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美國景氣下行但仍維持高利率之際,投資人紛紛在找尋好標的、好時機及計算資產配置;
但或許直接投入成長型企業,不失為一種簡單的方式。
美國科技股一甩去年的疲弱不振,微軟股價今年以來上漲19.4%、亞馬遜漲19.5%、谷歌母公司Alphabet漲22%、臉書母公司Meta更是飆漲了84.1%, 也帶動那斯達克指數今年以來上漲16.7%。此外,道瓊工業指數漲了2.3%,標普五百指數也漲了8%。在高利率、低景氣的環境下,美股此時吹起了「反攻號角」,是投資的好時機嗎?
現今市場關注美國是否步入衰退?除了聯準會(Fed)態度,還需觀察幾項指標:勞動就業、物價指數、消費與企業獲利。雖然3月美國失業率3.5%,勞動參與仍是疫情期間以來新高;但勞工平均每小時薪資年增率較上個月成長 0.3%,與疫情前水準差距不大;而最新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也是符合預期的5.6%,且自去年來趨勢持續往下。
通膨有望趨緩
銀行危機「後遺症」仍存
「這樣看來,第二季CPI的年增率可望降至5%以下;至2024年第一季有機會下探到3%以下,到時似乎就沒理由持續將利率維持高檔。」元大S&P五百ETF研究團隊從商品、房租價格方面觀察,相較去年高漲的情況,在目前持續降溫下,對聯準會緊縮政策、企業營運成本與資金調度壓力,可望逐漸寬鬆。
在通膨能逐漸趨緩的預期下,接著觀察企業營收是否能跟進好轉。
根據FactSet4月6日統計,市場預期標普五百指數企業的今年第一季獲利季減6.8%,恐出現連兩季下滑,且本季降幅將是2020年第二季以來最大;科技股方面,受到終端需求放緩、庫存調整影響,預估獲利將年減15%,短線上走勢劇烈震盪。
「市場預期企業獲利在明年會重回雙位數成長,但可能偏樂觀。」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根據聯準會資深信貸人員調查(SLOOS)數據顯示,在矽谷銀行(SVB)倒閉事件前,銀行就開始收緊貸款標準。而小型銀行占約三分之一的工商業貸款、近4成抵押貸款、7成商業房地產貸款,因此當這些銀行的貸款標準轉趨嚴格,墊高了企業借貸成本,最終恐抑制企業獲利與景氣表現。
然而,放眼中長期待市場逐漸消化利空,加上庫存去化下半年告一段落後,科技股將迎來轉機。目前美股評價中性,標普五百指數本益比約18.8倍,略高於過去5年平均18.5倍,投資人可趁修正時以定期定額策略分批投入。
投資美股大盤
必盯指數落差、內扣費用
「股神」巴菲特曾在2008年時靠著投資一檔標普五百指數基金,10年後的績效就打敗了許多主動式基金;投資大盤、拉長投資周期,即可避開反覆的股價波動所帶來的「非理性」交易,降低投資成本並累積報酬。
若想投資美國五百家大型企業,除了投資個股外,目前美股市場共有「Vanguard標普五百指數」(VOO)、「iShares核心標普五百指數」(IVV)、及「SPDR標普五百指數」(SPY)等三檔ETF可挑選。其中,「Vanguard標普五百指數ETF」為目前規模最大,也有總管理費用低廉、追蹤誤差極小等優勢,投資人可利用美股券商或是複委託功能買進。
國內則有三檔相關的美股市值型ETF,分別為「元大標普五百」、「永豐美國大型五百」,及近期募集中的「復華美國標普五百成長」。
「元大標普五百ETF」為直接追蹤標普五百指數,以資訊科技業為大宗;「永豐美國五百大ETF」為追蹤斯托克美國五百指數(STOXX USA 500 Index),兩檔ETF的成分股皆逾百檔,前十大權重分別為26.4%與22.4%,相當分散。
而「復華美國標普五百成長ETF」,則可說是標普五百指數ETF的「進化版」,是從標普五百指數中,以獲利、營收及股價成長性等層面,再挑出228檔表現較佳的個股。至去年12月底,該ETF指數產業比重為科技34.1%、醫療保健21.7%、消費16.5%、通訊服務6.6%、金融3.6%。
這三檔ETF目前僅「永豐美國五百大ETF」有配息紀錄,但對想長期投資美股的人,配息與否、現金殖利率等應非為評估該類型ETF的重點,投資人更應關注ETF指數與標普五百指數的追蹤落差,與內扣費用比較。
另一方面,受惠於蘋果、微軟、Meta等科技股首季大漲,統一FANG+ETF今年來飆漲逾3成,目前績效冠於國內發行的ETF;但該檔ETF成分股範圍集中於10檔美國科技巨擘,而非全涵蓋美國市值前五百大的企業,適合偏好尖牙股或科技股投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