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退休前有可能存到一千萬嗎?」如果被問起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但基金達人朱岳中用一張試算表告訴你,只要提早做準備,每個月投入不到5000元就有機會存到千萬退休金。
退休規劃一直是台灣投資人理財時的重要目標之一,談起退休準備,最重要的就是退休金估算,朱岳中分析:「在估算所需退休金時評估三大重點,包括:幾歲要退休?之後餘命有多久?想過怎樣的退休生活?」
朱岳中用主計處與內政部提供的2020年統計數據來估算,如果60歲退休、退休後每月花費3萬元、活到85歲,再加上另外準備220萬的醫療費用,一個人的退休金大約要準備一千萬元,夫妻兩人共同退休生活大約要存兩千萬。
存千萬退休金聽起來遙不可及,但在扣除勞保與勞退能提供的金額後,只要能提早做準備,還是可能用每月不到5000元的金額輕鬆達標。根據朱岳中的估算,要是能找到年化報酬率約8%的商品,從20歲開始投資,每個月只要投入不到5000元的金額就能圓夢。
但,如果35歲才啟動退休準備計畫,一樣投資年化報酬率8%的商品,每月要投入逾2萬元才能達標;若50歲才開始準備,同樣的投資報酬率,要投入的金額更是直接飆升到破11萬元。
朱岳中進一步分析:「可能有人會質疑『年化報酬率8%的商品哪有這麼好找』,但就以國內最大基金交易平台基富通來說,平台上台股基金10年年化報酬率超過8%以上的至少有100檔,若再把其它市場的基金加進來,選擇就更多了。」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同樣支持一定要提早準備、長期投資的概念,他分析:「我們的老祖宗都會告訴我們一寸光一寸金、時間就是金錢,可是我要跟各位報告,其實時間是大於金錢的,時間比金錢還要重要。」
但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數據是,若統計2000年到2020年間的數據,S&P 500年化報酬率達7.5%,但同期間投資人報酬率僅2.9%,重點就在於行為差距導致報酬大幅減少,而所謂的行為差距就是投資人就算有提早投資的健全觀念,但卻不一定抱得住資產。
周輝啟以房地產為例指出,許多投資人認為在台灣買房地產是上上之選,「買股票、買基金都會下跌,會面臨風險,做房地產最可靠,你看我30年前在哪裡、哪裡買個公寓,花300萬,現在變800萬、1000萬了,大家都認爲房地產只會往上、不會往下」。
周輝啟認為,其實投資房地產的人之所以都會賺錢,是因為他們能做到一件事,那就是「抱著房產且時間很長」,投資人會因為烏俄戰爭把股票基金賣掉,但不會把房子賣掉,「但如果我在你家的房子上做一個動態的價目表,每天更新房子的最新價值數據,也許你就會因為一些利空消息把它賣掉」。
截圖自財經M平方網站。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
事實上,從「台灣信義房價指數-全國」可以看出,近20年房地產成長2.6倍,年化報酬率有6.6%,雖然表現不俗,但與同期間台灣加權指數(含息)年化報酬率9.22%相比仍較遜色,部分基金甚至可以繳出較大盤表現更好的數據,再拉開與投資房地產報酬的差距。
也就是說,為何很少人能賺到長期趨勢向上的錢,主要還是因為追高殺低的行為,導致報酬大幅減少,因此周輝啟建議拉長投資時間,才能把波動與不確定弭平,再搭配投資紀律降低錯誤行為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