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慾望、方法都是日積月累,耳濡目染來的,教育學者說:「3歲看性格」、「10歲看一生」。同樣的,在家庭財務管理,「25歲可看一生的財富」,由表可見,財務自由人士跟財務困難人士一生各年齡階段消費、投資的差別。
一、薪水差距不大,但怎麼理財卻天壤之別
假設上班族的薪水差距不大,會造成財產天壤之別的主因在於財務自由人士「先苦後甘」,而且每月定期定額股票型基金投資;財務困難人士「先甘後苦」,並且把每月結餘資金存銀行定存或買保障收益率的壽險保單,年報酬率2%以下。
二、財務自由人士:55歲成為人生勝利組
看人成功好似「一夕成名」,大部分影歌星都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同樣的,由下圖可見財務自由人士到55歲已成為人生勝利組,但這一切來自於23歲開始上班時,便訂下理財目標,而且嚴格執行。再加上「work smarter, not harder」,也就是「以錢滾錢」,花一些時間挑出長期平均報酬率10%臺股股票型基金;到了40歲甚至把投資能力升級到股票投資,去賺更高報酬率。
三、財務困難人士:拖老命工作
至於財務困難人士大都是「先享受後犧牲」,其結局是被生活拖著走,被銀行追著跑(每月沒定期還卡債或房貸),心中想60歲就「不想工作」了,但是為了子女學費、房貸,還是勉強做,如果健康不佳,則可說是「拖著老命做」。
人無橫財不富:過「像樣」生活的兩種方式之舉例
(圖片來源: 《圖解個人與家庭理財(3版)》)
財務自由與財務困難人士投資與生活差別
(圖片來源: 《圖解個人與家庭理財(3版)》)
作者簡介
伍忠賢
現職:企管經濟作家/顧問/演講者、夢想銀號科技公司首席顧問
經歷:真理大學理財與稅務規劃系助理教授、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立萬利創新公司(3054)獨立董事三任、聯華食品公司(1231)財務經理、泰山企業(1218)董事長特別助理、媽媽塔食品公司總經理
鄭義為
現職:美國阿拉巴馬州Troy大學商學院副教授
經歷:美國、越南、馬來西亞等特約教授
本文摘自五南出版 《圖解個人與家庭理財(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