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動盪的二〇二一年,明年,全球經濟將怎麼走?國泰世華全球投資趨勢論壇12月8日登場,與會的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及國泰人壽資深副總經理王怡聰,針對三大議題提出展望。
解讀疫後全球經濟新局
陶冬、國泰世華林啟超 跨海關鍵對話
林啟超首先定調,二〇二二年會是個充滿各種矛盾跟兩難的一年。為什麼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確定性變大了。
過去兩年,全世界有太多因為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雖然造成了低成長率、低通膨,但各國也因此釋出史上前所未有的貨幣流動性,支持了經濟。因此,這些不確定性其實也沒有這麼「不確定」─最壞的情況大概就是這樣,不會更壞了。
但過去半年開始我們卻逐漸可以感受到,風向變了。經濟持續轉強帶動需求增加,又同時遭逢供應鏈斷鏈,這個供不應求的狀態刺激了通膨上升,經濟環境便從再通膨(Reflation)走向高通膨(Metaflation)。
陶冬明確指出二〇二二年的不確定性,都會緊扣著通膨;王怡聰更進一步表示,「高物價、低成長」預計是明年整體經濟的主要基調,這將讓投資操作難度變高。
二〇二二最大議題:
通膨、通膨、還是通膨
林啟超預估,在疫情反覆的情況下,明年上半年的通膨水位都將偏高,下半年可能才有機會回降。
從供給端看來,雖然塞港可能在明年第一季春暖花開之後得到緩解,但企業增產沒這麼快,蓋廠、設置產線、招募人力、訓練技能、提高良率,都需要花時間。需求端則相對樂觀,二〇二一年第四季已經可以觀察到,需求端的增速正在放緩。因此,供需缺口雖然還是存在,但缺口會持續縮小。
林啟超分析,在這裡就隱含著一個矛盾。長期看來,供需問題必然有解,但高通膨持續時間越長,某些短期現象就越可能變成長期事實,例如房地產價格上升將推動房租上漲、缺工時間拉長將推動工資上揚。王怡聰補充,中高齡勞工經疫情衝擊後可能選擇提前退休、不再回歸職場,因此企業招募難度勢必提升。
通膨滾動通膨,可能使高通膨成為常態。林啟超表示,Fed最近取消通膨「暫時性」字眼,也呼應了這個情況。
貨幣政策牽動經濟格局
這個矛盾的現象,將迫使以美國為主的各國央行,持續處在進退兩難的情況。林啟超認為明年上半年Fed如果提前縮減量化寬鬆(taper),市場會預期可能採取更鷹派的作法,因此在Fed實際升息前,市場就會先有一波動盪。至於新臺幣匯率是否回落,受巨額貿易順差,及匯率報告牽制,短期仍偏強勢,但隨明年美臺利差可能調整,且若解封規模擴大,換匯需求將增,而臺灣央行朝緊縮方向走,不排除有升息空間。
陶冬預言,Fed主席鮑威爾可能「先鴿後鷹」,明年下半年至少升息一次,在二〇二三年可能升息四次。在強勢美元的驅動下,美股實際震盪可能不會這麼高,反而是新興市場會受到波及。陶冬特別提醒,二〇二二年全球將有「經濟週期錯位」的現象,也就是美國開始收緊、中國重啟寬鬆、歐日等國仍不明確,這會讓資金流向變得更複雜。
科技股、成長股題材
關鍵在「轉型 」
王怡聰認為,二〇二二年經濟面對相當大的不確定性、投資難度也將較前兩年高。從評價面看來,目前本益比(PER)已經偏高,因此基本面的成長性就是決定股市走勢的主要動能。然在經濟從解封熱潮回歸較正常的成長速度下,企業獲利成長恐不易重演今年盛況。大盤抬升空間相對有限下,機會將存在於個別產業與標的之上。
林啟超認為「轉型」將是明年企業成長的關鍵。第一種轉型是「數位轉型」。半導體是兵家必爭之地,各國積極擴產的趨勢不變。市場雖然認為二〇二三年或者二〇二四年產能大量開出之後,可能會有產能過剩問題,但事實上,先進製程不易提升良率,因此不必過度擔憂。
第二種則是「能源轉型」的重要性。以綠能為首的新能源將持續受到需求增加的帶動,供給端將持續增加資本支出。以石油、天然氣為首的傳統能源未來一段時間內仍會是主要供應來源,但隨能源轉型趨勢日益成熟,整體資本支出則會逐漸縮減。王怡聰補充,銅跟鋁是綠能產業不可或缺的原物料,明年預計將受惠於基建需求、維持高檔水位。
林啟超認為,在通膨帶動的不確定性大、市場流動性又將逐漸降低的情況下,二〇二二年將是資金呈現快輪動(Metarotation)的一年。因此,林啟超也建議投資人,具有成長題材的個股自然是優質選擇,但千萬一定要注意適當分散布局,才不會遭資金快輪動侵蝕了投資表現。
陶冬則表示,美國近十年來股市如果扣掉科技龍頭,就會發現指數並非一路直上,而是帶有明顯的週期性特徵。因此,除了必須抓對產業輪動的節奏,同時更要跟著科技趨勢走。
總結這場備受矚目、僅開放受邀貴賓至現場參與的論壇,林啟超再次強調,二〇二一年從年頭漲到年尾的榮景,其實才是特例;二〇二二年或有震盪、或有波折,或許無法扶搖直上,但投資人仍應保持樂觀正面的角度觀之。
畢竟,市場波動總是常態,但透過大師的眼睛看見趨勢,卻永遠能協助我們在順著浪而上、逆著風而飛。
《2022國泰世華全球投資趨勢論壇》線上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