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合作金庫積極推廣退休理財 打造台灣樂活安養第一品牌

合作金庫積極推廣退休理財  打造台灣樂活安養第一品牌
(由左至右)財經主播 劉祝華、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長 林志潔、合庫人壽資深經理林松池、股市憲哥 賴憲政、財經作家 盧燕俐

2022-12-14 11:00

領先同業推出以房養老、安養信託等服務的合作金庫,近年來積極推廣退休理財知識,期可協助更多國人預約富裕的退休生活。

11月18日,合作金庫在高雄市舉辦「樂活安養退休理財論壇」,邀請盧燕俐、賴憲政、林志潔等3位財經專家,分別從「正確觀念、破解迷思」、「通膨下的退休金」、「退休生活的風險管理」等角度,講解在通膨年代,如何籌措退休金,並舉辦「樂活安養、多元布局」座談會。

論壇由知名主播劉祝華主持,希望可讓民眾提早進行理財規劃、安全配置,真正達到樂活、安養的境界。

 

退休靠子女不如靠自己

 

退休「靠子女不如靠自己」,民眾將核心資產交付銀行信託,當退休後,由銀行依契約內容,定期支付安養費用,既不必煩惱兒女不孝,也不必憂心自己一時心軟、耳根軟,被詐騙老本,導致晚年孤苦無依,「最晚得在65歲或70歲前,完成信託。」

 

合庫人壽資深經理林松池指出,保險更是每位退休族必備的自保工具。林松池表示,保險種類繁多,民眾可依需求選購,若想有穩定收入,可選擇年金保險,若想拉高保障金額,可選擇投資型保單,若擔心「走得太早、責任未了」,想為家人預留教育費、生活費,壽險平台是不錯的選擇,當然,醫療保障也要及早規劃安排,才不致於等年紀大了或有既往症,保費相對比較貴甚至想買都買不到了。

 

如果擠不出時間理財,除建構保險防護網,林松池建議,勞工退休生活退休金大約可分三大支柱(勞保、勞退、自行投資),在勞退部分雇主按月提繳不低於每月工資6%勞工退休金,儲存於勞保局設立之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勞工亦得在每月工資6%範圍內,個人自願另行提繳退休金,勞工個人自願提繳部分,得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民眾可以每月自提薪資的6%加上資方提撥薪資的6%,加大勞退新制每月投入金額,讓退休後的生活增加保障(註:以上有關勞保及勞退等說明僅供參考,實際請以勞工保險條例、勞工退休金條例等相關規定為準)。

 

民眾更應以金融機構提供之服務做為理財後盾,以節省時間、降低風險。林松池以合作金庫為例,指出民眾可在同一家金控集團,滿足銀行、融資、理財、保險、證券、投信、票券等各種理財需求,「在理財上,民眾若有任何疑問,都可向金控旗下子公司諮詢,包括保險規劃、退休理財、資產移轉、企業接班等問題。合作金庫亦成立私人銀行服務高資產客戶,透過整合集團內豐富的投資工具,讓投資者有更個人化、精緻化的選擇。」

 

提早規劃才有富足晚年

 

在「正確觀念、破解迷思」演講中,財經作家盧燕俐直言,大多數國人在進行退休理財規劃時,最常陷入「通膨迷思」、「低估長壽風險」、「存千萬退休金很困難」3大迷思,「若想籌措足夠的退休金,就得先建立正確觀念,破除種種迷思;而善用壽險、證券、信用卡、財富管理等理財工具,並多元配置,是穩健退休理財規劃的不二法門。」

 

合作金庫最近推出「VISA無限金鑽卡」,與最高回饋達11%的「卡娜赫拉的小動物悠遊聯名信用卡」,正是民眾聰明消費的最佳工具。

 

何謂「通膨迷思」?其指許多民眾在計算安享晚年的退休金數字時,眼中只有當下、沒有未來,忽略了通貨膨脹的影響。若通貨膨脹率持平,盧燕俐提醒民眾,20年後的100萬元,消費力約等同今日的54萬元;也就是說,如果依現在的物價計算,退休原想準備1000萬元,其實得準備約2000萬元,退休生活品質才不會打折扣。

 

何以「低估長壽風險」?原因在於國人平均壽命、退休後餘命持續延長,主計處統計,55歲到64歲的夫婦,平均每月花費超過7萬元,65歲以上退休族,平均每月花費也超過4.5萬元,但近60%民眾所準備的退休金,平均每個月僅能花不到2萬元,否則就將提前告罄。唯有提早規劃,另尋穩妥的財源,才能補足退休金缺口,安享退休生活。

 

盧燕俐勉勵民眾,「存千萬退休金並不難」,且「退休理財永不嫌晚」,愈早找到穩妥獲利的理財方式,每月需投資的金額愈少。她認為,定期定額投資優質基金,正是適合一般民眾的理財方式,更建議以2、3年即走完一個漲跌循環的市場為標的,如印度、台灣美國、生技市場,若持續反覆操作,便可加快累積財富速度。

 

「在過去30年,台灣股市僅有9年下跌,其餘21年皆上漲,為牛長熊短的市場。」盧燕俐強調,定期定額購買台股基金,堪稱最佳投資選擇之一,但務必維持投資紀律,無論在高點、低點進場,若可持之以恆,報酬率其實相去不遠,不必太在意進場的時間點。

 

財經主播 劉祝華

 

財經作家 盧燕俐

 

股市憲哥 賴憲政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長 林志潔

 

老得慢也要活得有尊嚴

 

在「通膨下的退休金」演講中,被股民稱為「股市憲哥」賴憲政指出,「病得少、老得慢、活得有尊嚴」,是理想退休生活的的3大要素,若要籌措生活費、醫療費、休閒娛樂費等退休生活3大費用,就得提早進行規劃。

 

賴憲政直言,現代社會的開門7件事,就是「錢錢錢錢錢錢錢」,即使躲在家中不出門,還是得繳水費、電費、網路費、手機費;若到了晚年,沒有足夠的退休金,親情、友情、愛情、尊嚴,都會相繼失去。

 

那麼,退休到底得準備多少錢?賴憲政估算,民眾若想在65歲退休,依台灣平均壽命計算,單維持「基本款」生活,每月就得支出約3.6萬元,理應準備672萬元退休金,若要過「寬裕款」退休生活,每月支出將超過7萬元,1300多萬元退休金才足夠,而存夠2000萬元,才能享受「奢華款」的退休生活。

 

退休理財的規劃,賴憲政建議,應先「計算資金缺口」,再「尋找投資商品」,創造穩定的現金流,才能打造「財務自由」的退休生活。退休理財以穩健為第一要務,若要追求穩健,就得做好資產配置;他推薦5大資產配置原則,包括檢視保單補缺口、投資風險擺第一、雞蛋放多個籃子、穩穩賺・卡昧散(台語)、吃得下也睡得著。

 

檢視保單補缺口,是資產配置最重要的環節。賴憲政呼籲,民眾想安享退休生活,一定得投保健康醫療險,還要檢視自己、家人是否有保障缺口,注意保險保障的內容、類型,有無多元的保險保障,如壽險、年金險、重大疾病險、醫療險等,以建構完整、齊備的保險保護網。

 

民眾更得遵行投資風險擺第一原則,方能做到將雞蛋放多個籃子,未來才能過穩穩賺・卡昧散、吃得下也睡得著的生活。賴憲政提醒,台灣房價已然過高,不適合作為資產配置的部位,想穩穩賺・卡昧散,投資年報酬率訂為10%即可,將可投資的資產,70%放在固定收益型商品,30%投入增長型商品,可兼顧保值、增富,一定吃得下,也睡得著!

 

 

年長者應提防4大風險

 

在「退休生活的風險管理」演講,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特聘教授暨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志潔呼籲,年長者應運用不同的保險商品,建構創富、守富、傳富的防護網,並提防理財、健康、感情、守舊等4大風險,若無風險意識,且未做好風險管控,一旦遇險,前半生努力可能化為烏有,晚年就與樂活、安養絕緣。

 

林志潔解釋,在詐騙橫行的時代,所有人都可能遭遇詐騙,但年長者更容易成為詐騙、剝削的目標,特別是有豐厚資產、易輕信他人、臉皮薄的孤獨年長者,「詐騙者不一定是詐騙集團,也可能是親友,或他的理專、財務顧問等。」

 

健康風險自不能低估,林志潔強調,台灣60歲以上的長者,每人平均醫療支出為全體國人平均的3至4倍,長者失智更已衍生諸多社會問題,「健康事故將造成巨大的金錢支出、照顧需求,退休規劃一定得考量健康風險」。

 

感情風險,更是許多長者的最大罩門。林志潔觀察,詐騙集團都是人性高手,最近便有許多以烏俄戰爭為背景的詐騙,有長者接獲「聯合國醫師為烏克蘭孩童募款」的訊息,憐憫之心油然而起,最後被詐騙900萬元。她也解釋,「念舊與守舊不同,前者是重感情,後者則是固執」,守舊風險指長者抗拒接受新事物,造成自己與親友的困擾。

 

林志潔呼籲,長者應謹記「投資一定有風險,保證獲利的投資,一定是詐騙」、「當面說愛你,都可能是假的。網路上說愛你的陌生人,一定是騙子」,就算經濟不寬裕,也不能放棄理財,可善用保險,強化退休保障。

 

合作金庫希望「樂活安養退休理財論壇」,讓更多民眾瞭解「安養信託」、「資產多元配置」與「退休風險管理」,並善用理財工具,真正做到樂活安養退休,享受人生的新黃金階段!

 

 

 

 

 

論調》外資罕見一致悲觀

GDP成長預測  落在近70年低位

 

攤開各家外資近期陸續發布的展望報告,有別於對美、歐等主要經濟體的來年表現有不同看法,在談及韓國時,多家外資卻是罕見地一致:一致的悲觀。

 

以瑞銀為例,對韓國的GDP成長預測,二五年僅有一.九%,二六年更下探一.三%,不僅遠遠不及台灣同期間的三.二%及二.四%,更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中的末段班。除了瑞銀,高盛、大摩、野村等外資,乃至韓國央行,對韓國明年GDP的成長預測,也大多落在一.七%到一.九%之間的近七十年罕見低位。

 

「顯然,我們正面臨嚴重的經濟衰退。」高麗大學經濟系教授姜成鎮接受《今周刊》訪問時語帶感嘆。

 

外資普遍看衰,韓國經濟減速 ——韓國2025年GDP成長率預測

 

現實》不利因素層層疊加

川普2.0衝擊半導體   出口被中國超車

 

偏向悲觀的展望,背後實為諸多不利因素「層層疊加」的結果。

 

首先,是「川普二.○」關稅的可能衝擊。不少外資與韓國國內專家認為,韓國出口中,有約四分之一由半導體貢獻,其中多數是先出口到中國經過加工後,再轉出口至其他國家的「中間財」。未來,一旦這些從中國轉出口的半導體,進一步受到美國關稅的打壓,導致衰退,韓國的出口勢必難以倖免。

 

除了半導體產業,摩根士丹利觀察,韓國汽車業也有壓力,由於川普上任前,屢屢提到要用關稅保護美國的汽車產業,「這也代表韓國出口主力之一的汽車業,預料將受到相當大的傷害。」

 

瑞銀就指出,與台灣等亞洲其他國家相比,韓國出口相當倚賴汽車、石化等受全球景氣高度影響的「週期性」產品,受到的衝擊自然也因此大得多。

 

另一方面,關稅之外,不少分析認為,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制裁,恐也將重傷韓國半導體產業的元氣。

 

例如,十二月初,美國商務部推出了新一輪對中貿易禁令,禁令除了將中國北方華創等一四○家中企列入出口黑名單外,還新增對HBM(高寬頻記憶體)的出口管制。偏偏,在全球HBM銷售中,對中國市場仰賴最深的,就是韓國的三星電子(中國銷售占比約兩成)。「三星可能因為美國的管制,而失去主要的銷售來源。」韓國權威財經媒體《每日經濟》評論道。

 

值得留意的是,禁令雖列入多家中企,卻未列入中國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大廠長鑫存儲。對此,韓國業內人士解讀,這顯示美國希望在記憶體供應鏈上,盡可能做到多元分散,避免過度倚賴三星與SK海力士等韓國大廠。而在美國老大哥的「刻意制衡」下,韓國的半導體產業競爭力恐因此被削弱。

 

一邊有美國「川普變數」的衝擊,另一邊,則是一個更為「確定」的血淋淋現實:中國產業的全面崛起。

 

根據韓國發行量第一的《朝鮮日報》引述韓國官方的數據顯示,韓國和中國近十年在出口市場競爭的八大主力產業中,除了石化業之外,在半導體、顯示器、蓄電池、無線通訊設備、船舶、汽車及鋼鐵七個領域,中國的全球市占率要不是超過了韓國,要不就是早已經拉大了與韓國的差距。

 

例如,在船運業,中國一三年市占率約十八%,二三年已來到二二%;反觀韓國,則從二二.七%衰退至十四.三%。又例如汽車,中國十年間的出口額市占率,從一.四四%增加至四.九三%;相較之下,韓國僅從二.九六%略增至三.○八%。

 

《朝鮮日報》更直率地評論,「鋼鐵和石化,因中國的低價攻勢而陷入生存危機,一度在中國市場占據兩位數市場份額的汽車和手機的存在感,也正在變得模糊。」

 

韓國企業為何節節敗退?在首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朴相因的眼裡,當中固然有諸多外部因素,如中國政策補貼、地緣政治變化等,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韓國自己造成的。

 

出口成長放緩、內需也不振⋯ ——各大機構對韓國經濟展望悲觀主要理由

 

根源》產業主力全線潰敗

韓國財閥第三代缺飢餓感  只想守成

 

「外人看來可能會認為韓國經濟非常有活力⋯⋯,實情,卻非如此。」朴相因在接受本刊訪問時直言。他認為關鍵在於,目前主導韓國經濟的多數財閥,都已經進入創始家族的第三代,「這一代掌門人,缺乏上一輩的那種『飢餓感』、亟欲闖出一番名號的『成長心態』,更多的是只想守成。」

 

心態保守也就算了,朴相因認為,根源性問題還在於,韓國財閥本身也忘了該增強競爭力,「不僅扼殺國內(中小企業的)創新,本身又極易受到挑戰。」

 

談及韓國財閥的「全線潰敗」,姜成鎮亦憂慮地表示,這也代表韓國的這波經濟衰退,很可能不同於以往,「它不是週期性的衰退,而是結構性的。」此外,他補充,這也表示,在面對中國的強勢競爭下,韓國傳統以製造業為主的產業政策,恐怕是行不通了。「我們需要尋找新的成長引擎。」姜成鎮說。

 

偏偏,多重困境下的韓國,如今又面臨政局的紛擾。

 

「對一個信用評級AA的主權國家來說,頒布(這般無預警的)戒嚴令,明顯讓人措手不及,」國際指標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P)近日評論表示,「市場情緒恐怕還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過來。」

 

不過,儘管外部挑戰重重,一位熟稔韓國的金融專家指出,好消息是,根據官方數據顯示,韓國的內需將有望受惠於央行降息和通膨緩解,在來年的第一季觸底後,逐步實現「循環性復甦」。

 

至於何時整體經濟能回到正軌?套前述標普的話,一切,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延伸閱讀
台北通、球賽門票都靠它!台灣新創挖出「電子錢包」潛力...蘋果、谷歌搶合作,未來將推虛擬健保卡
台北通、球賽門票都靠它!台灣新創挖出「電子錢包」潛力...蘋果、谷歌搶合作,未來將推虛擬健保卡

2022-12-07

外媒:福斯與鴻海洽談合作、在美國生產電動車
外媒:福斯與鴻海洽談合作、在美國生產電動車

2022-11-30

戴資穎每月光營養費就12萬!從薪資、年終到特別獎金,一文揭:當合作金庫「正職球員」福利有多優渥
戴資穎每月光營養費就12萬!從薪資、年終到特別獎金,一文揭:當合作金庫「正職球員」福利有多優渥

2021-08-19

引領「銀色金融」潮流 合作金庫走一條金融創新路
引領「銀色金融」潮流 合作金庫走一條金融創新路

2021-05-31

打造退休精彩人生 合作金庫推廣樂活安養撇步
打造退休精彩人生 合作金庫推廣樂活安養撇步

202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