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存錢的第一步:對數字有感。當你對數字有感後,下一步就應該是,不為「錢」所困。因此事先擬定預算、妥善分配每筆資金用途,就不至於在面臨資金大額支出時感到措手不及。
「大雄,你還記得我嗎?我是國中隔壁班的同學小夫啦!聽說你找到工作了?有空要不要出來吃個飯,想跟你聊聊保險的重要。剛好最近有一張保險商品快停賣了,像你這樣的社會新鮮人不要錯過,不然保費就要變貴了。」
相信許多人出社會後都接過類似的電話,朋友打來敘舊人之常情,但是否真的要因為交情而買保單,就得回歸個人需求。
先別急著買,投保前的3大考量
考量1 我真的需要買保險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得先清查名下有多少保單,包括父母幫忙買的保險、公司團保等。記住,保障先求有,再求好。假如名下一張保單也沒有,有收入後的確可以考慮買保險來分攤風險;但如果已經有保險,就得進一步考量是否需要加保。
考量2 我的保障有哪些?
先從險種看起:壽險、意外險、醫療險……,再看額度:壽險及意外險的保額多少?醫療險是日額型還是實支實付型?還要留意保險期間,特別是小時候爸媽幫忙買的保險,有可能是20年期或更短,如果到期,保障就會出現缺口。
考量3 保障多少才夠?
標準配備來說,壽險保障至少要是年收入的10倍,假設年收入36萬,那至少保額要有360萬。如果要算得精細一點,保額至少要足夠支應你的「責任承擔」,單身一人飽全家飽,每月要給父母1萬元孝親費,這1萬元就是「責任」,需考量進壽險保額裡;更不用說名下有房貸或車貸的人,更要把貸款額度也算進壽險保障裡,以免身故後,還留債給家人。
買到不適合的保單,小心出現「資金卡卡」
有近20年從業經驗的公勝保經事業部經理金劍青建議,工作前5年,因為初入職場,薪資不會太高,如果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保險買太多、買錯保單的確會造成現金流的壓力,也會壓縮可運用資金。
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對於投資理財以及保險規畫還不是很理解,往往會因為行銷話術而買到「不適合」自己的保單,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沒有「不好」的保單,但是買到「不適合」保單,不但會出現保障缺口,還有可能因為繳了保費而付不出其他費用,造成「資金卡卡」的窘境。
因此建議年輕人,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以下這3種保單先別急著買:
→傳統儲蓄險:傳統儲蓄險兼顧「儲蓄」與「保障」,在商品設計上較偏重「儲蓄」,所以往往壽險保障很低。許多人以為自己有買壽險保單,但如果買的是這種保障較低的儲蓄險,保障可能不夠。
→終身壽險:繳費20年就能保障一輩子,但是以35歲的人為例,購買500萬保額、20年期的定期壽險年繳保費2萬4千元,終身壽險則要繳到16萬4千元,對於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保費負擔很沉重。
→終身型的醫療保險:與定期險相較,繳費20年、保障終身,但是年繳保費較高,對於薪水還不高、又或是有可能轉職而出現收入中斷的社會新鮮人而言,龐大的保費壓力反而會成為壓垮財務的稻草,屆時反而因為繳不出保費,或是只能減額繳清,除了造成身心上壓力外,也會對理財產生挫敗感!
用「白飯理論」決定購買順序
針對初入社會的年輕人,因為資金並不充裕, 把預算分配在合適的險種上的確是一門學問,如何把錢花在刀口上?金劍青用「白飯理論」來比喻,買保險就跟填飽肚子一樣,先有一碗白飯,經濟能力許可時,再來加些配菜。
像定期醫療險(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意外傷害險及定期壽險就像是保險的「白飯」,可用來填飽肚子,作為年輕人投保的核心險種組合。等到進入中壯年,薪水增加了、責任也增加了,就可以加些「配菜」,例如:
→實支實付醫療險:因應醫療技術愈來愈進步,許多手術改為門診、無須住院,自費項目愈來愈多,因此建議可另外投保實支實付醫療險。
這是因為這個年紀多有家庭責任與子女教育金的支出,因此最需要高額的壽險保障,透過定期壽險,用最少的成本讓保險利益極大化,可以規避風險。
保險最重要的功能是彌補風險缺口,因此建議先把基本保障補足了,再來做投資理財規畫。因為有保險當保護傘,再大的風雨都不怕,也才有餘裕可以拚人生的第一桶金。
本文摘自今周特刊《養胖存摺 你要做對10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