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幸福熟齡論壇/太晚儲蓄、太早退休…退休理財多數人都做錯的幾件事!人生下半場富足3大關鍵

幸福熟齡論壇/太晚儲蓄、太早退休…退休理財多數人都做錯的幾件事!人生下半場富足3大關鍵
▲左起為《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前理事長王儷玲、遺產繼承法律專家劉韋德

陳子萱

理財

陳睿緯

2023-10-11 17:43

《今周刊》週三(10/11)舉辦第七屆幸福熟齡論壇,邀請遺產繼承法律專家劉韋德、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前理事長王儷玲,探討如何從退休理財規劃、預立遺囑,為樂齡族創造人生的幸福下半場。

 

2023幸福熟齡論壇今天登場,以「夢想‧富足 熟齡生活提案」為主軸,在「退休理財」主題裡,樂齡族該怎麼從投資風險角度,妥善規劃退休後的理財計畫?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前理事長王儷玲首先點出,長壽風險、通膨風險、投資風險,是三個重要的退休理財觀念。

 

不過,多數人都只重視投資風險,端看投報率;卻忽視了因平均餘命延長所衍生的長照成本,所形成的「長壽風險」,以及未來生活費用可能會有的「通膨風險」。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前理事長王儷玲(攝影:吳東岳)

 

社會保險可能破產、子女奉養已不可靠 退休投資要「長期佈局、低點進場」

 

「在退休理財上,過去多數人都做錯過幾件事,」王儷玲觀察,首先大部分的人都太晚開始儲蓄或太早退休。而因為年長才開始投資,常常「怕賠錢」,因而選錯投資工具;或者保守投資,當有金融風暴或市場不穩時,就退出投資市場。

 

她指出,根據《今周刊》和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2022年合作的國人退休理財大調查,平均來說,國人43.5歲才開始存退休金,卻預計在61歲就退休,預期餘命是79.7歲,並認為應有1040.3萬元才是充足的退休金額。但這等於退休後每月還需存超過兩萬,是「負擔太重、起步太晚!」

 

退休基金協會也曾做過調查,發現國內有高達55.4%的老人退休後必須「靠自己」,僅有31%是仰賴社會保險和雇主退休金,而依靠子女奉養者也僅佔24.3%。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也提到,我國勞保破產危機在即,「用勞保拿退休金,未來只會變少。」他直言,目前勞保的潛藏負債約是12兆台幣,而中央政府一年總預算也才2.2兆,「等於政府要6年不吃不喝才可以把勞保破洞填滿。」 這勢必要面臨的困境。

 

當社會保險可能破產、子女奉養已不可靠,王儷玲說,就得靠個人投資規劃確保晚年生活。而她也分享,退休理財的投資心法,就是「越早開始投資越好」,因為退休投資是長期投資,更要有「長期佈局、低點進場」的觀念。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前理事長王儷玲(攝影:吳東岳)

 

她指出,年輕人可以及早開始,定期定額購買基金,尤其是ESG永續、氣候風險、淨零減碳、綠能等前瞻性產業及綠色債券,這些永續投資的資產,近年都已經打敗傳統的大盤指數,投資報酬率穩定,是適合退休投資的未來趨勢。

 

若35歲開始,每個月定期定額5000至8000元來做投資,以報酬率4至6%來看,退休後就可以存到5~600萬的金額,若從25歲開始,更有可能「用5千塊得到1千萬」。

 

至於許多人碰到股票或基金大跌、擔心被套牢,便猶豫該退出市場。王儷玲則強調,「長期持有、加碼、轉換」是關鍵,也就是退休投資仍應以長期規劃來看,即使現在虧損、但長期平均下來是會把成本抵銷掉的。

 

「其實當投資價格跌下來時,才要加碼。」她指出,當投資的是一個正確的前瞻性產業時,落到停損點時應該加碼,未來的獲利幅度才有望提升。而設定停利點也很重要,王儷玲建議,當到達停利點時,可以先把本金贖回、但繼續投資,並轉換其他更有利的標的。這些額外的投資撇步,能讓退休後多賺幾桶金。

 

台灣長輩預立遺囑不到5%!遺產不一定帶來幸福,更多是親情撕裂

 

而遺產繼承法律專家劉韋德,更在今日論壇開啟「禁忌」話題,從法律角度討論預立遺囑的重要性。

 

▲遺產繼承法律專家劉韋德(攝影:陳睿緯)

 

「大家講到預立遺囑,就會聯想到死亡,好像寫了遺囑就會發生什麼事⋯」劉韋德說,預立遺囑對長輩來說是忌諱話題,子女也不敢輕易開口討論。

 

從數字來看,台灣預立遺囑的風氣也確實不高。他指出,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有預立遺囑的比例不到5%,和國外動輒40~50%的比例,相差甚遠。

 

而在沒有預立遺囑的情況下,卻經常因此衍生許多遺產糾紛。劉韋德舉例,最有名的就是王永慶先生,在高齡91歲仍未訂定遺囑,後續便衍生一系列的豪門爭產訴訟。「但其實像王永慶這樣的案例,其實每天在社會都在真實上演。」

 

他就曾協助過一位老太太,因為丈夫生前僅用口頭方式交代遺產分配,老婦人便依其指示,將股票賣掉、兌現定存並全數移交給兒子。不料竟被女兒告上法院。「遺產帶給子女的不一定是幸福,有時更多是親情的撕裂。」他感歎道。

 

劉韋德說,天底下糾紛很多,「但遺產糾紛是最容易預防的一種。」不像是交通事故難以避免、經常是無預警的就發生了,也不像婚姻還需要兩個人共同解決。「遺產糾紛,只要父母自己寫好,就能有法律效力,不用花錢就可以預防後續的大小糾紛。」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攝影:陳睿緯)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詢問現場與會的讀者,有沒有人已經預立遺囑?結果與會者面面相覷,全場靜默。梁永煌鼓勵大家,今天聽完律師分享,可以回家嘗試寫一份遺囑。他也為現場民眾提問,當自己在預立遺囑時,應注意哪些細節,才能讓遺囑具有法律效力?

 

劉韋德則表示,多數人都是以「自書遺囑」,也就是自己寫遺囑的方式,來交代後事。而在自書遺囑裡一定要注意,遺囑內容皆需全文親筆書寫,此外也要有親筆簽名,並具體載明書寫的年月日,才能被法律認可。

 

「人生就像坐火車,我們並不知道何時會下車,」劉韋德說,但可以透過預立遺囑,妥善安排遺產分配避免糾紛,也能選擇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和世界告別,「讓自己下車時走的從容優雅。」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全球央行年會中表示,今年年底前會縮減資產購買規模,但並不會急於升息。政策基調確認後,抹除了不確定性對資本市場的干擾,資金行情再度推升那斯達克指數、標普五百指數分別上漲二.四%、一.二%,續創歷史新高;同期間,台股上漲一.八%,且自八月二十日低點以來,僅六個交易日反彈超過千點,震盪幅度甚巨。當資金源頭美國聯準會面對疫情對經濟衝擊的變化,採取「摸著石頭過河」的政策制定方式,全球充沛的資金也僅能加快腳步跟緊、注意動態,使資本市場呈現出一次又一次快速地再平衡。

 

從台灣經濟活動來看,二○年因疫情控制得宜,產業供應鏈相對穩定,外銷訂單年增率從三月就開始轉正成長,九月外銷訂單總額突破五○○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加上中、美、歐帶動商品的報復性消費潮,二一年台股上市、上櫃公司上半年營收分別成長二三.七%、二○.二%,稅前淨利則分別成長一二五.五%、五○.五%,是一一年來新高,表現亮麗。但今年七月,全球前兩大市場美國、中國的零售銷售首見轉弱,月減一.一%、六.九%,商品銷售帶動經濟復甦的續航力,是影響台灣出口導向經濟的關鍵,投資人應密切關注。

 

回到台股,成交量從七月均量五五六○億元遽減至八月三六四六億元,當沖比率也從七月高點五○.七%,降至八月三十一日的三七.四%,反映出投資人居高思危、轉趨謹慎的態度。金融市場熱情過後,均有回歸均值的特性,在這場全球湧起參與的股市狂潮中,投資人更應審視自己是否持續保持理性。

 

本文由工作夥伴原杰(一九九○年~,波士頓大學財金所)、鄧謦瀚(一九八八年~,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葉政毅(一九八九年~,台科大電子工程所)共同撰述,同時提出PMOLED廠智晶光電,與讀者共勉。

 

智晶光電(五二四五),二○○五年成立,股本四.五○億元,是台灣唯一生產PMOLED的廠商。創辦人兼董事長王鴻鈞從代理商做起,是全球征戰策略的擘畫者;搭配總經理李湘耘、副總經理林國輝,周延分工合作,逐步打下國際市場,王董事長引領團隊的產業攻略,逐漸在PMOLED市場中崛起。

 

智晶光電優勢有三:

 

一、整合上游關鍵材料:智晶光電在玻璃基板採用與國內廠商共同開發PMOLED適用之玻璃,不但能降低成本,也減少競爭對手取得原料的機會,因而拉大差距。

 

二、先行者優勢:智晶光電深耕PMOLED市場十餘年,全球市占率名列前茅,又取得國際大廠Panasonic專利授權,知名度與品質都吸引更多客戶上門。

 

三、少量多樣客製化服務:王董事長由代理商起家,對顧客需求與售後服務相對重視,再加上整合上游關鍵材料,智晶光電不管是開模報價或生產速度都優於同業,從過去歐美穿戴式裝置,到現在各種工業應用,包含狙擊鏡、車載顯示屏等利基型市場,均占有一席之地。

 

PMOLED的成長動力,在「體積較小、對演算功能要求不大的基礎裝置」之上,小則智慧手環、電子菸顯示屏,大則至設備顯示屏幕等,隨PMOLED價格逐漸具競爭優勢下,後續對STN的取代性,將是值得期待的成長動能。

 

此外,在智慧手錶、智慧手環推出後,市場對穿戴式裝置需求,持續以年成長十五至二○%的速度增溫。根據IDK預測,今年全球穿戴式裝置出貨將達二.二億支,對比一四年的三二○○萬支,大幅成長五八七%,產值亦從五十五億美元成長到今年的八一五億美元。

 

智晶光電今年第一季、第二季年營收分別為三.五三億元、三.五四億元,稅後EPS○.八一元、一.○○元,獲利成長,經營戰力揚升啟動。在歷經三至四年之結構調整後,以工控、消費分別占比五○%之模式雙管齊下,跳脫過去以消費性產品為主的大起大落,重新掌握穩定獲利的契機;再者,在公司內部成本結構持續優化,第二季毛利率也重回三三.九二%之亮眼成績,值得持續追蹤。

 

延伸閱讀
幸福熟齡論壇/多活每一天,是為瀟灑離開準備多一點!家醫醫師、房屋集團總裁、生醫董事長談智慧照護
幸福熟齡論壇/多活每一天,是為瀟灑離開準備多一點!家醫醫師、房屋集團總裁、生醫董事長談智慧照護

2023-10-11

幸福熟齡論壇/迎接「人生百年」時代!日本老年學專家秋山弘子:活躍職場讓人生「重開機」
幸福熟齡論壇/迎接「人生百年」時代!日本老年學專家秋山弘子:活躍職場讓人生「重開機」

2023-10-11

幸福熟齡論壇/變老不可怕,反而是優雅的事!擁抱友善樂齡的5大重點,50後成為優雅的國王、女王
幸福熟齡論壇/變老不可怕,反而是優雅的事!擁抱友善樂齡的5大重點,50後成為優雅的國王、女王

2022-10-25

幸福熟齡論壇/「減法照護」生活即復健!日長照權威藤原茂:不過度照護找回自理能力,人生永不退役
幸福熟齡論壇/「減法照護」生活即復健!日長照權威藤原茂:不過度照護找回自理能力,人生永不退役

2022-10-25

玉山金、第一金...每月存股1萬,20年後資產多少?他揭殘酷真相「定期定額不會變有錢」:1招快速累積張數
玉山金、第一金...每月存股1萬,20年後資產多少?他揭殘酷真相「定期定額不會變有錢」:1招快速累積張數

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