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創造出新的商品或市場,讓所有人都獲利,這才是投資的本質。
各位有存錢習慣嗎?
金錢話題通常是日常生活中的禁忌,只有存錢和省錢幾乎不在此限。
省錢小撇步始終是電視節目中最受歡迎的企畫內容,而我們不也都在父母與師長的諄諄教誨—「要把錢存起來」之中長大嗎?
此外,多數日本人甚至刻意對投資與金融保持「無知」的心態。
日本金融廳發表的《金融報告》中,曾提出這樣的問卷調查結果。
在關於學習金融投資知識的提問項目中,回答「曾接受過」投資教育的人,只占整體的三成,其餘七成則回答「沒有」。
而這七成的人當中,還有七成回答「不想學習金融及投資相關的知識」。
七成 × 七成=四九%,相當於有半數的人不曾接受與金融投資有關的教育,今後也沒有接受相關教育的意願。
我認為這個結果背後,潛藏著「存錢是好事,投資是壞事」的誤解。
這是一種偏見,誤以為錢應該一點一滴存起來,甚至認為「學習金融知識」不是正派人士該有的念頭。
某位金融廳高層看到問卷調查結果後深受打擊。他是這麼說的:
「我們過去的作為是對的嗎? 培養出厭惡投資的日本人,我們是不是也有責任?」
存錢是「目的」嗎?
如同本文開頭所說,我們非常喜歡存錢。
每到三節獎金發放的時期,就會出現眾多「如何使用獎金」的問卷調查,而最常見的答案是「存起來」。
在「新年新希望」的問卷調查中,第一名的答案也是「存錢」。
把錢用在旅行或興趣還可以理解,但「存錢」稱得上是「使用方式」嗎? 我覺得有點怪。
存錢本身當然不是壞事。存下必要的金額,為孩子的教育或家庭需求等人生大事做準備,固然非常重要。
但是,多數人存錢卻是出於「不存錢就不安心」的懵懂想法,這樣的行為將會釀成瀰漫於社會的壓迫感。
因為我在前面也說明過,金錢是一種「能量」。
各位聽過「抽屜儲蓄」嗎?
抽屜儲蓄指的是不將錢存在銀行或金融機構,而是保管在自己家裡。
根據二○一九年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調查,日本約有五十兆日圓的錢屬於抽屜儲蓄。日本的GDP約五百兆日圓,由此可知這筆金額有多龐大。
過去關東地區發生大水災時,某金融機構為了讓民眾在緊急時刻可以領錢,在避難所設置了臨時的ATM。但實際上,存錢的人比領錢的多,ATM還因為存款超額而故障。因為前來避難的人只想把手頭上的抽屜儲蓄統統存進去。
沒錯,把錢存入銀行或郵局,幾乎沒有利息。但即便如此,還是好過抽屜儲蓄。存進去的錢能夠讓銀行當成本金投資,形成在社會中循環的流動資金。
抽屜儲蓄只會讓錢躺在那裡,無法發揮任何作用,變成失去能量的「死錢」。
放在抽屜裡的錢,只是沉睡著,但是若能讓這些錢發揮作用,就可能創造工作機會、拓展商機。這五十兆日圓就算只有一小部分流入市場,也能大幅活化社會。
知名漫畫家大友克洋的作品《阿基拉》(AKIRA)中,有這樣一幕畫面。
當東京遭到破壞變成廢墟時,有一名老婦人把大量的罐頭藏在祕密的房間裡,不打算交給任何人,最後就抱著罐頭餓死了。由此可見,超出必要所需的抽屜儲蓄,在某種意義上正反映了這名老婦的悲劇。
現金是虛擬的東西
說到底,現金終究只是形同虛擬(不具實體的虛構事物)的存在—乍聽之下,你或許覺得這句話很不合理,而這樣的感受正好反映了我們對於金錢的偏見。
你覺得「一萬日圓的紙鈔」與「現值一萬日圓的股票」,哪個是真實(有實體)的,哪個是虛擬的呢? 你或許會認為紙鈔是真實的,股票是虛擬的,對吧?
但是一萬日圓紙鈔的成本只有二十日圓,只不過我們認為它「有一萬日圓的價值」罷了。
那麼股票呢? 股票與股份有限公司綁在一起,乘載著公司有形與無形的資產當然,股價會變動,但至少也是與「擁有實體」的公司連動。
換句話說,股票的存在遠比現金更真實。
當然,任何鼓吹把錢全部投資在股票的論調都是值得懷疑的,但存下超乎必要的金錢,也是一大問題。如果不把這些錢用在消費或投資,國家經濟將會停滯。
當存錢變成目的,損失金錢的痛苦就會變得過於龐大。而這正是「把失望最小化」的人慣有的思維。
過度偏愛存錢的人,請再一次透過「六千萬元」思考實驗,找出人生的目的。
再進一步探討「投資是壞事」的誤解,就會發現這種思維的問題在於沒能把「投資」與「投機」分開看待。
投機的目的只有獲利,是一種類似賭博的行為。
投機就像小鋼珠或賭博一樣,是一種有輸有贏、大家搶奪一塊大餅的零和遊戲。認為投資就是賭博的人,腦中想的應該是這個吧?
但投資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投資的目標並不是搶奪一塊大餅,而是藉由把餅做大,讓所有人分到的餅都增加。
請各位務必理解投資的本質。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關於人生,我這樣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