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積電高階財務主管兼暢銷理財作家郝旭烈在《毛利小姐變有錢》Podcast節目中分享,大學時因當家教賺了一桶金,當兵時在士官長介紹下買房,「1000多戶的大社區,每戶只要160萬,超便宜!」他與士官長、同梯三人都各買了一戶,沒想到後來地處偏遠的房子出現不少爛尾樓,持有3年後「高虧損釋出」最後以90萬賣掉。郝旭烈在節目中不吝分享投資失敗經驗,從這些失敗經驗中覺察自己的消費習慣,有助打造穩健的財富基礎。
聰明消費的核心思維
「想要很多,需要很少」
郝旭烈認為,金錢是中性載體,真正用途在於交換所需用品。而交換後的商品若是工作需求,就能產生更多資金的「資產」。他舉例說明,購買相機若是為了工作接案,能持續產生金流,那麼即使價格昂貴也值得投資;反之若是為了滿足一時欲望,購買並未產生後續效益商品,則屬於「消費」。「想要很多,需要很少。」每次消費前要審視真正需要的東西,避免因為一時衝動做出不明智決策。
郝旭烈進一步提醒,不要看見別人的消費模式就輕易效仿,因為你的收入水平與對方不見得相同。同樣20萬包包,自己需要花好幾年主動收入去賺回來;別人可能在銀行有1億定存,僅靠被動收入就足以應付這筆開銷,兩者聰明消費條件不同,「不應拿別人努力的終點與自己的起點做比較。」
避免信用卡無感消費
用「看板制度」管理金流
由於科技日新月異,金錢支付方式也越來越多元。信用卡預先支付,讓許多人習慣「無痛」消費,進而使卡債問題纏身。對此郝旭烈表示,這與心理學中的《帕金森定律》有關,當資源很多時,就會拼命耗用資源;當資源拮据時,你才會緊縮使用,節制消耗。「就像暑假作業會拖到最後一天寫,擠牙膏最後一點都能刷好幾天一樣。」
郝旭烈引用《獲利優先》(Profit First)書中概念:有效管理金流,應直接侷限可花費金額,他提出3 個簡單有效方法來控制花費:
設立多個帳戶:每月領到薪水後,先將一部分錢轉入專門儲蓄帳戶,可「遠離誘惑」,不看到這筆錢就不會產生花費衝動。
使用儲值概念:例如:悠遊卡,每月固定存入一定額度,用來控制日常開支。當看到錢快用完時,就會自動減少花費。
即時記錄消費:現在很多信用卡都有即時回報功能,可在接收到通知時同步記錄每次消費。每天都能看到花費情況,時刻提醒自己避免超支。
郝旭烈進一步補充,即時紀錄回報成效過程,與日本「看板制度」概念相同,透過即時視覺化目前生產進度的方法,達到激勵效果。「看見消費紀錄不斷增加,也會有警示作用。」
小資族以小搏大
關鍵在「持續」與「累積」
郝旭烈分享,自己出席許多投資理財講座時,發現很多民眾會瞧不起定存,認為無法打敗通膨就不是有效益的投資。但事實上他們忽略了在創造複利過程中,「本金」比「報酬率」更加重要。定存1億本金的1%報酬,也比10萬元股票100%報酬更多。專注本業創造更大的本金,才是投資致富最有效率的方式。
前波克夏副董事長查理‧蒙格曾經說「每過完一天,要努力比早上醒來時,更聰明一點點。」郝旭烈建議小資族「持續」與「累積」,在本金不多時慢慢「以小搏大」。透過學習累積投資知識,嘗試不同投資方式,找到自己在研究過程當中最自在、愉悅的方法,使用定存也可以是「定海神針」,讓自己用風險最低方式持續增加本金,累積複利。
「複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專業化。」郝旭烈在節目中分享致富覺察心法,歡迎收聽本集的《毛利小姐變有錢》聽更多 https://lihi.cc/buW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