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財富自由,它的3原則:賺多、花少、理財 ── 我認為這裡面其實有個陷阱,就是三者不是同等重要。我的分配會是80:10:10,「學習賺錢」是八成重要!當你很會賺錢,再怎麼花錢也不會變少,因為你賺錢的速度夠快,快到可以cover一切消費。所以我會把八成的時間、精力、腦力全部投入「賺錢」,而不是花在省錢上。理財固然很重要,但你再會理財,沒財可理也是白搭。「生財能力」才是全面性的、最基本的,投資理財只是其中的一環,你付費請專家來幫忙都無妨,這樣你再怎麼笨還是可以理財。
賺錢無疑是一種技能,沒有人天生就會賺錢,跟學習任何技能一樣,我們藉由觀察、學習、練習、試錯,最後變得上手,再融入呼吸中,培養出商業頭腦和手腕。假設你要學鋼琴,必須把手指放在琴鍵上,常常去接觸鋼琴;如果你學攝影,要常常拿起相機,常常按下快門。當你彈錯了,照歪了,別人可能會笑你,但你知道自己才剛學,沒關係,我就爛,你無視這些意見,繼續彈、繼續拍。若把場景換成賺錢呢?你會如此豁達,不在意別人的閒言閒語嗎?希望你可以。
我在國外念高中時就喜歡收集球員卡,一開始我會跟同學換卡,還記得我都可以越換越好,憑的是我會把某個球員講得多厲害,未來多有發展性(卡片才會升值)。同學的好卡都被我換來後,我和我哥去實體卡秀,租了一個攤位賣卡,當有客人上門,我就用同一套說法去形容某球員多有潛力,現在入手他的新人卡一定會賺⋯⋯後來,我又和同學一起擺攤好幾次,練習實體銷售,當年雖然我才16歲,英文都還不是講得很好,就直接提槍上陣,跟那些資深的中年人一起競爭。我忘了賺多少錢,反正那不是重點 ── 重點是培養勇氣,練習交涉,用自己的雙手和話術賺錢。
另一個生財的重點是,不僅賣現在,更要賣「未來」。這裡的「未來」有兩個觀念,一個是你賣的商品很有未來性,所以讓消費者買到賺到,你可以幫他們「生財」(而你當下生財)。另一個是,你自己的未來很有發展性,想像自己一定會越來越棒,跟你沾到邊的人都會越來越好,所以他們跟你買東西,就像是跟未來的賈伯斯買一段關係。相反的,對自己未來沒信心的人,賺錢就會很困難。
回台就讀政大碩士後,某一晚我付一個朋友500 元去饒河街夜市擺攤,販賣一盒1,000 元的健康酵素。我想,只要賣出1盒就回本,2盒就賺錢,而且我想體驗一下夜市擺攤的感覺(我興趣多元)。結果站了一個晚上,一盒也沒賣出去。我雖然有點小失望,賠了500 元和5小時,但我確定了2件事:一是別人看不出你是碩士生,除非自己講出來;這表示不管你肚子裡多有料,若想賣東西,必須讓路人也知道你有料。第二,在夜市要成功銷售,必須放下身段的大聲吆喝,不然沒有人會理你,大家只是路過,用眼睛瞄一眼;如果你要贏得別人的注意力,讓別人停在你的攤位上,就必須比別人更大聲,用語更刺激,內容更勁爆。像極了FB。
很多人聽到這段故事都笑我,說我好好的一個碩士跑去學人家擺什麼地攤,而且逛夜市的人身上都只帶幾百塊,怎麼會花1,000 元以上買一盒酵素。只有一個朋友聽我去夜市擺攤,他不停的稱讚我,說我有「強韌心態」(tough mindset),從商一定會成功。我是否成功先不說,後來這位朋友自己超級成功,比我賺更多錢,表示「有眼光」「看到事情的背後」也是一個重要的賺錢能力。強韌心態是我的刻意練習,當天晚上那些逛夜市的人,朝我投射過來每一雙鄙視的眼神,我都不會忘記。如果我的心態強韌到足以吸收那些,爾後所有網路上的酸言酸語都只是小菜一碟。你若像我一樣賺錢有如此決心,堅毅不拔,遲早會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