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7編按:央行今天召開第二季理監事聯席會議,因應主要經濟體持續寬鬆,預期本年通膨仍屬溫和,決議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停在1.125%的歷史最低位,連續五季利率不變。展望未來,央行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4.53%上修至5.08%,低於主計總處預估的5.46%。
另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中央銀行表示,美日等主要經濟體M2成長率遠高於2008年金融危機,惟產出缺口仍為負,未來通膨值得關注,但更須留意高公共債務、低利率兩大風險,債務可持續性與經濟成長間的平衡已成重要課題。
央行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各國央行注資金融體系,惟央行注資只進入準備貨幣,而未流向更廣義的貨幣總計數或銀行信用。然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與日本等經濟體M2成長率大增,更攀升至過去40年來高點;惟產出缺口大抵仍為負值。
對於通膨升溫預期,央行表示,短期內,美國通膨率可能因經濟重啟、供應鏈瓶頸等因素而暫時上揚,惟在產出缺口為負的情況下,通膨應不致持續,且通膨風險尚屬可控,惟若貨幣寬鬆、財政擴張持續擴大,通膨壓力仍可能升溫。
央行認為,新冠肺炎危機爆發後,主要國家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協調與合作程度更甚以往。許多央行擴大資產購買計畫、大量購入政府債券,已使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連結日增,甚至引發政府債務貨幣化(debt monetization)等疑慮。此外,若干主要央行推出廣泛的融通機制,與財政當局合作益加緊密,使兩者界限日益模糊。
與2008金融危機相比,央行分析,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實質投資緩步下滑;歷經逾兩年的期間,全球實質投資才回復至危機前高峰水準;新冠肺炎危機爆發後,全球實質投資下滑雖較急遽,惟亦回升較快。相關研究指出,疫情期間,若干大膽創新、轉型的企業可創造生產力紅利,或有助於帶動生產力成長。
※本文授權自中時電子報,原文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