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當沖熱潮把台股炒出歷史天量! 究竟是推動量能的推手 還是助長投機的春藥?

當沖熱潮把台股炒出歷史天量! 究竟是推動量能的推手 還是助長投機的春藥?
「今天從股市提了多少款?」被包裝成「無本生意」的 當沖交易,吸引不少年輕人參與其中。

2021-05-12 10:14

一家券商分公司的業務量,居然可以超過一整間富邦證券;幾位不到30歲年輕人的月下單量,可以超過一千億元,不要懷疑,這些都是「當沖惹的禍」。究竟,當沖稅率減半是魔鬼般的春藥?還是促進股市熱絡的推手?

《今周刊》深入許多當沖聚落,掀開這些神祕當沖大戶的面紗,讓當沖的真實樣貌呈現,這群浪頭上的當沖客,有著外界想像不到的新風貌,他們或許正在寫台股歷史,也迎著浪潮上的風險。

「老天!這家號子做了全國6%的業務!」5月4日傍晚,台北證券圈都被這個數字嚇壞了,因為這一天,台股成交量6723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股市很熱,但位在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上的這家凱基證券分點更是熱中之熱,因為光是這個據點,當天成交金額就達到405億元,算起來,比富邦證券全台47個據點的交易總量還高。

 

為什麼單點會創下這麼驚人的交易量?因為有當沖超級大戶在這家據點下單。據了解,不少外資避險的當沖大單都下在這裡,也因此創下單點單日交易金額、交易額市占率的雙冠王紀錄。

 

  • 當沖(Day Trading):當日沖銷交易,指同一日買進及賣出同一金融資產、同一數量之交易。台灣證交所自2016年開放現股當沖,指投資人與券商約定,在同一證券戶,於同一日現款買進與現券賣出同種類有價證券,成交後,就該證券買賣沖銷後差價辦理款項交割。

 

年輕當沖客自律性高

一改過去主力紙醉金迷舊習

 

股市熱,當沖比率節節攀高的不只這個據點,位在台北市八德路上的「凱基松山」營業處,今年以來堪稱網路上各股市粉絲團、群組裡聲量最高的關鍵字。因為這裡出現了一位「凱基松山哥」,他在今年前4月的單點當沖下單量,很可能是全國第1名。

 

令人訝異的是,這位神祕的「凱基松山哥」不到30歲,性格沉穩,為人低調,與過去股市熱絡時市場主力四出,每天收盤後就相約過著紙醉金迷、酒酣耳熱的風格,大相逕庭;根據了解,今年以來,他平均每個月都有約500億元的成交量。

 

此外,元大土城永寧、富邦虎尾、富邦嘉義、富邦建國,今年以來都是當沖交易超級大點,每天一開盤,不只營業員接單到手軟,後台的資訊人員更是神經緊繃全程戒備,一秒都不敢放鬆,因為當沖交易比快、比速度,以秒計算的當下,不小心一個眨眼就是數億元的成交。

 

往南走,中南部的當沖客比起台北不遑多讓,「我固定每天打坐45分鐘、不應酬,讓自己心情穩定,別人買最熱股票,我買次熱的股票,『老二哲學』一樣出得掉,不擔心,不要去比別人賺多少,重點是人家冒的風險,你有這擔當嗎?」在群益金鼎西屯分公司下單的Andy廖,今年也才38歲,說話快速聲音平穩,一如性格。

 

他已是網路上頗有名氣的當沖客,定期在粉絲團中貼出對帳單,公布自己的進出,標榜「不求賺多,但求穩賺」的風格,勝率高達9成以上。

 

當沖金額占比、成交金額變化與加權指數走勢

▲點擊圖片放大

 

2019~2020年3月當沖交易之成交戶數各年齡層占比

 

 

這股當沖熱,除了造就券商新熱點、年輕世代股市新星之外,當然也有極度吸睛的熱門當沖股。以市場上正夯的「航海王」海運股來看,5月10日的長榮海運成交紀錄,當天當沖成交額占總成交金額的51.5%,占總成交股數51.5%,等於當天成交的43.98萬張股票裡,有22.65萬張都是當日沖銷交易,當沖交易張數就占了總股本的4.3%。

 

陽明海運也差不多,10日當天當沖占比61.8%,等於當天成交的44.54萬張股票中,有27.39張都來自當沖的交易。

 

市場上一片當沖交易熱,幾本與當沖相關的投資理財書籍也賣得嚇嚇叫,例如《手機當沖》、《會長教你用100張圖學會K線當沖》都盤據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居高不下。網路、實體世界裡各種有關當沖的粉絲團、會員等就更多了,像是「股票期貨實戰分享-投機人生」這個私密社團,據說已圈住上萬名死忠會員,從心理面到實戰面,在該社團裡有各種教戰手法分享。

 

實體世界裡,則如「股票要起飛先看籌碼K」,據說已經吸引上百萬名會員,每天盤中當沖教戰的討論十分熱烈。

 

瘋當沖,無疑已成為2021年台股的「現象級」事件,但這個對台股參與者、大盤量價、個股股性,乃至於市場效率都有所影響的事件,會不會成為一種投資人必須適應的「新常態」?答案必須從塑造這波當沖風潮的原因說起。

 

有趣的是,即使5月上旬台股當沖交易占比常態性達到4成以上,乍看像是全民運動,但並非所有個股都適合拿來當沖,換句話說,不是市場所有股票都像長榮、陽明一樣,靠當沖交易就能掀起風雲;適合當沖的個股通常要具備幾種條件,第一,成交量、周轉率要大,也就是熱度要夠;第二,股價波動幅度要大,才賺得到價差。

 

市場分析

 

凱基

(攝影陳弘岱

(上圖)1家凱基台北分公司的接單量,幾乎超過富邦證券47家據點加總,就是因為有避險當沖大單在此下單。(下圖)富邦嘉義分公司接單「嘉義幫」的當沖下單,也是當沖熱點。

富邦嘉義分公司

(圖取自Google map

證交所大數據分析

 

ANDY

Andy廖勝率高,證券公司多次邀請他召開投資講座,分享自己的當沖經驗。(圖/Andy廖提供)

 

長榮、陽明成交熱、股價波動大  當沖客最愛

 

適合的標的有限,但全市場湧向當沖交易的人氣、資金確實愈來愈高,從去年2月起,當沖比率就從27%不斷上升到近期超過35%,持平來看,這波當沖比率節節攀高,有幾個相關的變數。

 

其一是當沖稅率減半,2017年4月,立法院通過當沖證交稅減半1年;到2018年4月,又宣布繼續延長3年至今年年底,這個稅率減半制度到今年底到期後,是否繼續延長,是近期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

 

其二,當然是不斷攀高的大盤指數與交易量,尤其從去年3月至今,大盤指數成長54%,交易量更是提升1.3倍,其中量能放大,更提供了當沖交易最需要的資金環境。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制度的改變,也可能刺激當沖比率提高,就是逐筆交易的實施;台股交易在去年3月從集合競價改為逐筆撮合,進入秒速配的時代,讓台股交易更具效率,也更適合追求高頻交易的當沖進行。

 

從過去4年台股趨勢來看,當沖稅率調降後,因為交易成本大減,造成當沖比率上升的長期趨勢顯而易見,從原本15%左右一下子躍升為30%到35%,成長約1倍。

 

當然中間還是受到其他變數,影響程度略有高低,例如去年3月實施逐筆交易後,當沖比率看得出緩步提高的中期趨勢,又如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曾飛越40%大關,但也曾在去年2月1度低到只剩16%左右。

 

回到「瘋當沖現象是否成為新常態」的問題,眼前來看,當沖稅率減半政策是否延續,就是關鍵之一。而此政策是否延續的重要討論爭點在於,證交稅率的調降,當沖比率來到30%到35%左右,對資本市場長期影響的認定。

 

前金管會主委、行政院長,現任財團法人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就公開表示,「我不反對當沖,也不反對投機,這些都是資本市場的常態與必要元素之一,但有差異性甚至歧視性的證交稅,只會加劇市場功能的扭曲,誤導投資人的心態,要三思。」

 

不只官方,就連深入研究台股的投資名家也有反對聲音,瑞展產經董事長陳忠瑞就說:「2016年時我也贊成當沖稅率減半,但如今當沖比重超過4成,很多年輕人完全不知道什麼叫做投資,對台灣社會長期會有負面影響。」

 

不過,「這要先看對『當沖』的定義。當沖其實是股市的正常機制,先進國家都有。」前金管會主委、現任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說,2014年台灣開放現股當沖,就是在他擔任金管會主委任內。他點出當沖的重要性,認為股市不能只有投資性,要有部分投機性才不會有流動性的問題,當沖有點被汙名化,健全的股市要投資性和投機性俱在。

 

再者,現在市場的投機氛圍真的過熱了嗎?如果和國際主要股市相較,根據台灣證交所的稅制報告資料,台灣市場的當沖比率,比起美國的52%、日本的44%和歐洲的6成,都還要略低一點,韓國股市更有將近9成都是當沖交易,台灣目前的當沖氛圍,只是韓國的一半。

 

維持股市交易動能

 

提升國際競爭力

 

黃天牧

 

勿妖魔化當沖  台股比起國際溫和穩步

 

即使台灣也許還不算有當沖過熱的現象,但是當沖交易特有的「秒殺」風格,尤其當股價急殺時,為了減少留倉成本,緊急跌停掛出的常見當沖模式,常給外界帶來助漲或助跌的既定印象;但實際上呢?實證的結果卻未必盡然如此。

 

根據《今周刊》取得證交所近期當沖稅率調降的前、後時期,幾次波段中的當沖現象所做實證報告顯示,「經觀察每天指數最高點或最低點前後1分鐘發現,指數最高點前1分鐘為當沖賣出比重最高時段(但小於20%),指數最低點後1分鐘為當沖買進比重相對高時段(亦小於20%),顯示當沖投資人於股價低時買進,逐步上漲時適時賣出獲利。」

 

證交所根據實際交易數字,得到的最後結論是,「當沖投資人於股價低時買進,逐步上漲時適時賣出獲利,當沖對大盤及個股『無助漲助跌』情形。」

 

如果再看最近的盤勢表現,還記得5月4日上午10點多,大盤1度下殺快600點,直接摜破1萬7千點大關,來到16647點,跌停綠燈亮起的股票數百檔,連強勢股長榮、陽明都跌停,全場哀鴻遍野,許多進場時間不長的年輕投資人,從來沒有看過這種殺盤,簡直慌了手腳。就連見過風浪的老手,都覺苗頭不對,盤中技術分析都說:「大盤看來要進入一段不小的修正,不排除回測季線整理。」

 

但11點一過,大盤開始向上反彈,最後收盤只下跌288點;根據某大型券商觀察,當天走勢會與過去技術分析相違背,市場快速反彈,其實就是市場不少當沖客在跌停時搶進買股,一下子把跌停打開,推升大盤谷底反彈,間接證實了證交所的觀察,當沖對股價沒有助漲助跌的效果,有時還有平穩股價的功能。

 

到底當沖(證交稅率減半)是魔鬼般的春藥?還是促進股市熱絡的推手?

 

事實上,2018年2月,第1次證交稅減半的稅率要延長實施3年時,證交所內部還有再做出一份報告,報告上明確寫明,稅率減半預期要達到的效益有5項,包括「維持我國股市交易熱能」、「政府證交稅收入增加」、「提升國際競爭力」、「促進證券相關行業發展」和「有利各類投資人投資策略操作」。

 

證交稅減半

 

春藥還是推手?

「新常態」要用新思惟

 

如果從結果顯示,不管是春藥還是有力的推手,以如今台股站上1萬7千點大關、4月至今日平均交易量站上4千600億元之上,幾乎穩定勝過香港股市的熱絡程度,這份漂亮的成績單,應該都有達到上述的5項預期目標,也就是說,降低證交稅率這一帖藥,是有效的。

 

既然如此,要不要、或該不該繼續服用這帖藥?「如今台灣在全球的戰略地位已經截然不同,台商的錢不斷回來,未來不排除這樣的量能將成為『新常態』,至少可以維持『比以前熱很多』的市場環境,我們應該用更進步、更勇敢的想法,去思考未來的股市政策。」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在多個場合不只一次提出這個看法。

 

「我持中性立場,但金管會應該把過去實施的數據資料提出,讓投資人了解。」這是曾銘宗的見解。

 

前金管會主委、中國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則認為,可從各種指標來動態調整延長的期間,不必設定一個延長的固定期間。但更重要的是證交稅與證所稅的整合,例如股票長期投資的股利稅率減半,可鼓勵投資人長期投資。

 

「目前針對交易異常的股票有『警示股』機制,一旦列為警示股,投資人必須預收股款、撮合時間也必須延長,如果當沖比率過高的個股,也可以類似『警示股』制度執行。」券商公會理事長賀鳴珩疾呼,稅率減半究竟是強心針,還是具保健功能的維他命,只是比喻上的差異,但眼前所有市場數據顯示,藥有效卻是具體的事實。正確的思惟應該是,如何在確保眼前的成績下,利用配套補齊不足,才是穩健的政策。

 

當沖股可以警示  減半證交稅可專款專用

 

除了賀鳴珩,不少資本市場人士,也向《今周刊》建議提出繼續延長減半稅率下的各種配套措施,「開設當沖帳戶者,必須簽署比現行制度更高規格的『重度風險預告書』,提醒投資人風險的重要性。」擔任富邦證券總經理達12年之久的程明乾建議。

 

「稅率減半的意義,究竟是刺激了當沖比率升高,還是成交量擴大?值得深思。」一位金管會前高層官員提出看法。他認為,如果當沖稅率減半造就了台股成交量能,那麼,「成交量是股市的活力,似乎不必過度擔心,況且,量大有助於價格的發現。」換言之,有助於提升台股的市場效率,「至於投資與投機,只是投入股市的想法與方法不同,無論當沖比率再高,許多長期投資者依舊不為所動。」

 

更有人提出創新的想法,認為既然當沖客多為年輕人,亦可將當沖帳戶收到的證交稅,「專款專用」,作為年輕人相關用途,雖然公務預算有統收統支的精神,但屆時在《證交稅條例》為延期而修法時仍可思考如何破框,如設法用於填補勞保年金可能破產的資金缺口,或是轉做補助勞健保費不足、補貼長期照護等社會之用。

 

也有人建議,作為當沖稅率減半的贏家之一,各大券商應該擔起更積極的年輕投資人教育責任,除了讓市場年輕投資人更清楚理解投資的風險,也是在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風潮下,券商本應盡的社會責任與義務。

 

到底要不要延長當沖降稅?與其說這是一道是非題,不如說是一道申論題,從現在開始到今年12月31日政策落日之前,引發資本市場的熱議,除了讓正反兩方互相提出理由,過程中也讓全市場的投資人,一起上課,了解當沖交易的投機風險,每天在實戰與社論中爭辯,共同成長。

 

而業界人士也提醒,若政策方向有意往「如期落日」的方向走,那麼最好能提早半年時間釋出風向,避免市場因為過度期待政策延續而在最後關頭出現失望性的衝擊。

 

 終究,還是要下個決斷,但如果資本市場都理解了上述的道理,也領略了正反的看法,最後,稅率減半還會帶來令人擔心的投機風潮,讓年輕人昏了頭嗎?抑或也小看了年輕人的投資智慧。

延伸閱讀
證交稅減半還要延長5年!?散戶當沖想賺便當錢卻肥了國庫和券商 政府再貪婪下去將殺雞取卵
證交稅減半還要延長5年!?散戶當沖想賺便當錢卻肥了國庫和券商 政府再貪婪下去將殺雞取卵

2021-04-29

台股萬六盤整出不去、散戶有點悶 短線當沖該怎麼做? 專家教你「這2招」
台股萬六盤整出不去、散戶有點悶 短線當沖該怎麼做? 專家教你「這2招」

2021-03-23

操作妖股「國光生」,30秒賺4千元!他月賺15萬、當沖3年體悟:這種人,最適合做當沖
操作妖股「國光生」,30秒賺4千元!他月賺15萬、當沖3年體悟:這種人,最適合做當沖

2021-03-22

100萬賠到只剩10萬...沉潛3年後,工程師靠一支手機做當沖,每天操作5分鐘,月賺15萬
100萬賠到只剩10萬...沉潛3年後,工程師靠一支手機做當沖,每天操作5分鐘,月賺15萬

2021-03-16

台股當沖量持續創高 為何散戶當沖正在被消滅?主要原因是「這個」
台股當沖量持續創高 為何散戶當沖正在被消滅?主要原因是「這個」

20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