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投資選股才有可能得到高報酬,也可以控制風險,更靈活!」
「大多數人無法打敗大盤,被動投資買ETF才可以獲得相當於指數的報酬,更妥當!」
近期財經論壇上頗為熱門的話題是:主動投資好,還是被動投資好?這兩種策略各有擁護者,雙方提出各種論述都很有道理,如何選擇?
筆者並非要參與論戰,而是覺得不妨先把硬梆梆的財經數據放旁邊,從另一個角度——「無形財富」出發,看待這個議題。
樂在其中 投資大師將思考、吸收新知融入生活
首先,從出生於1930年、高壽94歲的股神華倫巴菲特談起。
他無庸置疑的是主動投資的選股高手,也曾多次推薦適合被動投資的「指數型基金」,巴老在59年(1965~2023年)間年平均報酬率19.8%,大幅超越同期標普五百指數的10.2%,績效卓著,是眾多投資人景仰學習的對象。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長壽與生活樣貌,這位老先生每天看數份報紙,公司財報和年報,工作的時間主要在閱讀和思考。
巴菲特也在其控股公司波克夏海瑟威的股東會中,喝著可樂吃著花生糖,以幽默和智慧回答股東提出的各種問題。
再者,看過波克夏股東會的人都知道,另一位在巴菲特旁邊也吃吃喝喝回答問題的人是查理蒙格,巴老事業上的最佳夥伴。
蒙格出生於1924年,是波克夏海瑟威的首席副董事長,去年(2023年)過世,享年99歲,巴菲特曾經這麼說過:「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波克夏。」
蒙格指出,「智慧總是來自於閱讀。」他強調致力於終身追求理性思考,其演講和書中的智慧,不只影響巴菲特,也澤被全球廣大讀者。
另外,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名噪一時的「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生於1930年,現年94歲,他的「反射理論」在投資界頗負盛名,熱愛閱讀,也對國際政經局勢發表看法,是知名的作家和慈善家。
基金界傳奇人物彼得林區生於1944年,他在1977年至1990年間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從原先的1800萬美元成長到140億美元,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股票基金。他喜歡大量分析財報、消費行為和市場動態,著有多本暢銷投資書籍。
上述這些投資界知名人士不只擁有財富,還保持著活躍的心智且長壽,這應該是所謂的極品人生。
他們的共同特色是,即使是財富累積到相當程度,年齡高到可以當祖父甚至於曾祖父,仍舊保持對經濟產業動態的關注,把思考和吸收新知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樂在其中。
財富是「0」 健康無形財富才是「1」
金融市場總是不斷變動,除了有灰犀牛(比喻顯而易見卻被視而不見的風險),還有黑天鵝(比喻極不可能發生卻發生的重大衝擊),投資者永遠有挑戰,這種對腦力的修煉持續存在。
美國曾經進行過一項長達數十年的研究,結論整理成一本書——The Longevity Project,暫且譯成「長壽計畫」,其內容顯示,保持持續的智力活動(如閱讀和學習)的人群,壽命往往更長,且在老年期的生活品質更佳。
也有研究指出,經常從事認知活動的老人較少罹患認知障礙,代表的意思是持續的閱讀、思考和學習活動,可以顯著降低罹患令人聞之色變的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長壽又健康,這就是「無形財富」!
現在,閉上眼睛,想像10年、20年、30年之後自己會如何生活?是周遊各國,還是睡到自然醒的人生?
特別提醒的是,也許我們已經財富自由,但不是坐在裝滿美酒的遊艇上,而是腦筋一片混亂的坐在輪椅上,由外傭推著曬太陽?
別忘了,財富有很多的「0」,健康卻是前面的「1」,沒有「1」,再多的「0」也無用。
回到「主動投資好,還是被動投資好」的爭論,這兩種方式各有其適用的投資者,然而做到以下兩點,還可以促進「無形財富」的增長:
主動投資者——保持在市場
這個策略的好處是會花費精力和時間在了解總體、產業、個別企業的相關數據,可培養判斷力和思考能力;缺點是,資產波動大,操作難度較高,容易因績效平平或著虧損而放棄,失去透過分析鍛鍊心智的機會。
被動投資者——研究新產品
這個策略的好處是只需選擇合適的指數基金或指數型ETF,即可獲得類似指數的回報,不必花費太多時間研究擇時或擇股;缺點是,可能因投資方式不難,無須耗費太多心力,失去藉由投資吸收新知的機會。
其實,不管採取主動投資,還是被動投資的策略,只要認真執行,持之以恆,保有終身學習的好奇心,相信「有形財富」和「無形財富」都能與日俱增,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