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和植物為了欺騙掠食者或擊敗競爭對手以爭奪食物或伴侶的競爭,有時會發出欺騙訊號!而回到人類現實生活,在商業環境中如何辨別企業不誠實的訊號,對投資人來說是重要課題。
曾因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而受害的人,可能都曾把所知道的髒話用來罵我們這些金融從業人員。如果你不是演化生物學家,你可能認為只有我們這種狡詐的生物才會欺騙人。但是,並非如此。
我們就先從綠色的青蛙開始談起。
與大多數動物一樣,綠蛙的交配期很短。在這個關鍵時期,公蛙需要積極保衛自己的領土,才能將繁殖成功率提到最高。體型較大的公蛙發出的呱呱叫聲,頻率比體型小的叫聲更低,藉此宣傳自己的體型和統治地位。
因此,公綠蛙在演化過程中會避開體型更大、更壯的綠蛙,所以不會進入充滿低頻呱呱叫聲的範圍。牠的大腦認定低頻呱呱聲,等同牠無法打敗的對手。
如果你是一隻體型小的綠蛙,你會怎麼做?過著沒有伴侶的生活,從未交配就死亡嗎?不是,一些小綠蛙找到一種方法降低牠們的訊號音調,以顯示牠們的體型比實際上更大。這種能力使牠們能夠藉此欺騙體型比自己大的公蛙,以保護自己的領土。
一些小綠蛙利用低頻率的呱呱聲來發送欺騙訊號,而獲得演化上的優勢。這種欺騙的訊號很容易產生,發出訊號的小綠蛙所付出的代價非常小。千萬別以為只有我們這些金融從業者不值得信任!
雖然我自稱為投資人,但是如果演化生物學家將我稱為「訊號解碼器」也沒有錯。投資人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評估企業所發出的訊號。
企業透過新聞稿、媒體訪問、分析師會議、財報法說會、年報、股利等形式,發送訊號給投資人。大多數投資人從公司接收到的訊號都是一樣的,因為資本市場監管機構確保了溝通的標準化和透明度。
那麼,為什麼在看似充滿非凡智慧的一小部分投資人中,不同投資人的長期表現差異如此明顯呢?在眾多原因之中,我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投資人解讀誠實訊號和欺騙訊號的能力。對欺騙的訊號採取行動、忽略誠實的訊號,可能導致在自然界中饑餓或死亡,這與基金的績效命運有些相似。
但是投資人應該如何區分誠實的訊號和欺騙的訊號呢?我是一名實務投資人,不是金融學術研究員。我無法提供一個被證實具有統計相關性的回歸模型,但我可以提供我和團隊區分誠實和欺騙訊號的實用方法。
大量不誠實的訊號
「騙人的」訊號並不表示發送者不誠實(不過發送者可能真的不誠實),它只是代表訊號可能無法傳達它應該傳達的內容。就像在自然界,在商業環境中誠實的人可以發出不誠實的訊號,但未必有惡意。當我們評估一間企業以進行投資或撤資時,我們會忽略以下類型的訊號,或在整體評估中給予非常低的重要性。
▍新聞稿
新聞稿可能是公司發出的最常用的訊號,或者應該說是「被濫用」的訊號,為什麼呢?因為除了支付公關公司的費用外,公司定期發布新聞稿並接受採訪幾乎不需任何成本,而公關公司的費用通常是固定的年度支出。
首先,我對經常出現在新聞中的公司深感懷疑(他們沒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嗎?)。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即使是不擅長透過公關公司來管理媒體消息的公司,也很少有什麼有用的資訊可以提供。
其次,新聞稿可能(而且經常)很狡猾,許多看似揭露長期投資人必須得知的重要資訊,但其實說好聽點只是空洞的吹噓,嚴重一點的是故意混淆視聽。
以2015年1月20日聯合利華的新聞稿為例。標題自信地指出,「在更艱難的市場中獲利成長」。詳細查看這篇新聞稿,讓我摸不著頭緒。我假設各位同意,像美國和西歐這樣的已開發市場應該被歸類為「艱難」,因為這些市場很成熟、競爭強度高,而且面臨成長挑戰。
但如果仔細閱讀新聞稿,會發現2014年已開發市場的營收下降了0.8%,新興市場的營收則是成長了5.7%(不過增幅卻低於2013年),但我不會稱新興市場為「艱難」的市場。
有趣的是,這份新聞稿沒有提到根據聯合利華的說法,哪些市場是「艱難」的,哪些是「容易」的。也許各位不同意我的觀點,而認為新興市場就是「艱難」的市場。好吧,我們就用這個定義來看。
但是,如何解釋中國第四季營收下降20%?這樣大幅度的放緩,特別是在像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可能是投資人關注的重要資訊,但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這些資訊並未出現在新聞標題中。順便提一下,聯合利華在2014年的整體營收下降了2.7%,這是否符合新聞稿似乎暗示的值得慶祝的原因?
重點是,根據新聞稿做出投資或撤資的決定,可能對基金的獲利有害。我們對待新聞稿的態度就是,新聞稿本來該做這些事:公司發出代價很低的訊號,讓競爭對手嫉妒、吸引投資人、員工和客戶。我們完全不重視新聞稿。
▍投資人大會與上市說明會
邀請許多公司和投資人聚集在同一個地方,最好是一個有很多航班連接的城市,讓他們透過正式說明,以及共進午餐和晚餐等非正式的方式來交流互動。這正是業界在舉辦為期一到五天的會議時所做的事。數十間,有時甚至是數百間公司聚集在一起,向來訪的投資人進行一系列說明。
上市說明會是這些會議的縮小版本,通常是公司高階經理人訪問投資人的辦公室。由於大多數投資人的辦公室位於紐約、舊金山、倫敦和東京等大城市,一間新公司通常可以在一天內和6到8位投資人見面。
各位認為大多數公司經理人在與投資人見面時想要什麼?他們希望投資人買進他們的股票,好讓股價上漲。他們有可能對自家公司業務提出平衡的看法嗎?經驗告訴我,這些會議和上市說明會中,大多數都是公司炫耀的藉口。
在30分鐘的演說中,公司管理團隊會用29.9分鐘來歌頌他們的戰略;剩下的0.1 分鐘他們會喝水,或是如果他們話題聊開了,他們會輕聲細語提及一些風險,小聲到如果你打個噴嚏就聽不到。
雖然我這麼說有點誇大,但我可以向各位保證沒有太誇張。我並不怪他們這麼做。如果我是他們,我想我也會這麼做。會議或上市說明會是一個欺騙的訊號,因為展示有關公司過於樂觀的看法,對公司的管理團隊來說根本不花錢,所以他們當然會這麼做。這是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銷售大會,而不是一個冷靜評估投資機會的論壇。
我們納蘭達資本會不會去投資人大會,或上市說明會期間和公司高階經理人會面?我們絕對會這麼做,但是我們會對公司的表演打很大的折扣,並將這些大會和上市說明會視為評估有意思的企業的起點,而不是建立穩健投資論點的捷徑。
我們利用會議的方式之一,就是與投資組合內公司的競爭對手會面。他們是否在推出新產品?他們打算如何分配資本?他們是否變得比我們擁有的公司更好?但是在這種馬戲團般的表演中,我們從來不會在離開會議時說我們已經找到贏家或輸家,應該買進或賣出。
投資人會議和上市說明會是欺騙的訊號,並不是因為管理團隊欺騙人—他們大多數都是正直的人,他們只是在盡本分—這是欺騙的訊號是因為,在45分鐘的演講中向觀眾講述最好的故事並不需要花費任何成本,只不過觀眾從一個會議匆忙轉到另一個會議,所以根本就像腦死一樣沒有聽進任何消息。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跟達爾文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