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6和兆豐金,這兩支存股族最熟悉的標的,股價其實一直很接近,但最近兆豐金始終都比0056貴個幾塊錢(即便近日台股連日震盪下)。以7月底的收盤價來看,兆豐金是43.2元,0056是38.37元。
不過,因為0056已經除息了3次,共2.56元,若把股息還原,0056應該是40.93元,而兆豐金仍含息,所以兩者的股價差距不算大。
假設你在2023年底用它們的收盤價各買1張,來算兩者的股息殖利率,會赫然發現0056的股價似乎很委屈。
你用37.4元買進1張0056,前三季總共配了2.56元的股息,殖利率達到6.84%。這還不包括第四季還沒領到的股息喔!
另外,你又用39.2元買進1張兆豐金,今年預計配發1.5元的現金股利,以及30股的股票股利。如果要和0056迄今的股息殖利率6.84%相當,那麼30股的股價必須超過39.4元。
39200 × 6.84% = 2682(總股利)
2682 - 1500(現金股利)= 1182
1182 ÷ 30 = 39.4
以兆豐金7月底收盤價43.2元來算除息後的價格是40.48元。
(43.2 - 1.5)÷ 1.03 = 40.48
要兆豐金的價格在除息後維持在39.4元以上,當然有機會,但難度仍存在。更何況0056還沒算第四季的股息,所以兆豐金的股息殖利率一定會輸給0056。
由上觀之,兆豐金股價不該高於0056啊!難道兆豐金該跌,0056該漲嗎?我倒也不認為會發生這種結果。這就牽涉到「個股」和ETF在本質上的差異,因為個股根本不該和ETF做比較。
本質大不同 別拿個股與ETF比
個股牽涉它的產業別。不同的產業,投資人會給予它不同的本益比的期待。例如投資人可以接受半導體類股的本益比超過30倍,但只能接受20倍的金融股的本益比。
本益比 = 股價 ÷ 每股盈餘
因此兆豐金只能和同類的金融股做比較,無論是比本益比,或是比股息殖利率。換句話說,個股的比較對象,只限於相同類別的其他個股。
個股和ETF另一個最大的差異來自「想像空間」。個股充滿投資人對它未來的期待,所以有可能超漲,也有可能超跌。ETF沒有想像空間,它的價格和它的成份股算出來的淨值,具有高度的連動性。
曾有網友責怪我,說是我把0056的價格炒高了,害他們只好去買只要10元就好的00940。這真的是天大的誤解。ETF根本不可能炒作,當它溢價太多的時候,自然會出現賣壓,把價格修正回淨值附近。換句話說,除非我能炒高0056的50支成分股,我才能炒高0056的股價,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還有人放話說,如果00940掛牌第一天漲停板,看我還有什麼話好說?但除非00940的成分股同時漲停,它才會漲停啊!但這種機率趨近於零。
因為0056沒有想像空間,所以股價當然很難超漲超跌,輸給兆豐金當然也很合理。
此外,ETF是一種投資組合。成分股中有些股價走勢很強,有些很弱,兩相抵銷後,對ETF股價的漲勢當然會受到抑制。個股完全看個別公司的經營績效,績效好的公司的股價自然會漲,完全不受其他績效差的同業所影響。
沒個股研究能力 選ETF最容易
那麼究竟該買0056,還是兆豐金呢?或者說該買高股息ETF,還是買個股來存股呢?我認為如果你有研究個股的能力,也能掌握該公司的未來發展潛力,當然該買個股,因為買對個股,一定賺的比ETF多。如果你自認沒有這個能力,那就買ETF,圖一個簡單、不焦慮。
不過,有些傳統存股的好標的,如台塑四寶、中鋼、台泥,近一兩年都面臨到經營很大的挑戰,股價和股利都嚴重衰退,讓我警覺拿任何個股來存股都充滿很大的風險,目前看來只剩金控股還能讓人維持信心。
畢竟金控股都是內需股,不太受各國關稅政策的直接影響,加上政府管制嚴格,經營風險相對較小,還具備長期存股的條件。縱然2022年受防疫險理賠和債券價格大跌影響獲利和股價,但那是一次性的利空,不會造成長期性的影響。
如果要選高股息ETF來存股,我建議新不如舊,也就是優先考慮上市時間較久的高股息ETF。
今年來,各投信瘋狂推出新的高股息ETF,雖然具備低價吸引人的特性,但它們的成分股都是在20000點以上買進的,相較於那些多建立在15000點以下的老ETF,當然就顯得非常不利。如果現在的台股真的處於歷史相對高檔,新ETF的淨值就將受到非常嚴格的考驗。
此外,新的高股息ETF都重押電子股,甚至高達100%,它們對風險的分散效果當然輸給老的高股息ETF。該如何選擇,就取決於投資人究竟要追求的是「低風險」,還是「高報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