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第二屆「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自週五(11/24)起至週日(11/26)在世貿一館登場,第一天的演講馬拉松,最後一棒交由商議總編輯李柏鋒帶來演講——「全球三大風險下,2024年ETF如何聰明投資」。
「若覺得股票太貴,可把閒錢投入短天期美債ETF,或美元定存」
演講一開始,李柏鋒點出全球目前主要風險。
首先,以哈戰事的後續發展,可能會擾動原油價格、進而推升通膨;再者,高通膨環境下,歐美工會為爭取更好的福利,帶動罷工抗爭,恐進一步導致「薪資價格螺旋」,也就是薪資的上漲,會帶動物價上漲,並以此形成惡性循環,導致通膨難以抑制。最後,則是高殖利率環境,使企業營運成本增加。
雖然說有三大風險,不過,李柏鋒話鋒一轉,「目前經濟仍然穩健。反倒如果覺得股票價格太貴,『元大台灣五○』ETF每股已超過130元了、加權指數來到『萬七』,買不下手,或許你可以拒絕參與市場,把閒錢投入短天期的美債ETF,或是美元定存。」
談到使用短期美債與美元定存工具的好處,李柏鋒指出,不論是債券約5%的高利率,或是約5%的定存利率,目前皆具有吸引力。不過,李柏鋒也特別提醒,「若使用美元定存工具,而每年領的利息超過27萬,就會被國稅局收稅。」
市值型ETF工具,2012~2021年績效累積達292.04%
在聯準會升息步入末段,且目前市場並未出現立即重大風險此時,該如何設定投資策略?
對此,李柏鋒建議,長期投資者持續堅守紀律,「不要受到短期波動影響」,而認為未來美股有機會上攻的人,則可觀察科技產業。
「台灣第一檔ETF——0050目前已發行了20年,但我相信,大家對ETF的認識,可能才5、6年,還很年輕。」李柏鋒認為,以追蹤大盤指數為主的市值型ETF工具,回顧2012至2021年的績效表現,長期投資十年,可累積高達292.04%的報酬。
「若長期投資大盤,不但能打敗通膨,還能讓資產長期顯著成長」
真有這麼好?若是遇到股市利空怎麼辦?
對此,李柏鋒再攤出數據,若是自2007年開始存,截至2016年12月31日,仍有70.4%的累積報酬。
「要擊敗大盤並非一件容易的事,若能長期投資大盤,不但能打敗通膨,還能讓資產長期有顯著成長。」
而近年來掀起熱潮的人工智慧、半導體、電動車等主題型ETF,及受到國內許多人熱愛的高股息ETF,李柏鋒認為,前者屬於主動投資,除非是對特定產業、市場景氣有深度了解的人,才適合曝險。後者,則適合退休人士配置,並領取配息作為生活費使用。「年輕人盡量以市值型為主,別把錢放在長期成長差的資產裡」。
債券ETF關鍵:投資週期與信用評等
至於債券ETF,李柏鋒點出兩個關鍵,投資週期與信用評等。並認為除了短期公債適合資金存放外,七至十年的中天期美債ETF可作為資產的避險功能,並且現在殖利率達4%左右,也具備投資吸引力;而長天期的美債則是以看好聯準會降息,帶來債券價差的資本利得。
「不過,鮑爾何時要降?降多少?這些都無法掌握,因此,買這種債券就有點『賭』的性質。」
李柏鋒提醒,長債價格波動非常大,想靠聯準會降息來賺價差的人需三思。此外,在購買債券ETF時,還須留意溢價風險與匯率風險。
最後,針對資金如何配置上,李柏鋒建議退休族可以「股債各半」的策略來配置,標的可以市值型股票ETF搭配中天期的美國公債ETF;而年輕人則只要長期投入市值型ETF,專注於長期複利效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