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的問題在於,我們沒有認真對待投資這件事。我是說真的。那些從事投資業的人看到我這麼說,可能會憤慨不已。你們一年要旅行200 天,每周工作60 至80 個小時,必須應付情緒激動又苛刻的客戶,參加無比枯燥的會議,你的配偶和孩子很少見到你,績效必須超越大盤的壓力讓你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10 歲。而我竟然還敢說,你沒有認真看待自己的工作?好吧,如果你這麼憤怒,那就回答我這個問題:你敢為你的下一筆投資,賭上自己的命嗎?
在本章中,我將論述討論「賭上自己的生命」如何成為一個非常合理的投資策略,以及採用這種方法如何在數百萬年來幫助所有有機生命體帶來巨大的成功。
所有來自知名書籍、投資大師和金融學者的投資建議,都集中在如何投資。而本章則是關於不做投資。我認為,學習不做投資的技能,比學習如何投資還要更難,而且也更加重要。
想賺錢,要先學會別虧錢
下次各位去書店時,記得去逛逛投資書籍區。許多不到30 歲的年輕人可能根本不常去書店。沒關係,也可以上亞馬遜網站,輸入「投資書籍」。不知各位有沒有注意到,像《投資101》(Investing 101)、《彼得林區選股戰略》(One Up on Wall Street)、《你也可以成為股市天才》(You Can Be a Stock Market Genius)或《新時代價值投資》(New Era Value Investing)之類書籍都有一個共同點?這些書,都是在教你如何賺錢。廢話,不然投資書還能教什麼呢?但我希望能夠成功說服各位,要成功賺到錢,必須遵循一個基本前提,就是:不要虧錢的能力。
幾乎所有人都會犯錯—我說「幾乎所有人」,因為我老婆絕對不會錯。而這些錯誤可以分為兩大類: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以及沒有做應該做的事情。對我來說,在麥當勞買熱巧克力聖代屬於第一類,而不和校友和大學同學定期保持連絡則屬於第二類。
所有投資人也會犯這兩個錯誤。我要借用統計學的術語,來描述這兩種錯誤。第一種錯誤,統計學家稱為第一型錯誤(統計學家還真是有夠沒有命名的本事),當我誤以為某筆投資是好投資,結果其實卻是一筆差勁的投資時,就是第一型錯誤。這是一種自我傷害的錯誤,又被稱為「假陽性」或「錯分誤差」(error of commission)。第二型錯誤則是當我誤以為某筆投資是不好的,而拒絕一項其實是好的投資。這是拒絕潛在好處的錯誤,可以稱為「假陰性」或「漏分誤差」(error of omission)。每個投資人,包括巴菲特在內,都會定期犯這兩個錯誤。他們要不是害自己虧錢,就是錯過一個很好的投資機會。
任何統計學家都會告訴你,這兩種錯誤的風險是逆相關(inversely related)的。如果將第一型錯誤的風險降至最低,通常會增加第二型錯誤的風險;而將第二型錯誤的風險降至最低,則會增加第一型錯誤的風險。這直覺上來說這很合理。想像一下,一個過於樂觀的投資人幾乎在每一筆投資中都看到上漲空間。這個人會因為投資差勁的標的而犯下幾個第一型錯誤,但也不會錯過那幾個好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一個過於謹慎的投資人總會找到理由拒絕每一項投資,所以他所做的賠錢投資可能會非常少,但也會錯過一些好的投資機會。
投資人無法同時兼顧兩者!他們需要更加敏銳地選擇避免其中一種錯誤,同時接受另一種錯誤較多的後果。那麼,投資人該怎麼做?是你的話,你會怎麼做?
換句話說,你應該利用以下哪種投資策略:
(1)進行大量投資,以免錯過一些好機會,並因此接受一些失敗的投資;或者(2)非常挑剔,以避免做出糟糕的投資,因而錯過一些好的投資?
我們不妨從演化論來尋找答案。
所有動物的目標都是盡可能生存,至少要生存到成功繁殖為止。而動物界中的所有動物都既是獵物又是獵食者。是的,就連我們人類也是。我們怎麼會成為獵物呢?還記得新冠肺炎(COVID-19)嗎?
我們先從獵物開始。對於獵物來說,第一型錯誤會是什麼?就是對自己造成足夠的傷害,而損害了自己的適應能力。我以成年雄鹿為例,探討兩種第一型錯誤。第一種錯誤是當鹿感到口渴並且靠近水坑時。不論是出於本能、經驗或兩者兼有,鹿知道如果獅子、花豹或鱷魚躲在附近等待輕鬆飽餐一頓的機會,那麼水坑可能會成為鹿的葬身之地。如果鹿選擇接近水坑,牠會趕快喝水,迅速解渴然後離開。如果牠錯誤地在掠食者準備好並等待的時候靠近水坑,那麼牠的生命就會結束。
從化石紀錄中,我們知道現在生存下來的鹿是約在1500 至3000 萬年前,從有蹄類(ungulate)演化而來。數百萬年下來,現代鹿在兇猛的獵食者環伺中生存下來,因為牠們對第一型錯誤非常小心—也就是不過度謹慎的錯誤。如果不是這樣,這個物種早就已經滅絕了。顯然,個別的鹿確實會犯下致命的漏分誤差,也就是有掠食者在水坑附近時前往水坑喝水,但是這整個物種的表現仍然非常出色。
如果各位看過非洲野生動物的影片或是去過野生遊獵,就會注意到牛羚、羚羊、斑馬和其他草食性動物的警覺性有多高。牠們似乎在沒有危險的地方也會看到危險。但正是這種警覺性,使牠們能夠生存數百萬年並不斷繁衍。對這些動物來說,低估威脅這個第一型錯誤,可能會是牠們所犯的最後一個錯誤。
鹿可能犯下的第二種第一型錯誤,則可以在交配儀式中看到。我曾在野外觀察到的一個令人著迷的景象,我敢說母鹿一定也很著迷,那就是兩頭成年公鹿為了獨占一群母鹿而展開激烈打鬥。容我描述一下在歐洲許多地區及西部和中亞地區發現的紅鹿交配行為。母鹿(hind)生活在被稱為「後宮」(harem)的群體中。長著一對壯觀大角的公鹿(stag)彼此「戰鬥」,以獲得後宮母鹿的獨家交配權。我將「戰鬥」一詞用引號括起來,是因為公鹿很少真正進行肉搏戰。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型錯誤(也就是錯分誤差)將是冒著受傷或殘廢的風險而戰鬥的錯誤。雖然擁有一個後宮的獎勵相當可觀,但公鹿極少進行決鬥,這顯示牠們對第一型錯誤極度敏感。
巴菲特的兩大投資規則
一如人們所料,巴菲特幾乎是在所有人之前就從演化論中領悟到這個教訓。他有兩條非常知名的投資規則如下:
● 規則一:絕對不要賠錢。
● 規則二:絕對不要忘記規則一。
但是等一下,他說「絕對不要賠錢」是什麼意思?你要怎麼選擇不賠錢?難道不是每個投資人都希望不賠錢嗎?為什麼會有任何投資人會故意希望賠錢呢?
事實上,巴菲特似乎在許多情況下都違反自己的兩條規則。舉例來說,1993 年,波克夏以價值4.33 億美元的股票,買下德克斯特鞋業(Dexter Shoe)。正如他在2007 年的致股東信中詳述的:「我當初評估的持久競爭優勢在幾年內消失了⋯⋯這個舉動對波克夏的股東來說,成本不是4 億美元,而是35 億美元。本質上,我放棄了一個超棒生意的1.6%(現在價值2200 億美元)卻以買下一個毫無價值的業務。」
在他2014 年的致股東信中,他承認波克夏對英國賣場特易購(Tesco)的投資錯誤,「我們這一整年都在出售特易購的股票,現在已經完全沒有持有該股。我們從這次投資中的稅後損失為4.44 億美元⋯⋯」較近期的一次是在新冠肺炎大流行,造成市場崩潰的期間,巴菲特出售他所有的航空股票。他曾對四間航空公司(美國航空、達美航空、西南航空和聯合航空)投資了大約70 億到80 億美元,他持有大量股份。在出售時,波克夏持有的股票價值僅略高於40 億美元。他說:「事實證明,我錯了。」
回到巴菲特的兩條規則。儘管偶爾會賠錢,但當他叫我們不要賠錢時,他到底要我們做什麼?巴菲特從來沒有明確解釋過這一點(至少我從來沒有找到解釋),但我認為他的意思是:避免承擔巨大的風險。不要犯錯分誤差的錯誤、不要投資那些賠錢機率高於賺錢機率的投資、首先要考慮的是風險,而不是報酬。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跟達爾文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