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通膨仍低,但通膨預期已經開始影響市場資金分配。
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由不同財經領域專業研究員組成,以客觀、專業角度,提供金融市場研究與分析,範圍涵蓋各主要國家總體經濟、股市、債市、匯率及商品等。
二○一九年以來新冠肺炎(COVID-19)衝擊各國,政府為了不讓實體經濟衰落谷底,「避免通縮」成為央行的首要課題,因此這一年半來,貨幣寬鬆便成為市場的主調。然而,歷經各國政府與央行的努力後,全球供應鏈紛紛回補庫存,驅動原物料飆漲,不只有效壓抑了通縮,甚至面臨通膨快速揚升的風險。
央行喜歡通膨,但喜歡的是溫和的通膨、而不是猛烈的通膨。如今,原物料價格的反彈,雖然拉抬了經濟,卻也開始挑戰央行寬鬆的立場。「央行可能要收緊貨幣」如同童話中的那句「大野狼來了」,成為金融市場上最響亮的聲音,這會讓好不容易復甦的經濟,再度被擊垮嗎?
通膨早在聯準會預期內
長期二%目標不變
首先,整體通膨水位將提高,本來就是美國聯準會與全球央行的目標。二○二一年上半年,金融市場最受矚目的資產就是商品價格,無論是原油、銅價,乃至黃小玉,無一不漲。尤其,去年初是全球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刻,使得商品價格大幅崩跌、降低基期,導致今年上半年有通膨快速揚升的風險(見圖一)。美國四月 CPI 快速攀至四.二%,就不難看出這個現象。
不過,這並非出乎市場意料之外的事情,畢竟低基期是早已既成的事實。聯準會早就預告,通膨將有暫時飆升的現象,同時,他們也默許這樣的情況發生。畢竟,聯準會的長期目標仍是「二%通膨率」,這是他們最重要的使命之一,若要達到這個目標,勢必得忍受這種短期現象。
只是央行這樣的操作,也增添了投資人的擔憂。在金融市場中,市場對未來的「預期」往往比「現實」更有影響力;而投資人對央行寬鬆底線的揣測,也可能將讓市場陷入短期震盪的格局中。
通膨預期影響大不同
能源、原材料、工業類股優先受惠
其次,通膨適度揚升,其實是好事。許多人認為,通膨若快速揚升、導致央行縮緊資金,這不就讓好不容易復甦的經濟又打回原形嗎?但這樣的想法,其實就是只考慮「資金面」,不考慮「基本面」的結論。適度的通膨,長期而言對企業是好事,過去資料也顯示,只要通膨低於二%,在通膨初升段,也將帶動企業獲利成長。一個直覺概念就是:如果東西永遠都不漲價,公司怎麼會賺到錢呢?股價怎麼會有基本面支撐呢?(見圖二)
最後,通膨預期對各產業指數影響不一。雖然我們都知道,適度通膨對企業獲利會有提升的效果,但各產業指數對通膨升溫的預期,帶來的股價反應卻大大不同(見圖三)。例如,能源、原材料、工業等供應鏈中上游,通常可以隨著物價上漲,而將成本轉嫁到下游。但另一方面,科技業就不一定受惠了,除了因成本提高外,競爭廠商也較多,除非是寡占,否則不容易有轉嫁能力。根據過去經驗,消費者短期也可能少對科技產品的支出。不過,需要強調的是,科技業始終有新產品,新話題,仍具有長期優勢。
通膨仍處低水位
科技股仍為長期配置核心
整體而言,物價上升,引發市場對通膨預期的上升, 將測試央行的寬鬆立場,可能讓市場出現擾動。不過,就目前的經濟環境來看,利率仍處在低檔水位,加上企業獲利揚升、處在歷史高點,仍有利於股票等風險性資產。
短期內,熱錢可能偏好解封相關的類股,例如能源、工業、原材料等,但長線而言,具有高獲利與高技術的科技股,仍為核心配置主軸。
延伸閱讀:
(國泰世華銀行投資研究團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