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進入三級警戒,生技防疫股再度成為盤面焦點。在目前疫情政策下,哪些防疫產業將成重點?
除了防疫股之外,生技股還有哪些企業的基本面穩健,能「進可攻、退可守」?
台灣正面臨新冠疫情的威脅,隨著進入3級警戒,全台確診人數已超過3千人,台股也因此劇烈震動。電子、傳產、金融股通通大跌,而少數抗跌的,就是去年上半年的盤面主角生技股,在沉寂近一年後,因疫情升溫,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不過,這次的盤面主角與去年的防疫概念股略有不同。去年的防疫熱門資源如口罩、清潔用品、溫度計等,目前數量充足,這次需求更大的反而是篩檢試劑、疫苗。
昱厚的鼻噴新冠肺炎解藥有機會應用於疫苗,產品潛力不賴。圖左為昱厚生技總經理徐悠深。(攝影/蕭芃凱)
國產疫苗傳佳音拚Q4前供應
統一投顧分析師張立群認為,目前疫情對第二季營運的影響,檢測相關廠商會較為明顯;尤其是快篩,需求數量應該會大幅增加。在未來新冠肺炎「流感化」的趨勢下,從篩檢試劑、疫苗到解藥,可能都會變成常態性的防疫需求。
先看篩檢試劑,最受惠的還是抗原檢測的快篩。從目前的防疫政策來看,第一關的快篩需求量最大,其次才是準確度較高的核酸檢測(PCR)。
就快篩而言,泰博(4736)有全台產能最大的抗原試劑生產線,目前產能全開,每月最高可生產一千萬劑。
根據去年11月泰博的法說會資料,快篩產品占整體營收不到20%,但從現在地方政府對快篩的需求來看,有機會推升今年第2季以後的營收貢獻。除了抗原快篩試劑外,泰博還有額溫槍的業務,因產品組合具有快篩試劑與醫材的跨界優勢,也讓泰博成為少數有穩定獲利的防疫概念股。
至於解藥,也是目前各藥廠的必爭之地,隨著確診人數不斷增加,治療解藥市場依然是一片藍海。
興櫃藥廠昱厚(6709)剛進入臨床2期試驗的黏膜免疫佐劑LTH(αK),為鼻噴劑型解藥,是少數既是新冠肺炎解藥,同時也可應用於疫苗的產品。這個關鍵技術被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列為指標案件,也是政府扶持的關鍵案件,若昱厚取得EUA(緊急使用授權),將有機會加速產品上市時程。
張立群指出,全球針劑疫苗眾多,但鼻噴疫苗相對較少,而昱厚是現有鼻噴候選疫苗中,最佳的免疫調節劑之一。由於鼻噴疫苗的高安全性,加上高於傳統針劑疫苗的使用接受度,可大大提高疫苗施打次數與意願,有機會解決目前新冠疫苗每半年至一年就必須重新施打、維持保護力的困境,商業價值相對也較高。
另外,目前台灣研發進度最快的高端疫苗(6547),與莫德納(Moderna)一樣是從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技轉的疫苗。
從學理上判斷,高端疫苗是傳統的次單位疫苗,雖然研發速度較慢,但疫苗品質相對較好。唯一擔心的是,因次單位疫苗的製造速度慢,高端疫苗目前預計最慢在今年第3季末至第4季初,將5百萬劑疫苗出貨完畢;若無法如期供應,不只防疫量能,營收可能也會受到不小影響。
- 次單位疫苗:又稱重組蛋白疫苗,其特點是只取新冠病毒 S 蛋白,將之送入人體,理論上可更直接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相較於 mRNA 疫苗,如莫德納、 BNT 等,保護力差不多,但不良反應率與接種的不適感較低。
目前從基本面來看,防疫股大多營收表現不佳,甚至是幾乎沒有獲利的企業;一旦疫情受到控制,若基本面沒有好轉,這些搭著疫情順風車的企業,股價在沒有業績支撐下,恐怕將急轉直下,一瀉千里。
若想投資生技股,除了熱門的防疫題材外,醫材與醫美也是獲利的優等生,有不少生技製藥廠、原料藥廠默默賺錢,是值得關注的族群之一。這些企業的股價不一定會一飛衝天,但靠著穩健獲利、穩定的現金殖利率,在目前波動大的盤勢中,反而具備「進可攻、退可守」優勢。張立群認為,原料藥廠雖有起有落,不過長期則有穩定向上的趨勢。
原料藥利多加持後市不看淡
台灣最大原料藥廠旭富(4119),去年底因受火災衝擊,導致產能萎縮,將部分訂單外包,目前營收受到不小影響,卻也讓其他的原料藥廠取得轉單效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中化生(1762),其為台灣最早註冊登記的專業原料藥廠,今年第一季傳統淡季的毛利率高達50.6%,創下歷年單季最高紀錄,繳出相當亮眼的成績單。
中化生開發的魚油原料藥EPAE,在全球降血脂魚油膠囊市場中,具有寡占地位,目前年產能可達1百萬噸;今年下半年新產線設立完成後,產能可以達到每年3百萬噸,將是未來成長的主要動能。
此外,因轉投資台康生技,使得今年第1季每股大賺近10元的原料藥廠台耀(4746),4月也繳出4.68元的佳績。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本土或國外疫苗,製成時並非一管管的針劑,要將疫苗充填成針劑才能施打,台耀今年新設的業務「無菌滅塵針劑廠」也搭上防疫列車,於5月開始接單協助充填,在針劑廠業績強力發酵下,後市也不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