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時間9月23日凌晨,美國聯準會宣布最新利率決議,再次調高聯邦基金利率(Fed Fund Rate)3碼,由7月的2.25%至2.5%,提高為3%至3.25%。這個大手筆調高利率的動作,掀起全球央行跟進,揭開新一輪升息潮的序幕。
從聯邦基金利率歷史變化(見圖一)看來,聯準會今年來的升息確有其獨特之處,值得投資人當作未來觀察利率決策的寶貴參考。首先,這是數十年來罕見的「從零利率開始升息」;前一次出現零利率是在2008年12月16日,受金融海嘯影響,聯準會將聯邦基金利率摜壓到0至0.25%,此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長達七年之久,直到2015年12月16日才展開升息。
對照當時經驗,聯準會為了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於2020年3月16日一口氣將聯邦基金利率再次降到0至0.25%區間,還先後推出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以放大其槓桿效果;然而兩年下來,資金「大放水」的負面影響逐漸浮現,美國每月公告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不但早已遠超過聯準會的目標值2%,甚至創下40年來新高。迫使聯準會的政策態度短期內大轉彎,力求將通膨控制住。今年3月22日又啟動升息,而且一連升息多次,動作之快,已經直追40年前伏克爾(Paul Volcker)壓抑通膨、將聯邦基金利率一度拉升到20%的先例。
在聯準會鷹派升息下,阿根廷披索今年對美元已重貶4成,當地物價飛漲,不少當地人選擇「以物易物」的方式對抗通膨。 圖為布宜諾斯一家超市。
匯率面:美元再次獨強 美元指數站上二十年來高點
9月底升息確立後,美元的聯邦基金利率已經正式超越前次高點,美元利率走高,每每引來世界經濟一番動盪,而受到直接影響者莫過於美元匯率;數據顯示(見圖二),由一籃子貨幣組成的美元指數9月27日報價來到113,持續處於2002年底以來的高位,意味著全球資金大舉湧向美元,令其呈現單邊強勢的高姿態。相對應的,國際主要貨幣,如歐元、日圓、英鎊、加幣、瑞典克朗、瑞士法朗等則是紛紛貶值。
包括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在內的全球主要國家,原先已經承受極高通膨衝擊,如今本國貨幣對美元均呈現貶值,無形之中民眾的物價壓力更加沈重。最顯著的例子之一是歐元區,各國失業、物價與經濟成長力道各異,導致歐洲央行無法快速對利率政策下結論,因而今年來歐元貶值不斷,甚至出現匯率還低於美元的罕見局面。直到7月間,歐洲央行才終於定調要強力回應通膨變化,近期一口氣升息3碼雖已打破紀錄,但相對於美元仍有利差,因此弱勢局面短期內恐將維持。
日圓匯率在日本央行刻意放手之下貶值,讓民眾的物價壓力更加沈重,圖為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
在地球的另一頭,日圓匯率則在日本央行寬鬆政策下持續貶值,而且今年來貶值幅度驚人,去年底1美元只能兌換115日圓,但9月27日已經來到144日圓,使得日圓成為近來美元強勢期間,全球表現最弱勢的主要貨幣。人民幣的表現也不遑多讓,去年底美元對在岸人民幣匯率收盤在6.36元人民幣,但9月27日已經貶破7元整數關卡,以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仍受到疫情封控困擾看來,人民幣匯率似乎短期內也沒有充分的底氣可以轉強。
經濟面:嚴重衝擊民生與消費意願,沒有人是贏家
本來,聯準會認定美國通膨是「暫時性」、「只會持續一小段時間」,疫情爆發初期,甚至仍維持CPI年增率目標值在2%的區間;如今,聯準會雖然打出多記升息重拳但是通膨宛如一頭已經失控的猛獸,它讓消費者買氣縮手、它也讓企業營運成本暴增,生產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深受其害。究竟升息有沒有效用?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例如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就直言,他認為美國應該已經度過這一波通膨的最高點,而美國經濟接下來可能進入一段為期約18個月的溫和衰退。9月12日華爾街日報也報導,過去兩年衝擊全美、影響民生最顯著的幾大漲價項目,包括二手車、觀光飯店、油價和機票,近來價格都在下跌,另一大項—房租的漲勢也正在緩和,可見這波40年來最嚴重的通膨之火,似乎有降溫趨勢;再搭配美國非農就業、失業率來看,美國失業率幾乎已經回到疫情發生前的3.6%水準,雖然GDP成長連兩季度為負值、意味著經濟似乎因通膨陷入衰退,但從利率決策可以看出,聯準會經濟學家們也試圖避免因升息力道太猛,反而重傷實體經濟的用意。
市場面:龍頭企業CEO紛紛示警,十年債殖利率正式破頂
發言動見觀瞻的大型企業執行長們,對於眼前的變局,也紛紛表達憂慮。馬斯克就聲稱「對未來經濟有非常糟糕的感覺」,因此準備針對非必要的生產線以外人力裁員10%;Google母公司Alphabet執行長比才(Sundar Pichai)也宣告公司將凍結人事、放慢招聘的速度;至於社群巨擘META執行長佐柏格也警告,面對眼前的嚴重經濟衰退,公司將減少新聘員工、從原訂聘用一萬人減為六、七千人,同時將設立更積極的工作目標,刺激員工達成目標。至於知名軟體服務品牌甲骨文(Oracle),則在不久前公告了撙節成本方案,預計要辭退數千名員工。各家大廠不約而同提前準備瘦身或降低開支,似乎又印證了「凜冬將至」。
美國各大廠不約而同提前準備瘦身或降低開支,似乎印證了「凜冬將至」。
上市龍頭們有所準備,資本市場也感受到這股緊張的氛圍。股市首重資金活水,當聯準會反手升息、搭配使出「縮表」政策,當流動性被大量回收,加上市場不確定性頻傳,投資人決策時自然更為小心謹慎、甚至意興闌珊。表現在最近幾個月的全球資本市場上,這樣的氛圍尤其顯著:經常被當作市場風險偏好的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見圖三),9月27日報價來到3.8%,這不僅是2010年以來的最高價位,從線形走勢看來,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也正式突破過去40年來「一頂低於一頂」的空頭排列。
投資決策面:布局全球龍頭優質平衡基金,安度每一次風浪
今年截至目前,全球各主要股市表現都比去年遜色,對照市場氛圍、總經數據表現與企業領袖觀點,不難了解眼下正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刻,因此投資人自然得更加步步為營。究竟我們在投資上應如何決定動向、又該選擇何種標的,才能安度動盪紛亂的浪潮?
市場劇烈動盪之際,透過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的「動態調整策略」,可以讓投資人的寶貴資產放心安度每一次劇震。
首先,在市場劇烈動盪之際,投資人此時如果單壓特定產業或特定國家,碰到市場回調時,受傷的機會顯然高出許多;若是布局平衡型基金,廣泛布局體質最強健、經營效益最顯著的全球性品牌及各產業龍頭,可以兼顧多種產業,以免顧此失彼。例如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這檔基金同時布局尖端科技(趨勢成長)+ 日常消費(必要需求)+ 醫療保健(抗景氣循環)等三大面向,以耐震股為核心,也納入趨勢成長股,有機會讓投資人完整獲取經濟調整期的廠商利潤。此外,投資人也不應獨沽一味股票,雖在升息期間,債券為整體資產組合平抑波動的效果仍是不可小覷,透過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的「動態調整策略」,投資人會有一部分資金配置於優質債券部位,更可以讓投資人的寶貴資產放心安度每一次劇震。
閱讀更多》【理財雙月刊10月號|美元獨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