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390)
AI概念股距離泡沫化還有多遠?大摩報告拿兩次科技典範轉移比較,認為AI週期才走到半山腰!
而指標股緯創在七月底至八月初的一陣急殺後,外資又急著紛紛喊進……。
七月底到八月初,被視為AI族群指標股的緯創一陣急殺,拖著一群AI概念股同步劇烈修正,投資人不免開始關心「AI與泡沫的距離」;接下來,究竟是一山還有一山高,抑或已經高處不勝寒?
從外資報告找答案吧!八月四日緯創揭露第二季營運概況,雖然單季營收、營業利益與稅後淨利均較去年同期衰退,且三十二.六億元的單季獲利中還有不少業外「水分」,包括匯兌利益十五億元,以及因期間立訊股價上漲所產生的五.三五億元評價利益(緯創於七月底出清立訊的處分損失將於第三季認列),但各家外資對這份財報的解讀,卻是普遍拍手叫好,喊進報告堪稱份份相連。
綜觀各外資觀點,多半提及緯創第二季「毛利率、營益率改善優於預期」,也因此更加篤定,在AI大週期的巨浪推波下,緯創的獲利結構將會自此一路優化。
AI還有好戲?
對比網路狂熱時期 十年大週期剛開始
問題是,外資何以對「AI大週期」有如此強大的信心?這部分,可先看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七月出具的重量級研究報告《AI:科技的黃金年代》。在這份報告中,大摩用今昔對照的方式,試圖說明AI趨勢還有一大段好戲等著上演。
首先,為了錨定目前AI股走勢在整趟典範轉移過程中的相對位置,大摩提出一張關鍵圖表,將二十多年前網路泡沫時期的那斯達克指數,與代表當前AI趨勢的美股「絕地七騎士」(編按:The Magnificent Seven,包括谷歌、亞馬遜、蘋果、Meta、微軟、輝達與特斯拉)進行疊圖走勢比較,起點分別設定為一九九八年十月網路泡沫多頭萌芽之初,以及OpenAI發布ChatGPT的二○二二年十一月。
兩相對照之下可發現,目前AI股價僅約略行進到當年泡沫的山腰處,若看時間長度,當年網通泡沫從起點走到那斯達克指數觸頂、平均本益比達到兩百倍的二○○○年三月,走了約莫十五個月;以此計算,這回的AI浪潮也尚有半程征途未走。大摩認為,此刻若執著於等待正確的估值,「投資人恐會在週期初始便陷入落後,且等不到撿便宜上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