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當初到底是怎麼累積出億萬身家的?」
查稅超過10年的我,終於找到富人與普通人之間的驚人差異。
有錢人的花錢原則:物非所值,再便宜都不買
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有錢人生活,恐怕是吃穿住都很花錢,也就是俗稱的「奢華生活」吧?幾乎天天在高級餐廳吃飯,穿戴每一季的流行名牌服飾。
假如你有這樣的印象,就顯然是錯了。「錢變多了就會提升生活水準」是一般常識,但這不一定正確。
著名心理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等人的研究結果指出,雖然收入和幸福度成正比,但在年收入提高到7 萬5000 美元(約新台幣240 萬元,以1 美元兌32 元新台幣換算)之後,幸福度就會幾近於巔峰。
以一般人來看,往往會覺得錢愈多愈好,實情卻不見得。比如餐費花到兩倍,幸福度卻不會提高到兩倍。畢竟食量有限,也有人飲食就算簡樸也夠滿足的了。
我認為富人會判斷該把錢花在哪裡,抑制超過必要的餐費或其他看不出效用的支出。這不是吝嗇,而是「物非所值,再便宜都不買」,特意避免無謂的支出。
為何身價上億的有錢人 卻常穿UNIQLO、無印良品?
我調查遺產稅時最先注意到的是對方簡單的服裝,單憑外表看不出對方繼承了數以億計的資產。雖然沒有詢問對方身穿的西裝品牌名稱,但多半是優衣庫(UNIQLO)、無印良品之類的休閒快時尚風格服裝。
當然,很少人會因為稅務署的人要來訪問就穿得時髦,但即使如此他們的外表也顯得普普通通,讓人吃驚。
從總務省〈家計調查〉當中的消費支出資料,也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實。
圖1 是調查生活費的實際狀況,將所有的家庭從收入低到高,依序劃分為第Ⅰ、第Ⅱ、第Ⅲ、第Ⅳ 及第Ⅴ階級。
從這張圖可以判讀出,隨著收入水準上升,餐費、住宿費及水電費占總支出的比例就會下降。果然不會因為收入變成兩倍,餐費就花到兩倍。
根據收入別,一個月平均消費支出的結構(所有家庭)
有錢人的錢都花到哪去了?教育費佔比最高
我好幾次看到「詳實填寫家計簿」的富豪階層。雖然擁有數以億計的資產,卻會將平時的餐費、水電費及其他日常支出寫在家計簿上。
一般人聽到這種話,往往會忍不住覺得「既然有錢,就不需要家計簿了吧」,但若沒有詳實管理金錢的態度,要締造超過1 億的資產就難了。
以前聽理財顧問說,收入突然增加的人,比較不懂得管理金錢。收入少的人不得不管理每天的餐費,以免赤字;但若有了某種程度的收入,就會覺得「反正不要緊」,隨便管理家計,於是就無法高效增加資產了。
順帶一提,收入愈高,占總支出比例愈高的費用項目之一是「教育費」。實際上,富裕階層往往會花錢在教育費上。
有錢人的消費觀:越有錢,越不花錢
我也向富裕階層學習,平時就會小心不讓生活費的支出水準過度上升。
自由工作者的收入不穩定,但有時也會進帳大筆收入。我在獨立執業的第3 年,著作大受歡迎,翌年的收入就大幅上升。
幾乎每個月都有錢匯進銀行帳戶,金額是公務員時期月薪的好幾倍,讓人想要出國旅行或購買昂貴的物品,但我拚命忍著不花,改用來提前償還房貸,購買投資信託商品。
現在想想,當初真是做了非常正確的決定。因為不久之後我的收入就急遽減少。新冠肺炎之禍讓專訪或採訪的委託案化為烏有,突然工作就沒了。
雖然新冠肺炎之禍已經過去,線上採訪普及,現在也接到許多工作,但當時能夠克服嚴苛的時期,是因為事先儲備一定程度的金錢。
諸如這般「前途莫測」的情況不限於像我這樣的自由工作者。就如新冠肺炎之禍一樣,工作方式或收入突然改變的情況,任誰都可能發生。
要降低一度上升的生活費支出並不簡單。從平常就努力省吃儉用到某種程度,養成儲蓄的習慣而不隨便提升生活水準,這才是在現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裡存活的關鍵。
這是我從億萬富翁質樸的生活方式中學到的道理。
延伸閱讀:死後留2千萬遺產的有錢人 VS 普通人的驚人差異!前國稅局官員揭:富豪真實面貌「連一張面紙都省著用」
作者簡介_小林義崇Kobayashi Yoshitaka
1981年生於福岡縣。畢業於西南學院大學商學院。
2004年錄取為東京國稅局的國稅稽查官,從事都內稅務署、東京國稅局、東京國稅上訴法庭的遺產稅調查、處理所得稅確定申報對應事宜,以及上訴審查業務等,其功績連續2年受到東京國稅局局長的表揚。
2017年7月離開東京國稅局,成為財經作家暨評論員,作品散見書籍、雜誌及網路媒體上,並在《朝日新聞社》經營的網站「繼承會議」和其他媒體上發表多篇連載文章。
2021年9月擔任一般社團法人歌舞伎生活支援理事,協助解決繼承方面的問題。
本文摘自樂金文化《致富原子習慣》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