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跟一位好友聊天,也認識十餘年了,他家中是開公司的,父母在年輕時也是從南部到台北打拼,養成很勤儉的生活習慣,原本上班領薪水,後來出來創業,父親公司有做起來,母親繼續做國營事業的管理職,沒離開職場。原本除了台北市的一間4F老舊公寓外,父母喜歡假日遠離市區的塵囂,於是很早就在新北的林口買了假日宅,週六日固定跑去林口當作休憩的處所,想想也是30年前的事了。
好友常說:「當時荒煙蔓草,誰知道現在的林口會改變這麼多。」
我問他一個問題:「我認識不少家中環境跟你一樣不錯的台北家庭,通常孩子都很難像你這樣儉約,說白了,我是因為外地來台北,以前家裡環境也不好,養成這樣的習慣是從小到大習慣了,但你沒有啊,怎麼不會想說敦促你爸媽多花一點,要不然難道以後都留給你跟你弟呀?或者自己跟老婆多享受一點也好。」
我又舉了好友也認識的另外兩位朋友,他們則是屬於「賺錢就要好好提升生活品質」的那派,其實也沒錯,要不然賺錢要做什麼?
當然這個前提下,都是因為他們上一代跟本身都有實力,財務狀況不會匱乏,已經脫離了中產階級很遠,因此才能如此消費,倒不是說光靠上一代,或者是光有自己這一代,所以就很敢花,不是這樣的,主動+被動收入要達到一個程度,才能有這樣的底氣,去做任何值得並且想做的事。
這位好友說:「問題就是我爸媽的享樂方式就不是花錢,那我叫他們花錢有用嗎?能買到快樂嗎?就像老畢你就懶得開車,但很多男人確實都蠻愛車的,等你兒子長大後跟你說應該要好好享受人生,怎麼不去買台進口好車來開?你應該也會覺得有點煩吧!」
我接著說:「這倒是蠻好的比喻,我兒子如果一直這樣說,應該是不瞭解爸爸,畢竟我興趣不在那,這只是造成我困擾,哈。我比較喜歡別的事情,等兩個孩子再大一些,我打算全台到處走,跟幾個比較熟的讀者朋友吃飯聊天,好多朋友都叫我去他們那走走,南投、高雄、台中、台南...等等,很多讀者的人生其實也蠻有趣的,說不定老了可以再寫一本書,例如:我與30個醫師讀者的對話,或者50個網路讀者與我現實生活的相處故事等,覺得這種感覺很不賴。」
好友繼續說著:「所以我覺得坊間有很多鼓吹40幾歲或50歲退休的資訊,其實很不切實際,因為普通家庭如果不是創業的人,要50歲退休真的是太困難了(而且要創業成功),應該從生活中找尋樂趣,發掘自己的嗜好,即便在職場的這30、40年內,也可以同時做很多其他令自己開心的事,快樂不等於一定要花大錢的,這觀念不通,那一定遺憾終生。」
「還是有50歲退休的,不是靠創業的,像是早期軍公教,可以領終生俸的,那應該還過得不錯,不是嗎?」我試著提出不同的意見。
「對,老畢你都說了是以前的軍公教,假如這個年代,50幾歲就退休,終生俸每月可以領5萬好了,你覺得再過30年,每月5萬是個很大的數字嗎?通膨的影響如此巨大,他們應該會很不安。」好友這麼說也是有一番道理。
「沒生小孩的比較有可能,如果有生小孩更不可能了。哈哈」好友補上最後這一番話,我們也掛電話了,隔天大家都還要做事,看了牆上時鐘也三點了。
其實這也是過去專欄常提醒讀者的,不要過於羨慕網路上很多看似自由自在的人,覺得為什麼自己工作這麼久卻不能這樣那樣,就只是選的路不同而已,好好珍惜自己的人生,把每個月都當作最後一個月來過,網路上很多光鮮亮麗不是真的,有些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我們能去比照辦理的。
再過十幾年後要接公司大位的好友,我知道其實他一直沒很想接公司,假日他依舊穿著學生時代的運動服,短褲、球鞋,當了爸還是喜歡打著籃球,在籃球場上流著汗,鬥牛三打三。
他看著我從無到有,他覺得我比他富有。他要超過父親的成就,不太可能也不想這麼做。實際上的財富他們家遠大過我太多,但心理的富足感,我卻滿滿的多過於他。
#別人過的生活不見得比自己好
#要有自覺才能得到快樂而非光靠金錢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為居家宅爸,專職投資人。交易員、曾任美股交易室經理(Floor Manager),交易經驗17年,交易總筆數達百萬筆。每月發表在網路上文字產出達10萬字。先從台股起家,曾交易海內外期權達4萬口。操作商品:黃豆、玉米、小麥、原油、指數期貨、歐元、日圓,主力為美股市場。著作:《最美好、也最殘酷的翻身時代:畢德歐夫帶你掌握理財5大關鍵》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