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深受在銀行上班的母親影響,耳濡目染財經時事,阮慕驊在1991年跳入他最喜歡的財經報導工作。40歲起辭掉穩定收入的平面媒體工作者,成為電視、廣播界最早的斜桿工作者。如今才55歲,就已財富自由。
阮慕驊以他的親身體悟,分析如何為自己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藉由投資理財,早早為自己賺進退休金。
一向樂於分享的阮慕驊,在本書中分享如何縱觀大環境趨勢,賺得長期的時間財(定期定額存股,尤其是存穩定的龍頭股),也研究投資營收、利益正在高成長期的公司,賺取短期機會財。
同時不管是身處在好好壞壞的景氣環境中,他也提供了如何認識股市的本質,分享他跟國外的理財大師學到了什麼樣的理財精華。
給中年人的理財投資建議
40歲是人生重要的節點,40歲之前健康多無狀況,許多健康的狀況是在40歲之後出現。40歲,差不多走到人生的中站,前有村後有店,後面的店已經經歷過,前面的村等著去探索。40是人生智慧菁華的開始,之前,太年輕,很多事沒經驗不懂;之後,有了智慧可以開創更好的未來。
我40歲時做了人生很大的轉變,離開了工作十多年的中央通訊社,往電視媒體發展。說起來,這個轉變很意外,我本來打算一輩子跑新聞的,沒想過離開中央社,直到意外的上了電視談話節目開始。
第一次上談話節目,也是意外,是中央社商情部主任林於國給我的機會。錄影當天在華視的攝影棚,主持人是陳立宏和吳淡如,談什麼我忘了,忘不了的是第一次上節目的緊張。
本來想去電視台上節目有個經驗也好,沒想到,上了一次就有第二次,之後各節目的邀約不斷而來,跟著是出版社的出書邀請,知名度愈來愈高下,中央社要我做去留決定,條件是留就不能再上節目,否則就走人吧!
當時也挺掙扎的,畢竟跑新聞駕輕就熟,工作穩定待遇也過得去,未來還有到國外當特派員的機會,而電視媒體工作並不穩定,很挑戰,兩個小孩又還小,房貸、車貸每個月都要按時支出。到底是走還是留?
經過一番思考,我最後決定辭職。下定決心的原因是,如果這時候不改變,我這一生就不會再有同樣的機會。
不變,未來雖然穩定,而且人生的路徑也看得到,但缺乏挑戰性,平穩但可預測性太高,突破性太低。
變,海闊天空,雖然有風險,但值得一拼。
就好比買股票,買之前不知道會不會賺錢,但不買絕對賺不到錢,就算買了賠錢,只要把對策想好,最壞的準備打算好,買錯了也知道如何因應。
我算了算積蓄,衡量了上電視這段時間來的收入,做了計劃後就向長官請辭了。
如今看來,當時的決定是對的。當年在中央社同事,部份後來被裁撤, 有的是被迫離職,或是工作不如意走人。當時看起來穩定的工作,其實並不穩定,因為大環境的變化, 當時無從估算。至少我呢,現在不需要依靠勞保勞退,也不用擔心被中年,甚或老年被辭退,但在中央社工作的同事,就得擔心這些事吧!
改變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我覺得人生好比蜘蛛網,縱橫交錯走過每個十字路口,下一個方向都是抉擇,是人生轉折的點,決定的權力在自身,需要用智慧去判斷。
給中年人的10個理財投資建議
1.退休規劃盡早做,30歲開始最好,拖愈晚愈辛苦。
2.不要依賴勞保和勞退金退休,要靠自己累積的財富退休。
3.保險不要買太多,保險是保障,不是最好的退休規劃方案。
4.定時定額基金或做長期退休規劃,中短期學會股票的機會財操作。
5.房子愈來愈貴,租金投報酬愈來愈差,包租公婆的退休規劃要想清楚。
6.保健身體,有健康的本錢才有打拼事業和累積財富的條件。
7.時間愈來愈寶貴,把每一天當成人生最重要的一天過,做有意義的事。
8.職場發展勇於突破,但改變前想清楚,跟買股票一樣,不買不知賺賠,但要有對策。
9.家庭與事業很難平衡,但盡量多陪家人,免得將來有錢了,家人關係反而淡了。
10.不要想長輩的遺產,自己賺的錢最可貴。
中年理財投資方案
理財是人生線性的過程,理財不單是理現在的財,也在理未來的財。人生有各階段不同的財務需求,跟不同的物資慾望,都需要金錢來完成和滿足。
人到40才做退休規劃是有點晚了,最好30歲就開始,開始的愈早就愈輕鬆,拉長時間也可以攤平風險,早一點開始,好處多多。
人生的四項財務計劃,其中節稅和退休規劃是保值用,子女教育和投資計劃可以用增值需求的規劃方式。
保值需求指的是要運用較低風險的工具,採取長時間規劃以避掉市場波動風險。增值需求指的是運用股票等風險較高工具,達到提高報酬率的目標。
保值需求低風險所以報酬率拉不高,但可以保本,再加上風險高的增值需求規劃就可以拉高整體報酬率,進可攻,退可守。
退休規劃是邏輯性思考,牽涉的要項不少,思考的目的在於你想要過什麼樣的退休生活?退休後需要多少退休金?以及如何累積這筆退休金。
規劃的大架構有兩部份:
(一)退休前職場工作所累積的政府退休金,也就是勞保和勞退;
(二)自己所累積的退休金。
由於政府退休金變數多,我建議最好的是盡力自己累積足夠的退休老本,政府退休金就把它當紅利吧!
政府退休金計算的方式,涉及了薪資成長率,勞保年金目前30年工作的所得替代率是1.55×30 等於46.5,再加上勞退6%提撥30年,以薪資30000 起薪每年薪資成長率1%,勞退基金年化報酬率4%計算,得出的結果是21.65%的所得替代率,再把兩者相加得出68%的替代率。
68%是以最佳情況計算出來的結果,多數人是達不到這個標準的。就算政府退休金能領到,也能領一輩子,68%的替代率代表退休後的月收入就只有退休前的68%,那不足的32%就要靠自己去補足。
自己補足所得替代缺口或是根本靠自己累積足夠的退休金,首見要規劃所需退休金是多少,是一千萬還是兩千萬或是三千萬,無論多少都有方法做。
規劃的方式是確立已累積的淨值有多少,就是老本,再加上退休前每年可以增加投入的金額,我叫做新錢,老本加新錢合併用一定的年投報率來計算。
任何投資規劃,當然包括退休金,我們都應該事前有計劃,思考的方向有四大項,包括:(一),短中長期目標;(二),投資目的;(三),檢視執行時進度達成情況;(四),適時修改投資目標和策略。
退休金規劃是長期的目標,採取穩健的方式進行,特性是保值需求,所以股債平衡與定時定額是用資產池加上時間週期規避風險,可用於退休保值需求。
實際例子,整筆資金可投入美國好的公司債, 例如星巴克、AT&T,每年收取目前約3 ∼4%的收益,再把收益投入好的美股或台股,例如蘋果、台積電等長期持有。
此外,採取定時定額或是單筆股債配置方式長期規劃退休金,也是不錯的方法。
無論如何,檢視進度和修改目標與投資組合是必要的工作。
股票的機會財是必須參與的創造財富方式。重點在選股和進出場的時間點。
選股著重於產業分析,要從宏觀情勢和微觀情勢來分析。宏觀情勢分析大環境多空因素,它涉及了整體資金部位的持股比重,以及整體資金的進出場時機。
如果大環境不好,股市向下走空,整體資金就要大量降低持股比重,甚至空手等待;反之,股市走牛市,資金比重就可以加重,甚至百分之百持股。
如何分辨多空,宏觀面上經濟和金融條件可判別,技術面上如果長線均線走升,如年、季、月呈現多頭排列向上,可視為多頭行情,再加上日K線不斷的創新高,每次回跌又不破前波低點,大體上可視為多方操作的環境。
股市裡,無論大盤或個股,創新高是很重要的多頭指標;破新低,一樣是很重要的空頭指標。
選股的重點在微觀的產業分析。每月的營收,每季的盈餘都是重要的觀察數據,營收與盈餘要能不斷成長的公司才是向上發展的公司。
如果三率,也就是毛利率、盈益率和純益率都能保持穩定,甚至向上提高,那就是標準走在產業前頭的成長型企業。股市裡最飆股都是這類成長型的公司。
穩定的產業龍頭大型企業,股價沒有狂飆的空間,但有價值浮現的買點,也就是當這些大型企業的股價跌到一定的低點,股息殖利率上升到相對高點時,就是價值的買點。
例如富邦金控2020年第四季股價跌到每股40元,2021年第一季回升至將近60元,報酬率達到四成,40元就是從股息殖利率角度來考量下的價值買點。但這些大型企業的股價都有侷限性,一旦股息殖利率下降,相對股價就對長線投資人失去了吸引力。
作者簡介_阮慕驊
活的健康、活的自在、活的富裕!
生活,對阮慕驊而言,就是生動的活著!從少年走過青年,再到壯年和中年,阮慕驊從好奇摸索人生,再到建立人生哲學,體悟出成熟需要時間。
從自我為核心出發,健康、自在和富裕,是他人生哲學上最重要的三件事。從人生構面出發,家庭、工作和人際圈是三個最切身的範疇。
阮慕驊以媒體記者十多年的經驗,轉換跑道往媒體主持工作發展,同時鑽研經濟和金融。這30年來,他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人生哲學,使他能把世間的道理看的更清楚,分析的更透徹,從而建立起健康、自在和富裕的境界。
現職:News98財經一路發、Line Today財知道主持人
經歷
工商時報編採中心副主任
中央社多媒體新聞中心組長、證券組組長、商情部、國內部記者
中國電視公司新聞部記者
主持:緯來電視台、八大電視台、東森電視台、寶島新聲廣播電台、台北廣播電台主持人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錢要投資 賺到退休 賺到自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