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16-1417)
「突然發覺,我的人生這麼忙,究竟是在忙什麼……?」說出這句話的,是台灣資本市場的傳奇人物之一,「期貨天王」張松允。
正好是在20年前,他寫了一本《從二十萬到十億》的半自傳,由此書名,已能略知他在金融市場掙到的身家財富;過了20年後的今天,粗估身價已達4、50億元。他的操盤人生的確很忙,但也拚出了令人歆羨的真金白銀,那麼,又為何會發出這樣的感嘆:究竟是在忙什麼?
其實,這是約莫兩年前張松允和自己的一句自我對話,背後隱含的,是期貨天王對於「富足」二字的新體悟。
「差不多是疫情爆發的第2年,沒辦法進辦公室了,」對於早已習慣同時緊盯好幾面報價螢幕、隨時準備殺進殺出的張松允來說,一場新冠疫情,讓他被迫改變操盤人生。他仍然縱橫股市,只不過,從過往的極短線進出,瞬間移動到光譜另一端的長期投資,「一開始真的很不習慣,少了很多短線操作的樂趣。」他緩緩描繪這兩年來的心境轉折。
減壓》期貨盯盤傷眼 轉向長期投資
少了張力十足的「多螢幕即時報價」,窩在宅裡的張松允,看盤工具變成一塊不到十二吋大小的平板電腦,也就「半強迫」地讓自己加速轉向長期投資。
為何要說「半強迫」?因為在更早之前,張松允其實就曾幾度有過「減壓」的念頭。「醫師對我說,再這樣下去,眼睛視神經會壞掉,一旦惡化到青光眼就不可逆了。」他說,自己多年前就曾被醫師這麼樣的嚴重警告。
張松允解釋,早在20幾年前,他常常一到下午就頭痛,因為做期貨必須盯著盤看,而他的部位動輒上千口,每一個跳動點都要時刻掌握,「太過專注就會忘記眨眼睛,眼壓升高到一個程度,就引發頭痛。」只是,當年固然有減壓念頭,也逐步調降部位,但要說徹底放棄短線拚搏,確實就是疫後這兩年的事了。
「如果真的賺到錢,結果什麼都看不見,那人生不是只有黑白,根本就只剩下一個黑色,這樣子就沒有意義了。」張松允坦言,在操盤生活一八○度改變之後,若問關注的目標有什麼今昔差異,「現階段,我會開始注意健康、注重養生了。」但從短線操作到長期投資帶來的改變,並不僅止於此。
「雖然少了短線操作的樂趣,賺的可能也沒以前多,但內心會忽然覺得,這樣的生活似乎輕鬆很多,也就開始反思,過去的人生究竟是在忙什麼。」張松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