億新台幣(約六三○億英鎊),放在台灣會是排名僅次於台積電、超越鴻海的第二大市值上市公司;而在跨國巨頭林立的倫敦證券交易所,也能擠進第十大。

 

勞斯萊斯股價暴漲,也助攻英國富時一○○指數一路突破歷史新高,如同台積電拉抬台灣股市、輝達助攻美國股市一樣,成為市場衝鋒的頭號旗手。

 

勞斯萊斯54年來首度測試全新架構的發動機UltraFan,葉片與外殼大部分採 用碳複合材料,更省油、推力更大,期望顛覆民航噴射引擎市場。

勞斯萊斯54年來首度測試全新架構的發動機UltraFan,葉片與外殼大部分採用碳複合材料,更省油、推力更大,期望顛覆民航噴射引擎市場。(圖/取自Rolls-Royce SMR網站

 

勞斯萊斯研發小型核能電廠 (SMR),在英國、捷克等地爭 搶政府與民間電廠訂單。

勞斯萊斯研發小型核能電廠(SMR),在英國、捷克等地爭搶政府與民間電廠訂單。(圖/取自Rolls-Royce SMR網站)

 

2021年美英澳簽訂AUKUS戰略聯盟,勞 斯萊斯獲得40億英鎊的訂單,設置新廠 為SSN-AUKUS核能潛艇生產動力系統。

2021年美英澳簽訂AUKUS戰略聯盟,勞斯萊斯獲得40億英鎊的訂單,設置新廠為SSN-AUKUS核能潛艇生產動力系統。(圖/達志)

 

報喜! 相隔20年終於發股利

 

英國勞斯萊斯股價的漲幅,可與美國的輝達相提並論,更遠遠超越台灣的台積電。後兩者都是從二三年初起漲,同樣從二三年元月一日起算至今年二月底,輝達漲幅七四○%,勞斯萊斯則從約一○○便士漲到七三一.六便士(一○○便士等於一英鎊),漲幅逾六三○%。

 

這家擁有一二○年歷史的老公司,經歷多次景氣循環的考驗,最新一次則是新冠疫情經濟封鎖造成的致命威脅,勞斯萊斯董事會努力尋求突破,從英國石油(BP)挖角艾金畢爾吉奇(Tufan Erginbilgiç)在二三年元月正式接任執行長。

 

二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公司舉行法說會公布二四年業績,宣布即將發放股息,距離上一次發放股息已隔二十年之久。而三大事業部門「民用噴射機」、「國防」、「(能源)動力系統」業績同步增長,財務上,向股東承諾的營業利益與自由現金流的目標:二十七億至二十九億英鎊,不只同步達成,時間還提早兩年。

 

讓股東雀躍的,不只是二四年優異的成績,未來的訂單更是強勁。大型噴射引擎的訂單大增三十六%至一八四三座,而業績的重要指標「大型引擎飛行時數」(公司依據實際飛行時數收費)更成長十七%,還超越一九年疫情前的高點。

 

另一方面,公司在二四年落實三.五億英鎊的成本節約計畫,二五年成本控制計畫上調至五億英鎊,這使得公司宣布二八年營運目標要達到三十六億至三十九億英鎊,落實機率大增。

 

勞斯萊斯雖然以製造頂級豪華轎車起家,但今天股價大漲,卻與豪華轎車完全沒有關聯。

 

勞斯萊斯汽車(Rolls-Royce Motors)從○三年就是德國BMW的全資子公司,另一家賓利(Bentley Motors)也在一九九八年就成為德國福斯汽車(Volkswagen)的子公司,二二年之後,交由福斯旗下的奧迪汽車部門管理。兩個全球知名豪華車品牌,雖然營運與生產都還留在英國,老闆卻早就是德國人。

 

頭頂英國「民族榮耀」光環的勞斯萊斯,歷史可往前推到一二○年前的一九○四年,超過一世紀的歷程,中間充滿了生死掙扎的波折,也多次藉著勇敢、甚至豪賭的決策,讓瀕臨死亡的勞斯萊斯出現起死回生的商機。

 

簡單來說,造車起家的勞斯萊斯,後來進入噴射引擎的事業,卻在一九七○年瀕臨破產,當時英國政府為了國家榮耀,將勞斯萊斯收歸國有。

 

「勞斯萊斯」曾經是僅次於可口可樂、最被全世界消費者熟知的品牌,淪為國營企業的勞斯萊斯,賣掉「勞斯萊斯汽車」換來充沛的現金,支持母公司的噴射引擎、發電廠等事業。

 

令人感嘆的是,獨立出來的勞斯萊斯豪華車只撐了十餘年到二十世紀末,因為製造成本昂貴,不論設計、製造、銷售都無法與跨國車廠競爭,最終陸續在一九九八年、二○○三年兩次併購中,勞斯萊斯豪華車品牌成為德國BMW、賓利品牌成為德國福斯的子公司。

 

重生! 從造車轉型重型工業

 

也就是說,英國「勞斯萊斯」從一九七○年後,長達五十餘年來,早就轉型為以飛機噴射引擎、船艦推進系統、核能發電及英國國防訂單為本業的重型工業公司。

 

與英國勞斯萊斯最直接對標的企業,就是美國的奇異(GE)。奇異曾經是美國道瓊指數排名第一的龍頭企業,也在景氣浮沉中進行多次企業重組,最終在二○二四年拆分成以飛機引擎為主的奇異航太(GE Aerospace)、以發電廠為主的奇異能源(GE Vernova),以及奇異醫療(GE HealthCare)三大公司,各自獨立運作、股票上市。

 

勞斯萊斯與奇異競爭非常辛苦,畢竟美國與英國市場規模、國防預算都有顯著差距,因此面對全球景氣的波動,經營風險更高,股價估值(股價淨值比、本益比等)相較對手也要打六、七折。○八年金融海嘯時,勞斯萊斯勉強撐過浩劫,後來又因航空事業的競爭,英國國防部預算不斷縮減,長年處於掙扎求存的邊緣。

 

勞斯萊斯從一五年之後,由當時的執行長伊斯特(Warren East)啟動全面企業重組,將公司整理成目前的民用噴射、國防事業及能源電力三大部門,他花了七年時間穩住公司,在二二年底退休,交由艾金畢爾吉奇掌舵。重整的過程,與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奇異幾乎同步,重獲新生的時機也相近,宛如全球航太科技、核能發電及國防產業起伏的縮影。

 

艾金畢爾吉奇上任兩年,就讓勞斯萊斯股價暴漲逾六倍,此人背景極為特殊,在土耳其出生,至今還持有英國、土耳其兩本護照。

 

他自伊斯坦堡科技大學畢業,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經濟碩士,從土耳其當地的煉油廠,一路做到英國石油公司石化煉解事業部門的執行長(類似台塑集團總裁)。英國是跨國企業的始祖,擅長從全球的商業版圖裡找到最能幹的專業經理人,讓英國這一大群老牌企業維持長生不老的生命力。

 

艾金畢爾吉奇在伊斯特規畫的企業重組基礎上,以更強的執行力,快速整合上下游供應鏈,加上毫不留情的裁員、賣掉非核心事業等成本控制手段,只用兩年就達成四年的轉型承諾;而在公司獲利增長的同時,他又祭出金額高達十億英鎊的庫藏股買回計畫,一舉讓股價飛天。

 

至今仍持有土耳其護照的艾金畢爾吉奇(左)擔任勞斯萊斯執行長兩年三 個月,就繳出驚人成績。英國首相施凱爾(中)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勞斯 萊斯因此獲得核能潛水艇、新世代戰鬥機的巨額訂單。

至今仍持有土耳其護照的艾金畢爾吉奇(左)擔任勞斯萊斯執行長兩年三個月,就繳出驚人成績。英國首相施凱爾(中)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勞斯萊斯因此獲得核能潛水艇、新世代戰鬥機的巨額訂單。(圖/達志)

 

順風! 新增國防預算添柴火

 

當然,與前任的伊斯特相較,他運氣好多了,整體環境吹起強大的順風,商用噴射引擎的需求恢復到疫情前高峰,不論是新引擎訂單或龐大的維修商機,都以雙位數的年增率在成長;AI運算中心的龐大需求,讓勞斯萊斯的小型核能電廠(SMR)湧入新訂單。

 

更讓投資人興奮的,是英國國防預算的增加,二一年簽訂的「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勞斯萊斯拿到新造潛水艇訂單,而吵得全球沸騰的烏克蘭停火談判,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率先喊出派兵增援烏克蘭,英國國防軍費倍增,新型軍用戰鬥機噴射引擎訂單等,都是刺激勞斯萊斯股價大漲的東風。

 

不過,若探究主導勞斯萊斯轉型的董事會,可以看到華爾街資金扮演關鍵角色,前十大股東持有超過三成的股權,幾乎都是美國金融巨鱷,包括總部在芝加哥的哈里斯投資公司(Harris Associates LP)、MFS投資管理(Massachusetts Financial Services)、總部在加州的資本集團(Capital Research & Management),以及台灣人熟悉的貝萊德(BlackRock)、先鋒(Vanguard)等掌控數兆美元的龍頭基金。

 

這些美國金融巨頭長期持股不離不棄,既給經營團隊壓力,也提供專業資源,現在都成為收穫豐碩的大贏家,更創造了四萬多名員工、數十萬股東,以及英國政府多贏的最大利益。

 

如今,台灣許多老牌的傳統產業都因中國產能過剩、殺價傾銷而陷入困境。但放眼世界,能夠邁向百年里程碑的企業,大多經過事業體徹底重整的考驗,台灣老牌企業財務基礎雄厚、保守內縮、以家族決策為核心的經營模式,能否引進國際化的專業經理人,甚至在經驗豐富的私募、長期投資基金的協助下,找到轉軌再出發的新模式,或許正是他們最重要的課題。

 

股價暴漲逾六倍的勞斯萊斯,耗費數十年從生死邊緣中,找到回春生機的教案,的確值得台灣企業思考與借鏡。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 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延伸閱讀
陳年老牌企業「重返榮耀」
陳年老牌企業「重返榮耀」

2024-05-08

不玩當沖、聽明牌,堅持「1方法」判斷它是否有投資潛力…老謝:老牌企業條件夠好,終會破繭而出
不玩當沖、聽明牌,堅持「1方法」判斷它是否有投資潛力…老謝:老牌企業條件夠好,終會破繭而出

2023-02-18

老牌企業能夠生存下來甚至變得更加茁壯,祕訣是什麼?
老牌企業能夠生存下來甚至變得更加茁壯,祕訣是什麼?

2021-05-04

老謝:微軟再起,老牌企業變成新盟主
老謝:微軟再起,老牌企業變成新盟主

2019-04-28

中國超越美國  成勞斯萊斯最大市場
中國超越美國 成勞斯萊斯最大市場

201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