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00940紅到韓國、全世界都對台灣投資很有興趣!彭金隆端出破框大計,這一次金融中心20年大夢能成真?

00940紅到韓國、全世界都對台灣投資很有興趣!彭金隆端出破框大計,這一次金融中心20年大夢能成真?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

今周刊編輯團隊

金融

攝影 陳睿緯

2024-09-18 10:33

00:00/00:00
x1

今年5月上任後,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拋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施政目標,但也很快引發部分質疑。畢竟,無論是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財富管理中心、金融中心,這些名詞20年來不斷被政府喊出,但就像彭金隆引述的外界觀感一樣,沒有成果。去年台北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排名是63名,62名是馬爾他。

 

對此,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半開玩笑:「主委EQ很好,有人問他這次是不是冷飯熱炒,他說不是,而是台灣已經準備了20年……。希望20年後,不需要再說『我們準備了40年』。」不過,李長庚說,「這一次,我嗅到了不一樣的感覺。」

 

彭金隆陸續對外透露核心理念,談到的關鍵字不少,像是「留財為主」、「台灣特色」、「金管會自己能動的先動」,以及「2年有感、4年有變、6年有成」的進程規畫。

 

「資產管理中心」最核心的業種代表、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則喊話:「過去很多法規修改,都是業者追著主管機關跑……;我要告訴主委,這一次,是once in a lifetime(最佳機會)!」

 

「那一天,他就坐在這裡,我們聊得很愉快。」回想起6月25日到投信投顧公會辦公室拜訪的貴客,劉宗聖仍然語帶興奮。訪客名字叫作金南基(Nathan Nam-ki Kim),韓國人,他是韓國資產管理業龍頭「未來資產」的ETF部門負責人。

 

「他來,主要是談一檔台股指數的授權。」劉宗聖證實,當天對方的提問多半圍繞在「台灣價值高息指數」。今年3月引爆瘋狂搶購潮、代號00940的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就是追蹤這檔指數。

 

如果取得指數授權,下一步,未來資產可能會在韓國「複製」一檔00940,最直接的受惠者,是相關指數成分股可望獲得韓國資金加碼投資。

 

「重點是,現在,全世界都對台灣的投資機會很有興趣。」他拉高音調。翻開資料,光是今年上半年,有17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金融機構造訪投信投顧公會,去年一整年是25個,前年則僅寥寥7家。

 

前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也敢做夢,「香港投資機構的研究員以前只看陸股,現在陸股不行了,反而是AI浪潮逼著他們研究台灣產業。」

 

再者,「不用看國外,台灣自己就很有錢,全台灣有200兆資產是合理估計。」張錫說:「在這麼有錢的時候推動資產管理中心,絕對正確。」他高度肯定彭金隆「留財為主」的政策思考,認為極度務實。

 

9月13日,華爾街財經媒體彭博社出現一篇關於台灣的專文報導,標題完全呼應張錫觀點,「全球最狂的百萬富翁熱潮,吸引財富管理機構來到台灣」;報導直指,由於在AI浪潮扮演要角,且境內富豪快速增加,讓全球資產管理機構對台灣有極高興趣,並點名摩根大通、安聯、聯博、保德信、野村6家機構,正準備擴大台灣業務或編制規模。

 

「金融業相關公會已經動起來盤點法規,我們喊2年有感,就是要從金管會自己能動的法規做起。」彭金隆的說法,讓業界對於這場20年大夢有了更多熱情。當然,也希望這一次的重燃熱情,不會又是另一次的短暫火花。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今周刊APP》

 

「不全然是由上而下的政策,反而是由下而上的凝聚。」長期研究台灣鯖魚的台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呂學榮點出,正是因為南方澳的鯖鰺漁業得天獨厚,「當地漁獲幾乎都是鯖魚,而且都在當地拍賣,漁民能凝聚共識,這樣的條件是其他漁業難有的。」

 

南方澳港口採樣花腹鯖體長調查

 

南方澳法規管制十年

仍難擋鯖魚變小危機

 

南方澳漁民不只在鯖魚生長期、產卵期不出海,更因月圓會影響集魚燈的效果,慣例上,漁民會在每個月農曆十五日到十七日固定休漁,若再加上海象因素,「一年出海最多一二五天。」莊清旺估算。

 

只是,南方澳鯖魚捕撈即使有漁民自主節制,加上全國最嚴格的漁業管理辦法,被視為全台領先典範,十年下來也僅能勉強「守成」——雖能維持住產量,卻浮現「鯖魚愈抓愈小」的危機。

 

數字會說話。呂學榮研究團隊多年來對南方澳漁港捕獲的花腹鯖進行調查,○一年時,花腹鯖平均體長三十公分,到了一二年,平均體長僅二十五.七公分。體長變小,代表魚還來不及長大、繁殖就被抓捕,族群數量將會減少。

 

一三年訂定《鯖鰺漁業管理辦法》後,加強管理下,鯖魚大小雖逐漸回歸水準,但好景不常,二○年以後急轉直下,去年再降為二十六.九公分。

 

為何實施最嚴格的漁業管理辦法,依然擋不住危機?

 

呂學榮認為,近年鯖魚捕獲量減少、體長等問題,不盡然因過度捕撈,較大因素來自氣候變遷,漁獲下降的那幾年,台日韓的鯖魚都面臨一樣問題。

 

面對鯖魚體長變小的警訊,官方再收緊規定,漁業署今年起針對鯖魚進行總量管制,公告今年容許總漁獲量為九萬公噸,每艘船還有固定配額,且漁船間不允許移轉配額。

 

在 南 方 澳 漁 港 的 地 磅 站 , 行 家 站 在 高 台 上 看 著 一 車 車 的 鯖 魚 , 拍 賣 聲此起彼落。

在南方澳漁港的地磅站,行家站在高台上看著一車車的鯖魚,拍賣聲此起彼落。(攝影/陳睿緯)

 

搶救資源  管制升級立意良善

漁民挺永續卻憂配套不足

 

在新制下,一旦漁獲量達總容許量的九成,漁業署就可公告停止鯖鰺漁業於東北海區捕撈,若個別漁船達配額量的九成,政府也可命令限期停止捕撈。

 

「這個管制當然是為了永續。」漁業署署長張致盛解釋,鯖鰺漁業對民生非常重要,漁民也會自主管理,發現魚體型太小就會停止捕撈;若市場價格過低,也盡量不捕撈,透過這些方式希望能讓生產量趨穩,漁民收益也會穩定。

 

不過,總量管制實行三個多月,南方澳老船長們至今仍議論紛紛,莊清旺形容:「就像把腳捆起來!」就連較能接受永續觀念的年輕船長,也有疑慮。

 

今年四十歲的林啟翔,曾在科技業工作,今年是他回鄉捕魚的第八年。作為年輕世代的船長,他關注漁業永續,願意遵守法規,也支持總量管制;但問題出在配套,「限縮漁獲量後,魚價能否跟得上?」他點出漁民常有的疑問,「在大月看到魚,要叫我們放過牠們嗎?」

 

畢竟,漁民以海為生,生計是最優先考量,採用扒網的船隊一個月成本最少一五○萬元起跳,政策不能單方面要求漁民犧牲,應拿出更能平衡生態和漁民權益的作法。

 

不只對總量管制有疑慮,對於受到最嚴格漁業管理的南方澳漁民而言,漁業署及海巡署取締非法捕魚的量能不足,也經常讓守規定的漁民感到不公平。

 

《鯖鰺漁業管理辦法》只管扒網和圍網船,四十五歲的船長李信良就說,南方澳的扒網船都受到管理,漁民也設立協會自治,但有些漁船不屬於南方澳,且使用會影響海洋底部的底拖網,「把地形都破壞掉,拖到魚都不見了,要再去處理已經太晚了!」

 

張致盛則重申:「以台灣海洋的狀況,一定要做轉型。」漁業署鼓勵漁民改變漁具、網具,在執法上,會與海巡署配合取締,依法規該懲處就懲處。

 

「如果對鯖魚的管理失敗,台灣整體漁業就崩潰了。」呂學榮直言,台灣鯖魚產業雖大,但面對挪威鯖魚的競爭,產業其實浮現危機,「捕魚文化若完全消失,反而是一種文明倒退。」

 

轉型永續漁業的挑戰,是人與大自然間的協調,儘管對逐漸收緊的漁業管制怨言不少,莊清旺仍抱持開放心態,「我們跟著趨勢走,跟著年輕人走,這樣才會進步!」這群漁民,並不排斥漁業轉型、永續發展的理念,他們在等待的,是更好的溝通、更周全的方法。

延伸閱讀
康芮颱風動態路徑預測曝光,各國一致!12縣市暴風圈「侵襲率逾90%」…何時風雨最劇、颱風假一次看
康芮颱風動態路徑預測曝光,各國一致!12縣市暴風圈「侵襲率逾90%」…何時風雨最劇、颱風假一次看

2024-10-29

「每天摸走幾張鈔票」24年資歷公股銀員工偷金庫629萬!颱風假分行清點意外發現,客戶資金有被挪用?
「每天摸走幾張鈔票」24年資歷公股銀員工偷金庫629萬!颱風假分行清點意外發現,客戶資金有被挪用?

2024-10-06

全台連放颱風假,蔡明忠說能理解:說是經濟損失也不見得…全家難得齊聚「連小兒子都來」畫面曝光
全台連放颱風假,蔡明忠說能理解:說是經濟損失也不見得…全家難得齊聚「連小兒子都來」畫面曝光

2024-10-04

康芮颱風恐「直撲台灣」,最新預測1地登陸…有機會放颱風假?暴風圈侵襲率 13縣市破90%
康芮颱風恐「直撲台灣」,最新預測1地登陸…有機會放颱風假?暴風圈侵襲率 13縣市破90%

2024-10-28

放颱風假「毫無道理」!曹興誠:中共來襲比颱風更危險,難道軍警消在家躺平?合理作法是什麼?
放颱風假「毫無道理」!曹興誠:中共來襲比颱風更危險,難道軍警消在家躺平?合理作法是什麼?

202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