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成績不好的孩子比學霸更孝順「整條街都他帶去看病」!台積電前財務主管:比起孝親費,陪伴父母更珍貴

成績不好的孩子比學霸更孝順「整條街都他帶去看病」!台積電前財務主管:比起孝親費,陪伴父母更珍貴

2024-06-24 11:30

父母親不僅需要孝親的金錢,父母親更是需要陪伴的時間。

 

沒能力給孝親費怎麼辦?

 

有一次和幾位音樂家聚會,他們都很感慨從小到大,不只花了非常多時間在音樂學習道路上,還包含更多鉅額學費的支出。

 

沒想到長大後,因為出生率下降,學音樂孩子越來越少,反而讓現在不管是教音樂的學費,或是類似相關收入都不如預期。

 

更重要的是,每當想到他們父母親這麼樣的栽培,想要回饋一些金錢給父母當孝親費,但卻非常拮据,而這種給不出錢的揪心,也很難讓家人理解和體會。

 

說到這裡,不僅是音樂家們在環境變遷之下,會有收入不如既往的困境;甚至很多年輕人,如今步入職場的時候,也常有這種收入不高、支出卻多的窘境,以致於想要給予父母聊表心意的孝親費,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問題是,我們能給的資源,一定只有錢嗎?而當父母親知道我們賺錢、存錢不易的時候,會執拗的希望我們拿出孝親費嗎?

 

這點讓我想到,曾經看過一個國外非常知名又溫馨的親情廣告。

 

廣告開始的場景,描述了四位老媽媽在社區旁邊大樹下乘涼聊天。其中有位老媽媽說,她孩子非常的優秀,在國外科技大廠工作,不僅升官升的快,薪水也非常的高。

 

第二位老媽媽接著分享,說她孩子也是在國外世界500 強公司上班,每年光是股票分紅就令人艷羨。

 

第三位老媽媽也不甘示弱,強調她孩子是非常厲害的博士,在國外科研機構擔任重要職位,每年都獲獎無數,而且擁有非常多的知名專利。

 

這個時候,就看到第四位老媽媽,慢慢地站起身來和她們三位鞠了個躬,舉起手指了指剛開進來社區的一部不起眼的小轎車,然後說:「不好意思,我那個公務員的兒子來接我,我要和他們全家一起去吃飯,我們下次再聊。」

 

這時候,廣告結尾,只看到三位老媽媽帶著非常羨慕眼神,看著小轎車上下來一對年輕夫妻帶著兩個小孩,把這第四位老媽媽攙扶上車,緩緩駛離她們的視線。

 

時間與金錢之間,量力而為

 

類似故事,也發生在我從小長大的故鄉。

 

小時候我住在后里眷村,鄰居有個一起長大的兄弟從小就有急公好義、樂於助人的個性。

 

有次我回老家去看他們,他一邊招呼我喝茶吃點心,一邊笑笑地看著他媽,對我抱怨說:「我媽從小一天到晚嫌我功課不好,唸書比不上你們這些學霸,結果不僅她身體不好我帶她去看病,就連我們這條街的伯伯、媽媽們身體不好,也是我帶他們去看醫生。」

 

抱怨完一通過後,就看他嘻皮笑臉地對他媽媽說:「功課很重要,有空陪您也很重要,對不對?」他媽媽雖然翻著白眼,卻不自覺的點著頭,露出了滿意又肯定的微笑。

 

或許這時會有人問說:「但是我沒空陪伴該怎麼辦?」

 

我有個非常優秀又忙碌的醫生朋友,他告訴我說,雖然他定期會給他父母親孝親費,但是他覺得父母親最想要的從來不僅是錢,而是親情的陪伴。

 

可是因為他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病人身上,沒有辦法常常南下回去探望父母,所以他每天一定會撥出時間打電話給父母親,也是一種跨越空間的陪伴。

 

尤其是現在有視訊電話,他說每天短短的問候,雖然比不上在身邊的噓寒問暖,但也是一種真心的付出。

 

雖說金錢是種非常重要的資源,但比金錢更加重要資源是我們稀缺的時間。或許我們無法有足夠金錢給予父母孝親費,但是我們絕對可以給出比金錢更加珍貴的時間,不管您身在何處,就算是一通電話,都是陪伴,都是無價。

 

父母親不僅需要孝親的金錢,父母親更是需要陪伴的時間。

 

作者簡介_郝旭烈(郝哥)

台灣科技業和金融業出身的暢銷作家、講師

畢業於台灣清華大學工業工程學系、台灣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大亞創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合夥人、企業知名財務顧問兼講師,評估超過1,000家創業投資案。曾任新加坡淡馬錫集團富登金融控股公司董事總經理及行政副總暨財務長;力晶半導體集團總經理特助、經營企劃處長;台積電財務高階主管;PMP專案管理師。同時也是斜槓作家,有出版多本暢銷著作。

 

本文摘自幸福文化《致富覺察:培養點石成金的財富腦

延伸閱讀

遺產不是子女均分繼承就公平!給全天下父母忠告:把錢留給照顧你、最孝順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公平」

2024-03-05

「我想立遺囑把遺產只留給孝順的子女,有什麼錯?」專家勸:懲罰不該是離別時要傳達的念頭

2024-01-04

95歲老人住養老院20年、花千萬元告白:兒子孝順、還有間大房子,為何我退休自願住養老院?

2024-01-02

生3個孩子,只有小女兒照顧我...70多歲母親:不想給不孝子女繼承遺產,想讓孝順的孩子拿多一點,該怎麼做?

2023-04-14

退休教授養出8個博士,92歲被棄養老人院,渾身尿騷長褥瘡嘆:讀到博士,連孝字都不會寫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