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你們會思考未來嗎?對於金錢,是否總有那麼一點不安呢? 這股不安的感覺,究竟從何而來?
令和元年(二○一九年)六月,日本金融廳的報告書《高齡社會的資產形成與管理》提出了所謂「兩千萬養老問題」,引發民眾熱議。
這份報告書指出,「目前六十歲的人口中,約有四分之一可活到九十五歲」,而當中的「夫妻兩人如果都活到九十五歲,僅準備兩千萬日圓,將不足以應付退休生活」這句話,更是震驚全日本。
為什麼這句話會引起軒然大波?
在日本,多數人二十歲左右開始工作,到六十歲退休,也就是工作了四十年。
假設人人都可以活到將近一百歲,也就意味著我們必須準備退休後四十年所需要的存款。
這表示:「你必須從二十歲開始工作四十年,同時準備四十年退休生活的儲備金。」
關於這點,你怎麼看?
乍聽之下似乎很困難吧?
距今約五十年前,也就是一九七○年的日本人平均壽命,大約是六十七歲。當時一般退休年齡是五十五歲,而多數人進入五十大關後就會逐漸衰老,甚至被認為「接下來就無法繼續工作了」。
年金制度的設計理念,就是為了照顧這些人。也就是說,政府推估退休後需要仰賴年金過活的時間大約是十二年。
問題是,民眾的平均壽命逐漸延長,政府沒辦法照顧全體國民的退休生活。這是我們實際面臨到的問題,恐怕也是民眾「擔憂錢不夠用」的真正原因。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好?
從現在起必須做的事情,其實很明確。
解決方法非常簡單
什麼方法能夠消除對於未來金錢問題的不安呢?
一般人會想到的第一個方法,就是趁年輕時多賺點錢。
最理想的辦法就是賺到足夠的錢,使退休生活無後顧之憂。但這似乎只有少數菁英能夠辦到。
第二個方法就是減少支出,盡可能節約生活。
你可以堅持賴在父母家裡不搬出去、三餐自己煮等,利用這些方法一點一滴存下退休資金,而這大概是多數日本人最喜歡的做法。
這兩種方法在坊間書籍中已經多次被提及,並且被分別歸類為「成功術」「節約術」。
站在投資家的立場,我想告訴各位的解決方式,則是這兩者之外的方法。
投資家的解決方法第一招,就是趁著身體健康、還能夠工作時延長工作年限。
人類壽命愈來愈長的同時,「健康壽命」(無須照護亦不必臥病在床,能夠正常生活的狀態)也隨之延長。既然如此,理應將以往規定的退休年齡,從六十歲推遲到七十甚至七十五歲。
投資家的第二個方法則是拿部分收入去投資,替未來做準備。長期小額投資也能夠逐步建立資產。
消除未來不安的策略只有這四個方法:最前面提到的兩個方法,以及投資家的兩個方法。
並非只有這四個方法之一才是正確答案,而是必須配合每個人的收入與生活狀況,將這四個方法排列組合使用。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納並實際應用。
原因在於,一般人對於「延長工作年限」「拿部分收入去投資」等投資家的解決方法,有著很深的誤解。
我們對投資家的三大誤解
這些誤解,主要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缺乏自立的觀念。
社會的穩定必須建立在「自助、互助、公助」,也就是自己幫助自己(自助)、家人朋友互相幫忙(互助)、政府支援(公助)的交互配合。
有工作能力的健康人士以自助為基礎;因生理因素無法工作的人則需要互助或公助支援,這才是社會應有的樣貌。
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所以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自己賺錢,靠自己生活,用自己的力量替未來做好準備。
「自己負責」聽起來或許嚴苛,但社會整體的基礎就是「自行負責、自立自強」。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原本就是天經地義。
假如你很健康、可以工作,卻期待互助或公助,只能說你缺乏自立能力。這就是第一種誤解。
如果連「有能力工作卻不這麼做的人」都需要政府援助的話,勞動人口將會降低,最終導致國家也走向滅亡。
不管是什麼樣的社會和國家,其根基都建立於有能力工作者皆努力工作賺錢。
第二類誤解就是勞動觀念。
許多人誤以為「工作就是忍受討厭的事,或做些違反個人意願的事」。
長期忍受龐大的職場壓力,或靠體力硬撐的工作方式,都會使人對工作心生排斥。
你必須把眼光放遠,想想:「我現在的工作,能夠愉快持續到七十歲嗎?」
假如答案是辦不到,你就得思考:「什麼樣的工作才能持久進行?」「我是否應該轉行?」「是否該找份副業?」並藉此改變工作方式。
最後一類誤解,就是大多數人的投資理財觀念低落。
以日本為例,大約百分之五十的日本人不曾學過、也沒有打算去接觸投資理財。主要是因為日本民眾多數認為:「從事投資、學習投資,就像是在做壞事。」
改變生活方式,就趁現在
回到我一開始提到的日本金融廳報告書。那份報告書中整理了高齡社會所帶來的環境轉變以及因應之道。
事實上,這份報告書並沒有直接斷定:「夫妻兩人要活到九十五歲的話,只準備兩千萬日圓是不夠的。」而是希望提醒民眾注意老後的財務狀況。
然而,媒體卻扭曲內容,以偏頗的報導來吸引民眾目光,甚至令人懷疑他們是否好好看過報告書內容。而日本民眾的輿論方向也因此被牽著鼻子走,令人遺憾。
「如果無法徹底扭轉國民的思維,日本國力將會在不安籠罩下愈來愈衰退。」
身為投資家,我對此滿懷危機意識。
為了確保自己能夠工作到七十歲、七十五歲,「自我投資」的觀念不可或缺。
日本金融廳在報告書中提到的投資,是採用「長期、累積、分散投資」的方式,事實上正是最典型的低風險投資法。
只要你像個投資家一樣般思考、生活,就能夠解決這一切問題。
正確理解「投資」觀念,並將投資行為運用在自己的人生中,你的未來必然充滿希望。
本文摘自今周刊出版社《關於人生,我這樣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