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退休金存1000萬就夠?4%法則的最大問題!提領率要降多少、調整股債配比有解?4套劇本演練,到老都有錢

退休金存1000萬就夠?4%法則的最大問題!提領率要降多少、調整股債配比有解?4套劇本演練,到老都有錢
不想老了之後還要勒緊褲帶,在準備退休金時就要特別留意。4%法則真的夠用?如果不夠,又該如何調整?

雨果

理財

shutterstock

2025-02-26 10:36

在計算退休金目標時,可以簡單的以每年需要的生活費用除以4%,或是乘以25倍,當作退休金的目標,我自己也會用這個方式來反推需要的退休金目標。或是用台股5%的現金股息殖利率來推算需要的退休本金。譬如每年需要50萬的生活費,股市投資本金只需要達到1000萬。這樣真的能保退休後生活無虞嗎?

 

退休金規劃 vs. 4%法則

 

談到退休金要如何使用,該準備多少退休金,現在會很常聽到4%提領率,或是4%法則。這個4%法則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我引用一下今周刊的文章:

 

29年前,威廉.班根(William P. Bengen)用一篇名為「從歷史數據決定提領率」的學術研究報告,撼動了整個退休理財的思惟;這篇報告的結論,日後被簡稱為「4%法則」,將近30年來,這個法則廣被各界運用、延伸,堪稱是退休理財領域的經典金律。

 

所謂「4%」,是指在退休前打造一個適當的投資組合,並於退休後每年固定從中提領4%支應生活,依據班根的計算,這麼做至少可維持30年、單純「以錢賺錢」的退休生活。

 

「我本來也一直對這個法則很有信心,直到…,」在聯準會公布最新的通膨率數字後,班根接受本刊專訪,意外的是,這位4%法則發明人,連自己都開始對他當年劃定的這條金律有了某些動搖:「直到,我們進入了高通膨時代!」他說。

 

「其實『4% 法則』是媒體下的簡化標題,我一開始算出來的數字,是4.15%…,」到了2006年,他又將這個比率上修至4.7%。班根曾說,「我最害怕的投資理財建議,就是『買進之後一路持有』。」因為,無論法則怎麼說,終究須根據市場變化來與時俱進適度調整。如今,似乎又到了他認為必須微調法則的時刻了。

 

假如不想太快消耗本金,該怎麼辦?班根建議:「保險起見,我可能會把提領率下調0.2個百分點,」已於2013年正式退休的他,用自己最新版本的研究結果舉例,就是「從4.7%降到4.5%。」

 

retire

▲退休金真的存1000萬就夠用?別忽略現金股利的變化與通貨膨脹的問題。

 

年花50萬 本金只要1000萬?

 

所以在計算退休金目標時,可以簡單的以每年需要的生活費用除以4%,或是乘以25倍,當作退休金的目標,我自己也會用這個方式來反推需要的退休金目標。

 

以前較常聽到的是,用台股5%的現金股息殖利率來推算需要的退休本金。譬如每年需要50萬的生活費,股市投資本金只需要達到1000萬,投資在能夠穩定配現金股息的股票,就可以每年獲得50萬現金股利當作退休生活費。

 

這個算法的最大問題有兩個,一個是現金股利不會每年都穩定的配發一樣的金額,第二個問題是,這個算法完全忽略了通貨膨脹。只用現在的需求50萬來推算退休金,每年領的現金股利都花完,完全忽略了20年後的50萬價值,與現在落差大。

 

而4%法則的考量方式是,投資於美國的股票與債券市場,用適當的股債配置方式,獲得7%的報酬率,其中的4%用於生活費,另外的3%留在投資市場裡繼續滾大本金,每年所提領的4%可以跟著通貨膨脹增加3%,而不影響實質消費力。

 

但近幾年,這個方式提出了很多調整的聲音,譬如將提領率降低為3.5%,以免過早將本金用盡。要降低提領率的關係不是因為通貨膨脹,而是因為投資報酬率降低。如果因為高通膨還降低提領率,那生活不就更難過了嗎。

 

過去股債配置的建議會以年齡做標準,用100減去年齡的十位數,當作股票應該配置的比例,譬如40幾歲的人,可以配置60%的股票與40%的債券。但在近十年,這個建議已經變成用110減去年齡,40幾歲的人需要配置70%的股票。

 

為什麼呢?以上兩者的變化,我認為是因為可以穩定配息的債券殖利率大大降低了。

 

retire

▲辛苦了一輩子,就想老來能安安穩穩退休,不用再為錢煩惱。

 

美債殖利下降影響提領率

 

我們查一下美國十年期國債殖利率歷史記錄,1990年時的美國十年期國債殖利率高達8%,2000年以前也都幾乎在5%以上,更別說過去1978年至1991年的殖利率都在8%以上,1985年前還都超過10%。

 

1990年初提出4%提領率的威廉.班根,他用歷史資料統計的結論,套用的是高達8%以上的債券殖利率,再差也都還有6%。如此,只要70%的資產配置在十年期國債,獲取相當於總資產5.6%的利息,再加上30%的資產放在股市賺取大盤漲幅,很容易就可以執行4%提領率法則。

 

就算國債殖利率只有5%,配置60%在國債獲取總資產3%的穩定配息,配置40%在股票市場,另外這1%就從股市配息裡取得,也是不難達成的一件事。當然,當股市大跌的時候,要維持原本的提領金額加計通貨膨脹,勢必也要賣股換現金。

 

但是當網路泡沫發生,美國股市大跌,債券殖利率也從2002年年初5%以上,快速下跌至3%多,自此後就幾乎都在5%以下。2008年又碰到金融海嘯,美國政府大量QE,債券殖利率在2012年掉到2%以下,自此就不曾超過3%。甚至在2020年疫情發生後,債券殖利率低於1%。

 

可以穩定配息的國債殖利率不到2%,要維持4%提領率的難度就增加許多,所以建議降為3.5%甚至3%是合理的,額外的2%被動收入必須要來自波動更高的股票市場,而且還要提高股票比例,這造成每年的生活費波動很大,或是提領本金的機會變得更高,更可能提早將退休金用盡。

 

4%法則還能用?這樣調整

 

到底4%提領率現在還能不能採用?我認為是可以的,但在了解了4%提領率的由來後,我們應該要認知,這提領率有很大的因素是被債券殖利率影響,當殖利率不到4%的時候,就應該要考慮降低提領率,以免退休金提早用完。或是準備更多的退休金,從一開始就採用3.5%的提領率,又或是退休後加減兼職賺一點收入,減少退休金提領比例。

 

如今,美國國債殖利率在4%以上,現在已經退休,或是即將要退休的投資人,應可以認真的考慮配置40%~45%左右的美國國債,取得一定比例的穩定配息,其餘的部分由股票的配息與賣股換現的方式,取得至少(提領率)3.5%的被動收入。

 

延伸閱讀:獨家專訪》「4%超完美退休法則」30年不敗金律發明人最新詮釋:打敗通膨怪獸、安心現金流教戰

 

作者簡介_雨果

「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粉絲團版主。畢業於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資訊科技學士與MBA碩士,曾任電腦補習班老師,現為外商公司總經理。著作:《聰明的ETF投資法》《ETF存股》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

延伸閱讀
他45歲提早退休、環遊世界20年存款不減反增:「4%法則」真的有效,理財2原則「活到老、玩到老」
他45歲提早退休、環遊世界20年存款不減反增:「4%法則」真的有效,理財2原則「活到老、玩到老」

2025-01-10

退休存股0050,用4%法則有什麼問題?1招神提領「每月生活費更多」,連領30年錢花不完
退休存股0050,用4%法則有什麼問題?1招神提領「每月生活費更多」,連領30年錢花不完

2024-11-07

45歲上班族預計60歲退休,月花5萬、每年出國1次,要準備多少退休金?用4%法則和4個步驟估算
45歲上班族預計60歲退休,月花5萬、每年出國1次,要準備多少退休金?用4%法則和4個步驟估算

2024-08-19

明星分析師如何年花4%  還兼顧投資績效、生活品質?     楊應超實戰4%法則退休心路
明星分析師如何年花4% 還兼顧投資績效、生活品質? 楊應超實戰4%法則退休心路

2023-11-22

獨家專訪》「4%超完美退休法則」30年不敗金律發明人最新詮釋:打敗通膨怪獸、安心現金流教戰
獨家專訪》「4%超完美退休法則」30年不敗金律發明人最新詮釋:打敗通膨怪獸、安心現金流教戰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