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從目前往後看五年或十年,進入一個很難更好的環境,在這個時點進場,可期待的長期投報率肯定非常低。
華爾街有一句名言:股價分析是科學的,也是藝術的。個人認為,在某些結構性的條件產生大變化的節點,哲學思維更有啟發性意義。《易經》的「亢龍有悔」,與《道德經》的「反者道之動」,可能是最需要關注的觀點。
台灣整個經濟大環境,過去二年表現非常好,但是,是不是好到所有的有利因素都已經同時出現,而且反映在股票上?是現階段進場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以此,就必須提到幾個觀念,一是從股票投資的長期平均合理複合報酬率來看,這容我後面提出一些數據來說明;另外則是要從比較長期循環的概念,這就涉及進、出市場的時點,如果是不會再好,也就是說你該退出了,如果是不會再壞,也就是進場的好時機。
過去二年經濟環境好的因素包括,一是中美競爭讓台灣因此受益,第二個是台商資金回流,第三個是全球大環境資金氾濫低利率;所以在所有的最好條件都在此時湧現,很難再冀望更好的情境出現的狀況下,不會再好的時候基本上就是要保守。
這裡並不是說台股會崩盤,台灣目前價格還沒有到泡沫的階段,基本的本益比雖然偏高一些,估值也不便宜,但基本上是沒有泡沫,所以我並不認為現在會崩盤。
而是在這個時間點,未來大環境是很難更好的時點,此刻進場,預期的長期報酬不會太好。
未來五到十年報酬不會太好
講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在二○○○年左右時,有一次我去參觀台灣某家上市公司在中國的工廠,因為該公司在當地賺的錢都有回饋,當地的黨部為了表達感謝,送了一個匾額,上面寫著:日正中天;我當場就跟他說,這匾額這樣寫不好,請他回去重寫,為什麼?因為日正中天接下來就是要下山了嘛,最好的時候就是現在,不會更好,所以這匾額送給一家企業是不適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