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00713、00878...37歲零存款還負債,她靠「6個躺著理財術」逆轉社畜人生:只花5年2個月,42歲財富自由

00713、00878...37歲零存款還負債,她靠「6個躺著理財術」逆轉社畜人生:只花5年2個月,42歲財富自由
照片為文章配圖,非當事人照片

遊民小姐

理財

shutterstock

2024-06-20 11:52

懶得賺就躺著賺吧!37歲前不只是月光仙子還負債的我,既沒有遺產可繼承、沒有中樂透頭獎、沒有省錢絕招、沒有認「乾爹」、沒有嫁入豪門,沒成為創業女強人、更沒有遇到被大老闆看上的傳奇反轉故事,為什麼在42歲就能財富與人生雙自由呢?

 

理財大師說:「不可能靠死薪水就財富自由。」但我確實純粹只有勞動收入,這一切的源頭是當初決定去海外工作,爭取高薪的職位,還有神隊友(一樣只有勞動收入)的協助。

 

做了5年2個月,我們一賺到心中的安全線後就秒速辭職。一天都不多賺,夠就好,夠就是最好。

 

責任已放下,該上架我的新生活了

 

曾經以為我與理想生活無緣。從上班開始,要支付北漂租屋水電網路費用、日常開銷、學貸、家用。光是家用,每月就去掉薪水的三分之一。

 

時間像乳溝,擠一下就有,存錢卻像熨斗,帳戶永遠一片平坦。

 

這種狀況直到31歲,媽媽看上一間夢想房子後,情況加劇。原以為薪水調漲至4萬出頭,便能存點小錢,卻又均質回歸。一樣三分之一奉獻給家用與……房貸。

 

同年父親過世,急忙去辦理拋棄繼承。他生前的大筆賭債已算不清,櫃檯小姐看向我緩緩地說:「戶頭有一點股票,妳不要嗎?」欸?連ATM都不會用的父親,怎麼會買股票?應該是工廠老闆幫他買的。

 

沒想到結清證券行帳戶竟然有13萬,分毫不差地全用來辦完父親的葬禮。那些來葬禮追討賭債的人,因沒有收據只好作罷,也或許是知道我們沒錢還吧?

 

39歲那年,年初時母親意外摔倒,二進二出醫院。長期的糖尿病也讓她身體狀況更差,幾個月後就因血糖過低陷入昏迷,8個多月後便過世了。這之間住院、搶救治療等花了一百多萬。

 

當初我跟母親說:「我的專長是廣告,不是看護,我能做的就是花錢請專業的來。」這樣有底氣,有賴於當時薪水很高,姊姊也願意共同分攤。

 

最後,母親戶頭留下勞退的60萬元。突然間,一直以來的責任放下了,本來固定往家裡轉帳的動作取消了,我才開始面對自己的理財規畫。

 

在此之前,每次看到理財節目上的達人多是科技類的工程師,有著遙不可及的薪資與股票。啊∼做廣告的社畜要退休,簡直異想天開、癡心妄想、做白日夢吧!

 

在廣告圈大部分的現狀與焦慮多是:「明天、意外不知誰先到,及時行樂才是王道。」「都沒時間睡覺了,哪有時間想未來,更沒空規畫理財。」「廣告人的創意靈魂,用來學理財太商人,拿來談錢太現實。」「高收入也超高壓,花錢才紓壓。」「沒正職也能靠接案生活,收入不間斷是誤區。」「我們就是歸零膏大戶(通常會存一筆錢後,用於繼續讀書、旅行、尋找自我的休假,或圓夢開品牌、咖啡店)。」

 

延伸閱讀:他40歲才學理財、49歲存千萬提早退休,每年被動收入100萬、一年還能出國2次...財富自由你該懂的5件事

 

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廣告人面對人生,多是在酒局中互訴紓壓。我不禁想,花盡了百分百的心力在工作上,擬策略、想創意、說服客戶、執行案子,還免不了有角力戰,卻不曾花一分鐘為自己思考人生該怎麼過。

 

於是,我把自己當成最大的客戶,我的人生便是我最看重的案子。每天挪出一點時間,用廣告所學到的知識,為理想的遊民生活擬定出方向與計畫,並確實執行。

 

我最大的目標是:希望未來的日子能寫喜歡的文,若有壓力也是來自對作品的要求,而非被生活所迫。39歲才開始理財,為時並不晚。回頭看,連我自己也沒想過42歲竟然退(社畜)圈了。

 

這中間沒有上演逆襲爽劇那樣過癮,但一路的累積都是養分。30%運氣雖不比60%運氣強,但只要(不想上班的)信念夠強烈,理想生活最終還是能成真。

 

回台前,上海廣告圈同為台灣人的好友問我:「妳帶著這幾年賺的錢打算休息多久?」我回:「一輩子。」她驚訝地看著我,拜我為理財小老師。

 

首先,理財前要有財。簡單的數學:10萬就算百分百獲利也只有10萬,千萬的10%獲利就有100萬。

 

馬雲、巴菲特也是靠勞力賺到第一桶金,想辦法提高收入才是王道,賺到夠用的錢不難,結合自身的環境、個人能力、優勢、時間去賺錢,才更有效率。

 

兼職斜槓、跳槽、換環境、換跑道、創業、打造個人品牌等等,每個人的理想生活與需求都不同,達到目標的方法也是千萬種,我的方法只是其中一種路徑。

 

我身邊有很多朋友選擇去海外工作,像是日本、南韓、新加坡等;還有更多人身兼數職、多重斜槓,賣手工皂、水晶能量石、兼差寫文、攝影等。

 

疫情催生出物流運輸的需求,原本就視為彈性兼差的外賣、快遞、貨運等工作,也提供了不同的賺錢機會。

 

當然,如果能專注本業進而提升收入是最好,因本業額外多出收入也是不錯的方法。畢竟,連睡眠都不足的廣告人真的沒有時間斜槓。

 

我曾經也為了想多賺點錢,邊上班邊網拍賣衣服(現在叫電商),結果忙到無法兼顧、焦頭爛額。許多客人根本還沒匯款就收到衣服,常常上班時還在回客人的問題,更因此惹怒了本業的老闆,失去自我提升的機會。最糟的是甚至丟掉身體健康,這樣下來反而得不償失。

 

再次溫馨提醒,請大家各自拿捏。

 

不要過度關注,保持閒適生活

 

什麼都不懂的我,一開始是分批買最保守的儲蓄定存,時間多為半年到一年。當時在上海有個微信綁定的短期儲蓄商品叫「類定存」,利息有4%以上。可以依次小筆購買,金錢運用上較靈活,有急用時不必一次解約。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正確的心態。投資不是賭博,我們也不是鹹魚,不要成天想翻身。那些可以一夜致富的方法,都寫在刑法裡,或在去柬埔寨的路上。這種比買彩券還低機率、高危險的方式就不考慮了。

 

知名的幾位理財專家們幾乎都說:「理財首先要從記帳開始。」想當然耳……懶人如我,肯定懶得照做。我只用分帳戶的方式,一領到薪水就留下當月生活費,剩下的就轉到另一個神祕(很難提領的)帳戶。

 

中國自媒體作家「半佛仙人」曾說:「保證自己不犯錯、不踩坑,你就贏90%的人了。」這理論在股市中充分展現。資深韭菜們時刻殺進殺出,現實中我們永遠不可能猜到漲跌,最後多是慘賠。

 

這時懶得動的人雖然沒跟到漲勢,但比起瞎操作至少沒賠。更進階一點可以選擇不單押個股、買ETF,定期定額自動扣款的懶人又多了一點贏面。

 

我不想替自己制定太繁複的理財計畫,所以我的計畫很簡單,一句話就能說完:「定數定額買ETF」理念是:「懶得管、躺著賺」;策略是:「不做賭徒,要做個沒有感情的投資機器」。

 

有朋友說,這樣的投資方法太無聊,但我想過得閑適,不因股市漲跌影響我遊手好閒,所以越簡單越好。App 設好漲跌的提醒,訂好規則按表操課即可。

 

方法千萬種,人人都不同。詐騙大師說:「別以為自己絕不會被騙,只是還沒出現能騙倒你的局。」同理可證,財富自由絕對可能,只是還沒找到適合你的方法而已。

 

從上海返台的第一年,仔細地計算後,鄉下老家的租金貢獻度每年不到1.5%,比定存還差。跟姐姐討論過後,便毫不留戀地賣掉房子。很幸運地,賣在房市還不錯的時候,對於我的資產錦上添了小花。

 

我不買儲蓄或投資型保險,23歲時已經買了基礎型保險,39歲時再微微調高醫療保險的部分,並定期做健康檢查,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投資。主動收入僅有一個固定的品牌行銷案,收入甚微(一個月平均2~5千),稱得上是毫無貢獻。

 

這樣操作下來,即便在經濟不被看好的情況下,2021年到2023年間,我的資產是否跟我本人一樣完全沒長進?

 

錯!我的資產一點也沒有減少,等於我「躺」了兩年都免費。不過,我也不只是躺著……我還去環島旅行兩次、國內小旅行N次、買了一台Jimny二手車、整修7坪小套房、帶姪女去東京迪士尼、23天的土耳其+保加利亞+希臘之旅、九天八夜的胡志明市之旅,還加上日常吃吃喝喝的朋友聚會、給公婆的孝親費、長輩小孩紅包禮物等……幾乎沒有勞力收入的這兩年,神奇的是食衣住行育樂所有開銷全部免費。

 

上流遊民的懶人理財法

 

❶ 牛長熊短:預留兩年的生活費與緊急備用金。

 

❷ 細水長流:年估平均7%投報率。

 

❸ 放眼世界、投資全球:美股、台股、陸(港)股分配比例為6:2:2。

 

❹ 多買 ETF :美股就買Vanguard標普500 指數ETF( VOO )與Invesco那斯達克 1 0 0 指數ETF( QQQ ),並考慮加入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 VT )。

 

台股則布局成長性ETF(像是0050、006208)加上高股息ETF(像是00713、00878)各半。陸股則是中證500。若買個股,絕不超過資產的十分之一。

 

❺ 定數定額:跌則進,漲則收割,並按漲跌數字分批投入與分批賣出,例如:平均線跌10%,投入十分之一資金;漲10%賣十分之一,以此類推(依照熊牛市自訂)。

 

❻ 非必要勿擾:每半年結算一次資產。

 

作者簡介_遊民小姐

前半生為敬業的超級社畜,生存技能滿點,在37歲拚到了⋯⋯社長?並沒有,拚到一無所有,還附帶負債與怪病。

於是,決定「阿姨我,不想努力了!」後半生要當個無所事事的上流遊民,改變心態與調整生活狀態,並靠著「懶得管、躺著賺」的理財心法,讓財富與人生雙自由。

寫過許多廣告腳本,但深信人人都能寫自己的人生劇本。

目前主業是生活,偶爾寫字與旅行,曾任台灣、上海兩地奧美廣告的創意人。

方格子/Facebook/Instagram:@misshobo2022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請叫我「遊民小姐」!:躺平、安靜離職很可以!勇敢出走,做自己人生的老闆

延伸閱讀

他40歲才學理財、49歲存千萬提早退休,每年被動收入100萬、一年還能出國2次...財富自由你該懂的5件事

2024-06-18

再生醫療雙法立院明進行首次朝野協商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喊話:應保證病人權益

2023-04-20

LINE Pay卡、台新卡、CUBE卡…暑假出國刷哪張?這張輕鬆賺回饋「最高7%」,旅遊神卡比較一次看

2024-06-24

貨車司機中威力彩5億「夾鏈袋裝彩券」放床頭櫃,捐尾數2600萬做公益繼續上班:情願當司機也不當老闆

2024-06-26

時隔50天00940重返10元發行價「1張不賣奇蹟自來」…解套改買台積電、還是奔向0056懷抱?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