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萬七」短暫而絢爛,是否再登峰造極還得靜待,現階段,或許可以權值股搭配傳產、紙業與鋼鐵來布局。
上周五(四月九日)一早,大家都很期待台股開盤,因為覺得前一天美股的氣勢會再延續,強挺台股站上一萬七千點。果然,台股一開盤就站上萬七,可是之後就一路滑落,跌至一六八五四.一○點作收。
前段時間市場看似混亂,為了解釋各類股輪跌或輪漲的狀況,許多分析師拿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做文章,卻忽略了股票市場其實是很多數字一起說話,再隨著時間慢慢醞釀,才會形成現在的股價。
在專業人士電腦中,理論上的股價,是用「現金流折現」來計算的,也就是未來投資的所有現金流入,折回現在的價值。這個方法廣泛地被國際投資機構所採用,計算出來的價格就是大家常聽到的「目標價」,目標價與市場價格的差別,就是大摩、野村等外資機構喊出買進、賣出的基礎。
這些輸入計算模型的「財務數字」,便是決定股價的因素,預測的數字放進去,就會產生「目標價」,真實的數字放進去,就會產生「實際價」。
哪些數字會說話?首先是「利率」,拿來計算「折現」,也就是未來的現金流入換算成現在價值的利率。目前國際上用的,多半是美國公債殖利率再加碼,所以殖利率上升會造成市場震盪,不是沒有道理的。
為什麼科技股的跌宕,會比其他類股來得多?因為科技股最大的收入是每隔幾年以爆炸性成長的方式出現,而其他股票則是平穩地發生在未來幾年內,因此當利率上升,較遠年分的現金流折算後,其現在理論價值的降低幅度會較大,所以是正常的。
在說話的,還有「淨現金收入」這個數字。當市場為了殖利率上升在驚恐時,股票本質改善的公司依然交出了精采的成績單,這些就是投資人口中的「轉機股」。首先是半導體類股中的IC設計股,因為缺晶片的關係,半導體公司不管好或壞,從上游到下游都漲了一輪。IC設計公司上漲程度尤其離譜,不過也逐漸被打回原形,資金也轉移到遭忽略已久的傳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