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布升息,坐實了對通貨膨脹已成事實的猜想;為了抗通膨,應從貨幣型資產轉為資本型資產。
那日觥籌交錯,酒酣耳熱,有位老同學說他解約新台幣定存,去買○○九四○ETF,同桌的其他人紛紛勸阻,都說解約新台幣定存是對的,畢竟「長」通膨時代已然來臨。不過該拿錢去做什麼?大家都同意要買「更」能抗通膨的,但什麼是更抗通膨的,看法卻言人人殊;有說是不動產,有說是美股,有說是比特幣或黃金,也有說台股和美債的,反正不是新台幣活存或定存。
筵席前幾小時,央行才突然宣布新台幣升息。老友們大多都猜新台幣會微漲、台股會微挫,結果新台幣先續貶,然後回頭小漲到三十一.九三五,跟日本走出負利率後日幣補跌的趨勢相同。至於台股,則是站在兩萬點高崗上引吭高歌。
央行為什麼出其不意升息?應是看到了什麼市井小民沒有看到的異象。回頭看看,其實我們都看到蛛絲馬跡了,像是九四○資金之亂、電價預期調漲,只是我們不是朝廷大員,沒有想到這跟政策有關。仔細想想,升息很有道理,不需要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