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顧慮形象、扮演好人...越來越害怕在人前做自己?心理諮商師:不是你夠優秀,就能被別人喜歡

顧慮形象、扮演好人...越來越害怕在人前做自己?心理諮商師:不是你夠優秀,就能被別人喜歡
圖片僅示意

叢非從

情感關係

shutterstock

2021-09-02 15:09

一個優秀的人,能建立很多關係。
但卻無法與他人建立長久而和諧的關係。

 

「你只有優秀了,別人才會喜歡你啊。」「你只有做好了,別人才會接納你啊。」在我們的成長課上,經常有學員出現這樣的邏輯。然後,他們就會在生活中有這樣的表現:

 

.努力追求優秀

雖然追求優秀的人不一定都是為了讓別人喜歡,但還是有很多人是因為認定「只有優秀了,才會被別人喜歡」而努力想變優秀的。他們有個基本價值觀就是:我做事情就要做好,甚至要做到最好。他們不能接納自己做得不好,不能接納自己表現不好,所以就會各種累、倦怠、無助、自我否定、孤獨,甚至迷茫。沒有人支持,沒有人理解。他們所在乎的是,他人眼中的自己是否優秀。

 

.在乎自己的形象

他們在社交中,會在意自己穿著是否得體,言語是否大方。然後他們會有著很多的心理活動:我這樣對不對?合不合適?恰不恰當?會不會被嫌棄、被嘲笑……繼而為社交焦慮。他們所在乎的,是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是否是好的。

 

.看起來很關心別人

我這麼說這麼做好不好啊、合不合適啊、會不會給別人添麻煩啊、會不會影響到別人啊、他會怎麼看我啊……繼而出現社交緊張。他們所在乎的,是自己是否是個好人。

 

.很能裝

我們知道一個人注定不能完美無缺,當一個人在社交中總是想表現得好,就會有意無意彰顯自己好的部分,掩蓋自己不好的部分。他們很在乎自己做得好不好。

 

.迴避社交

當一個人社交時,要努力做些自己不想做的事,一點都不放鬆,自然就愈來愈迴避了。即使意識上知道,這是一件「應該做」的事。世界上需要見的人,大致也只有這兩種:不洗頭可以見的,洗了頭才能見的。當前者數量幾乎為零,後者數量非常龐大的時候,人就會愈來愈趨於迴避社交了。

 

很累,很難受。

 

建立關係的動力與阻力

 

我很難跟前面所說的這類人建立深入的關係,因為他們眼裡只有自己。或者更準確地說:他們在乎自己的形象,超過了在乎對方。

 

我們願意跟一個人建立關係,願意喜歡他,基本上有兩種情況:一,他很優秀;我想靠近他,因為他的優秀能給我帶來直接或者間接的好處。二,他讓我舒服;跟他在一起的時候,他的某些特質讓我感覺到我很放鬆、很滿足、很開心。換種表達方式,就是:「你對我是否有用」,我喜歡的是你擁有的;「你對我是否有感情」,我喜歡的是你這個人。

 

所以,我從來不反對人為了得到他人的喜歡而變得優秀。工作兢兢業業,賺很多很多錢,變得很漂亮、很好看,掌握很多很多知識,博學多才、博聞多智、博財多金──因為他們真的能得到他們想要的喜歡,至少看起來是這樣的。然而,他們卻很難有一段持久的、和諧的親密關係,甚至不能有些好兄弟、好閨密,不能有那種無話不談的人。因為他們要時刻在意自己好不好啊,哪有精力看到別人?

 

透過優秀去建立關係,可以建立很多關係。你可以成為公眾人物,或者公司的大小上司,因為你的確可以讓很多人都願意靠近你。但是你卻不能建立深入、親密、高品質的情感關係。高品質關係並非源於你優秀與否,而是取決於跟你在一起時,對方是否舒服。

 

那麼,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你做什麼我才會舒服呢?不是你多厲害,而是你是否願意看見──

 

  • 當你跟我在一起,你是否願意關注我、認可我、接納我、理解我、看到我?
  • 當我否定自己,你是否能支持我?
  • 當我感到悲哀,你是否能陪伴我?
  • 當我勞累,你是否能幫助我?
  • 當我需要你,你是否能出現在我的面前?

 

 

看見別人,比變得優秀更重要

 

曾經,有隻小豬掉到坑裡了,爬不上來。

 

坑上面,有隻小鹿。小鹿望了望小豬,說:「我美不美?帥不帥?厲害不厲害?優秀不優秀?智商高不高?」其實,小鹿是多麼想跟小豬建立關係啊。

 

還有隻小兔,牠看著小豬說:「小豬小豬,我怎麼樣才可以幫你?」

小豬說:「你去找條繩子。」

小兔找來了。

 

小豬說:「把繩子扔下來。」

小兔扔下來了。

 

小豬說:「你傻啊,你要握住繩子的一頭啊。」

小兔跳到了坑裡,握住了繩子的一頭,說:「現在我握住了,然後呢?」

 

也許小鹿和小兔對小豬來說,結果都是一樣的,沒人能幫得了牠。但是小豬會喜歡誰,願意跟誰建立情感上的連結呢?至少在心理上,小兔看見了小豬,讓牠體驗到了部分滿足。

 

所以,我們願意喜歡一個人,願意靠近一個人,跟他建立深入的關係,有很大的動力是來自於:你眼裡是否看得見我,是否懂得我的需要,即使你很矬、很笨。

 

●●●

 

有的女孩嫁給了優秀的、開BMW的人,卻獨守空宅;有的女孩嫁給了會哄她的、擺地攤的人,但其樂融融。

 

當然我們不需要對立。開BMW和會哄女孩,可以同時兼得;優秀和看見別人,也可以同時兼得。只是我想說的是:你的目標如果是跟他人建立關係,讓身邊的人喜歡你、接納你,那麼,看見別人比變得優秀更重要。盲目地追求優秀、高大的形象,會占據你大量的時間和心思,讓你的精力總在關注自己好不好,而不會有太多的精力關注別人。

 

他人確實會被你吸引,嘗試靠近你,但終究又會被你的自戀和自私推開,無法跟你建立深入關係。反之,當你學會了跟別人建立關係,看到別人的需求,那麼你就擁有了很多很多資源,反而更容易變得優秀起來。

 

 

馬雲在創業時說過:「阿里巴巴的任務,並不是要做成功,而是要幫助每個做生意的人成功。」你幫他們賺到100塊錢,他們自然願意給你5塊錢。結果就是阿里巴巴比每個做生意的都有錢。

 

關注自己和關注別人,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接著我們討論一下,為什麼會形成「優秀了,別人才會喜歡你」這種奇怪的價值觀。

 

因為早年爸爸媽媽就是這麼對待你的。雖然他們可能沒有義正詞嚴地說過,但是話裡話外都會透露著些許:你要優秀啊,你優秀了我才愛你啊。長大後,你就會帶著這種感覺看待別人:「我表現完畢,請檢閱。」

 

優秀準備完畢,請指示,你是否喜歡我?在小孩眼裡,爸爸媽媽是完美的,他們掌握了無限的權力和資源,他們對我們很重要。長大後,我們眼裡的他人也是如此,我們把他人理想化,認為他們也掌握了喜不喜歡我的權力,而完全看不見真實的他們。真實的他人就是:他們有脆弱,有哀傷。也害怕不被喜歡,害怕會做錯事。他們也需要被我們赦免,需要我們主動,想聽我們說「沒關係」和「你真棒」。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成長的原因:為了能和他人建立穩定的、持久的、親密的、深入的情感關係。

 

作者簡介_叢非從

薩提爾模式心理師,應用心理學碩士、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同台灣諮商心理師)。主要接受薩提爾模式、精神分析、認知行為培訓。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出版《我想愛你所不能愛的自己

延伸閱讀
嫁出去的姐姐不但全家住娘家,還要媽媽煮三餐給他們吃...為什麼父母老是疼愛「無能」的孩子?
嫁出去的姐姐不但全家住娘家,還要媽媽煮三餐給他們吃...為什麼父母老是疼愛「無能」的孩子?

2021-06-23

除了「節哀、保重」,我好像什麼話也說不出來...諮商心理師教你:如何安慰喪親的朋友
除了「節哀、保重」,我好像什麼話也說不出來...諮商心理師教你:如何安慰喪親的朋友

2021-04-01

正宮是貌美女星,老公卻外遇平凡小三...臨床心理師解析:為什麼另一半會愛上條件遠不及你的人?
正宮是貌美女星,老公卻外遇平凡小三...臨床心理師解析:為什麼另一半會愛上條件遠不及你的人?

2020-11-05

同住一個屋簷下,卻比陌生人更生疏...心理師觀察40歲夫妻:以為結婚就能維持關係
同住一個屋簷下,卻比陌生人更生疏...心理師觀察40歲夫妻:以為結婚就能維持關係

2020-03-13

「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要再見!」跳樓孩子的一封遺書,是完美主義父母永遠的痛
「今生不再相欠,來生不要再見!」跳樓孩子的一封遺書,是完美主義父母永遠的痛

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