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政與關稅戰引發市場不確定性,推動金價飆漲,今年以來漲幅逾10%。
而這波驚人漲勢,對財政告急的美國而言,無異是一場及時雨,或將為政府財政注入甘霖。
影響黃金價格走勢的因素很複雜,但通常少不了「避險」這個理由,當市場對經濟前景感到不確定時,往往會傾向買進具保值特性的黃金資產,帶動金價上漲。
就任還不及一個月的美國總統川普,無疑是最大的不確定性來源,他難以預測且「收放自如」的關稅政策,以及可能隨之升溫的通膨,讓市場彌漫著揮之不去的緊張情緒。金價也因此自2024年底的每盎司2629美元,攀升至2月18日的2897美元,漲幅高達10.19%。
儘管國際金價勁揚,意味著市場並不買單川普一再重申的「關稅不會加劇通膨」論述;但金價飆漲,反倒可能意外成為川普兌現「解決美國財政赤字」支票的助力。
▲川普新政的不確定性、關稅貿易戰和中東地緣政治衝突影響,避險需求大增,激勵黃金價格一度突破每盎司2900美元的新高點。(圖/達志)
重估黃金儲備價值
憑空增加近8千億美元資產
這麼說的原因在於,根據官方財報,美國政府持有逾8100公噸,約2.6億盎司的黃金,是全球最大的黃金儲備國。這些被存放在紐約聯儲銀行金庫、肯塔基州諾克斯堡等地的黃金,自1973年以來,一直以遠低於市場行情的每盎司42美元計價。
如今,黃金市價已漲到每盎司近3千美元,若按照當前市價重新計價,將可為美國財政部帳面創造近8千億美元的資產,改善聯邦政府負債與資產比率。
今年2月3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商務部與財政部制定「主權財富基金計畫」時,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當場宣示「將美國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貨幣化」,更讓外界熱議,美國政府是否有意藉著重估黃金儲備價值「致富」。
金價維持高檔效益
縮小債務規模、美元偏弱
儘管僅是「紙上富貴」,但知名經濟學家陶冬分析,重估黃金價值的效益在於:「美國財政部帳面上憑空多出8千億美元資產,對於被財政赤字搞得焦頭爛額的山姆大叔,不啻於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可以舒緩市場焦慮,遏制上漲中的國債發行成本。」
施羅德投信產品發展部副總經理林良軍解釋,倘若美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上,「憑空」增加了8千億美元資產價值,「淨債務」金額也將自動降低,進而讓淨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縮小。
金價維持高檔的好處,不只有縮小債務規模。由於多數情況下,金價與美元走勢呈現負向關係,若金價維持高檔,對美元匯率有抑制效果,符合川普希望藉「弱美元」提高美國產品競爭力的思惟。可以預期,川普政府絕不排斥金價持續上漲,更可能以重估黃金價值,進一步推升黃金行情。
美國儲備的黃金價格,是受1934年通過的《黃金儲備法》(Gold Reserve Act)規範,而非隨市場波動。美國總統確實有權在國會同意下,改變政府儲備的黃金價格。
回顧歷史,在經濟大蕭條期間,小羅斯福總統就曾將金價由每盎司20.67美元上調至35美元,不僅增加美國帳面資產,也吸引了外國爭相出售黃金兌換美元,讓聯邦政府獲得更多能用來刺激經濟的貨幣供給彈藥。
1971年,深陷越戰泥淖的美國,因為過度發行美元導致通貨膨脹,使國際社會對美元信心下滑,為了避險,紛紛將手中美元換回黃金,美國國內黃金儲備量因而不足以支撐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的固定匯率,時任總統尼克森因此宣布停止美元與黃金間的兌換關係,形同終結二戰期間建立的「布列頓森林體系」,以及「金本位」制度。
- 布列頓森林體系: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協定。
- 金本位: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干含重量的黃金。
黃金交易回歸自由市場機制後,金價迅速突破每盎司35美元,美國政府也在1973年將黃金儲備的法定價格調整至42.22美元,沿用至今。川普政府若想在暌違半個世紀後重估金價,必須先說服國會修法。
儘管重估黃金價格並非不可行,但林良軍認為,此舉不會增加美國政府手中的可用資金,「說白了,只是一種會計操作,並非真正減少負債;政府未變現這些黃金,也無法直接解決財政赤字問題。」
爆大規模跨境轉倉
倫敦鬧缺金潮 助攻金價飆
事實上,川普開口閉口都是關稅,讓部分金融機構擔心,黃金貿易也會被加徵關稅,引發將黃金從倫敦交易所,轉移至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的大規模跨境轉倉。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自去年11月美國大選以來,黃金交易商與金融機構已將393公噸的黃金移入紐約商品交易所金庫存放,使其庫存激增近75%,達到926公噸,創下自2022年8月以來新高。
這一波轉倉行動,也引發倫敦市場黃金短缺,對金價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為了保護自己,市場的參與者爭先恐後地要提取黃金。」法國興業銀行商品研究部門全球主管海格(Michael Haigh)表示。
林良軍指出,近期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庫存激增,部分原因是摩根大通、匯豐銀行與瑞士銀行等黃金保管銀行在紐約商品交易所持有空頭倉位,而在倫敦交易所持有多頭倉位。倘若川普對貴金屬徵收關稅,紐約與倫敦的價差將擴大,導致這些銀行的黃金現貨與期貨空頭倉位間產生巨大落差,並增加交割與運輸成本。為降低風險,銀行選擇提前將黃金運往紐約,以備不時之需。
展望未來金價,林良軍認為,促成這波漲勢的原因,主要是受川普新政不確定性、關稅貿易戰和中東地緣政治衝突影響,避險需求大增所致;儘管相關不確定性影響將逐漸減弱,但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1月以來出現高檔鈍化跡象,美元指數也在達到109高點後微幅回落,加上全球央行持續購買黃金,都將為金價提供支撐。
操作緊盯關稅戰
川普「說的比做的還多」
然而,當金價逼近每盎司3千美元,快要觸市場預測的2025年目標價之際,林良軍認為,黃金價格將進入高檔震盪,「畢竟川普的關稅戰,說的比做的還多,實際影響不如市場最初預期那般嚴峻。」
因此,施羅德投信暫將2025年黃金的目標價,維持在每盎司3千美元關口。林良軍建議投資人持續留意川普的關稅政策,倘若關稅戰沒有進一步擴大,中東與烏俄兩大區域衝突降溫,市場或將順勢獲利了結,金價可能回檔,屆時可以逢低布局。
林良軍仍看好金價長期表現,他指出,近3年全球央行連年購買超過1千噸的黃金,其中波蘭、土耳其及印度等新興國家,為避免步上俄羅斯遭美方制裁的後塵,同時擔憂貿易糾紛、戰爭及美國財政赤字的風險,也持續增加黃金儲備,「顯見央行購金行情將持續推動金價成長。」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