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期望台北跌回一坪20萬,像希望台積電跌到50元一樣沒意義...過來人4字道出:市場的根本解方

期望台北跌回一坪20萬,像希望台積電跌到50元一樣沒意義...過來人4字道出:市場的根本解方

畢德歐夫

理財

shutterstock

2021-10-14 14:23

股市最近相對是冷清了,之前台股一天成交量6、7千億新台幣,現在一天大約2800億上下,爆大量的時候不一定就代表未來會漲還是跌,但一定是最多人爭先恐後進場的表徵,用一句話形容就是「熱鬧滾滾」。

 

最近台灣的房市則是接棒股市的熱度,疫情期間壓抑下來的量能,在疫情後整個大增,相當驚人,從讀者的發問也能知道現在什麼最流行,這大概是身為專欄作家最大的好處。

 

昨天一位老家的好友,傳訊說:「終於買到了。」之前好友一家人租屋已久,好幾次都被房東趕來趕去,這次房東其實人很好,說要賣屋,但是有讓他們緩衝幾個月,不過平常上班累得半死,能拖就拖這是人性,哪知道房東也真的日久不耐,下了最後通牒,畢竟都給了超過9個月的時間,於是好友他們一家人,連忙東看西看,不到兩週就決定了。

 

對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股票專家,也不是房產達人,房子就是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家中有長輩,也不忍看著他們2年或3年就搬家一次,很多網路文章理論歸理論,實務上沒有真的處理過各種麻煩事。

 

都會區的房子永遠都是賣方市場,因為供給真的有限,賣方可以因為一個社區有人創新高價,於是其餘鄰居會通通認定自家也是這個新高價,而一個社區如果有一戶難得賣到較低的價格,也許是因為缺錢,也可能是資訊不對稱,先不管這麼多,總之,他賣便宜了一點點。

 

整個社區的其他鄰居卻不會因此說「我家也跌價了」,而是會說「我家不一樣」,或者認為「那肯定是那戶屋況有問題」!這就是房產市場跟股票市場極大的差異之一。

 

股票市場有個公板,也就是你人在台北或高雄還是台中,你買或看台積電的股價,多少就是多少,這一分一秒你看到的報價,就是這個報價,哪怕你是元大證券還是富邦、凱基、群益等介面,那都是一樣,只是各家手續費略有小小不同。(其實現在網路下單也大同小異了)

 

房產市場多年來吵來吵去,其實幾乎沒什麼變,幾乎就是你把5年前或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新聞,日期塗改為今天(2021/10/13),也幾乎通用。有人認為是低利的關係導致高房價;有人認為是炒作的關係導致高房價;有人認為是政府不力導致高房價;有人認為是財團人謀不贓才會高房價。新聞標題永遠是說「不吃不喝多少年」,其實大家哪可能真的不吃不喝,越是聳動的標題,才越多人點擊,其實真的冷飯熱炒。

 

不管怎說,自己是否能拿出比別人更多的財力,這才是根本的解方,因為「價高者得」這句話永遠都不會改變,放在股市、房市都一樣,期盼著台積電跌到50元或者冀望台北跌回一坪20萬,甚至蚵仔麵線一碗20元,這都是沒意義的事情,市場不會因為我們「期盼」怎麼樣,就真的怎麼樣。掌握我們能掌握的,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天。

 

沒有這麼多早知道,只能順勢而為。祝你們都有美好的一天,順心順利。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為居家宅爸,專職投資人。

交易員、曾任美股交易室經理(Floor Manager),交易經驗17年,交易總筆數達百萬筆。每月發表在網路上文字產出達10萬字。先從台股起家,曾交易海內外期權達4萬口。操作商品:黃豆、玉米、小麥、原油、指數期貨、歐元、日圓,主力為美股市場。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401(k)是名符其實由企業自辦的「勞退自選」計畫,雇主要自行尋找合作的帳戶管理人建立平台,提供帳務紀錄、投資商品選項、理財諮詢、結算等服務;勞工可以在不同風險的投資計畫標的中自行選擇、轉換,但也得自負盈虧風險,因此雇主通常會提供基礎的理財教育。

 

例如全美最大雇主沃爾瑪(Walmart)的401(k)計畫,同時提供風險較低的「貨幣市場信託基金」、「債券信託基金」,以及風險較高的「指數型股票基金」和「國際股票基金」等商品。但在介紹網頁上,先用顯眼的粗黑字體提醒未必擁有財經專業的賣場勞工,投資商品「不受存款保險保障」、「可能發生損失」,接著才介紹免稅、公司相對提撥等優惠。

 

引導勞工參與  「不反對即同意」

美國《養老金保護法》助長提撥率

 

四十年來,401(k)計畫已經是美國勞工退休生活的最重要依靠,因此資產規模持續快速擴張。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發表的報告,二○一一年,所有401(k)計畫持有的總資產為三.一兆美元;二○二一年九月,規模已達七.三兆美元,占全美所有個人退休帳戶資產的半數以上。目前有約六千萬名勞工正定期撥款,另有數以百萬計的退休人士或離職勞工擁有帳戶。

 

其實,401(k)計畫的前二十多年,覆蓋率並不理想,二○○五年的資產總值僅二.三兆美元,但二○○六年聯邦政府通過了《養老金保護法》(The Pension Protection Act),授權雇主「自動」將員工加入計畫定期撥款;勞工也可加入自動增額計畫,逐步拉高提撥率。兩項制度實施後,二○一七年資產總值達到五.四兆美元,成長超過一倍。

 

《養老保護金法》也授權雇主將未選擇投資商品的勞工退休金,放進預設的「目標週期基金」。由於這種商品是依年齡或退休年分設計資產配置,一般邏輯是讓風險耐受度高的青年持有較多股票商品追求收益,待退者則以債券或貨幣等低風險資產為主。由於目標週期基金的投資年限較長,即使「老闆幫我選」的商品短期出現虧損,雇主與信託業者也不須負責。

 

讓勞工獲得基礎理財概念,是401(k)在確保老年經濟安全外的另一項效益。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調查,二十一到二十九歲的計畫參與者,有四分之三將超過八○%的401(k)資產投入股票商品;六十到六十九歲的勞工,只有二九%的人持有股票部位超過六成,大致符合人生週期階段的合理投資原則。

 

而在二○二一年美國股市屢創新高的吸引力下,美國投資公司協會調查超過三千萬個401(k)專戶,僅一.一%停止撥款、七.三%更動帳戶餘額(向帳戶貸款)、四.五%改變資產配置,由此可以推論多數美國勞工不會將定期提撥的退休金挪作短線投資。

 

智利經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創智利經濟,失業率居高不下,國會因此三度允許勞工提領養老基金專戶中的資產應急。(圖/Getty)

 

智利養老基金排除雇主責任

所得替代率不到40%  勞工規避提撥

 

然而,不是每個採確定提撥,並開放參與者自選投資方案的退休金制度,都能發揮預期效益,與美國401(k)幾乎同時設立的智利養老金制度,就是個不成功案例。

 

一九八一年,信仰市場經濟的智利獨裁總統皮諾契特,發起退休金制度改革,強制勞工每月將薪資的一○%轉移至個人名下、但由養老基金管理人投資操作的帳戶。勞工要先物色基金管理人,再從管理人提供、風險不同的五種投資方案中做出選擇。

 

這項讓勞工自己為老年負責的制度,讓智利政府擺脫了龐大退休金支出造成的赤字;而將退休金交付專業人士投資,也獲得預期的穩健績效,四十年來的年化收益率達到七.六%,但是,這項拉丁美洲版的「勞退自選」制度,從未真正確保勞工老年經濟安全,二○二一年有超過三分之一領取養老金的智利人生活在貧窮線下。

 

智利養老金制度失敗的首要原因在於整體提撥率過低。當年的皮諾契特政府急於「甩鍋」退休責任,卻未提供基本年金保障,更讓雇主不必負擔勞工退休金責任,光憑勞工自己提撥的一○%薪資,就算投資績效再好,也不足以支應老後生活。

 

鑑於退休金所得替代率過低,二○○八年智利政府開始以公務預算,對六十五歲以上、財力屬於後六○%的老人,發放每月約一七○美元的保證年金,但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調查,智利勞工退休所得替代率一直低於四○%,一九年十月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發生大規模示威行動,退休制度改革就是主要訴求之一。

 

疫情下開放提領養老帳戶應急

惡性循環致退休制度幾近崩潰

 

由於所得替代率過低,讓智利勞工對按月撥款興趣缺缺,往往以高薪低報、地下經濟等方式,規避強制儲蓄,造成惡性循環。而二○二○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智利經濟,國會更三度通過修法,開放勞工提領養老基金帳戶中的積蓄應急。根據智利官方資料,九五%養老基金帳戶內有餘額的勞工,至少進行過一次提領,甚至有三○%勞工清空帳戶。進一步掏空本已所剩不多的未來。

 

眼見退休制度近乎崩潰,有左翼政治人物提議,將總值約兩千億美元的勞工養老金資產全數收歸國有,再重新設計一套由政府負責的制度;OECD則認為,應藉由拉高提撥薪資比率、延後退休年齡、增加雇主與政府提撥責任等方式多管齊下,修正養老金體系,搶救退休危機。

 

精神同為「確定提撥、自選投資標的」,美國與智利的退休制度運行四十年後的現狀卻有天壤之別,可見除了賦予勞工自主投資權利以外,透過制度設計讓政府與企業合理分攤責任、有效監管商品業者,並持續灌輸勞工正確知識,才能極大化勞退自選的正面效益。

 

香港

延伸閱讀
準備800萬年賺6%就能退休,每月爽花4萬?專家嘆:多的是65歲還在拚,能50幾歲退休通常是這些人
準備800萬年賺6%就能退休,每月爽花4萬?專家嘆:多的是65歲還在拚,能50幾歲退休通常是這些人

2022-10-10

客戶20多歲就開跑車看3千萬房,31歲小房仲哀怨:不覺得很不公平嗎?其實你不一定輸人,只是比錯了量級
客戶20多歲就開跑車看3千萬房,31歲小房仲哀怨:不覺得很不公平嗎?其實你不一定輸人,只是比錯了量級

2021-09-03

孩子結婚要幫、買房要幫,連月子中心也要幫...70歲Uber司機的啟示:牽掛太多了,退休生活不會好
孩子結婚要幫、買房要幫,連月子中心也要幫...70歲Uber司機的啟示:牽掛太多了,退休生活不會好

2021-08-14

房貸還了5年還剩600萬,爸媽拿200萬想減輕我們的壓力,丈夫卻說這錢做股票還更快...我該怎麼辦?
房貸還了5年還剩600萬,爸媽拿200萬想減輕我們的壓力,丈夫卻說這錢做股票還更快...我該怎麼辦?

2021-08-05

台北新婚小夫妻試算未來家庭開銷「一個月要花9萬多」:我真的很納悶大家如何不靠爸媽過日子?
台北新婚小夫妻試算未來家庭開銷「一個月要花9萬多」:我真的很納悶大家如何不靠爸媽過日子?

202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