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父母老邁還能靠子女,但沒生孩子的我們呢?保險業務員真心勸:別淪為「老年人球」的5個準備

父母老邁還能靠子女,但沒生孩子的我們呢?保險業務員真心勸:別淪為「老年人球」的5個準備
圖片僅示意,非當事人

畢德歐夫

理財

shutterstock

2021-03-26 09:11

之前提過照顧中風失去行動能力的雙親,那位從事保險業多年的讀者跟太太膝下並無子女,昨天聯繫我,表示遇到很多實務上案例,有很多人並不知道年老的時候,喪失行動能力時,你要請託子女或朋友去幫你領錢或者申請理賠,其實有很多難題,要怎麼解決,用什麼方法,以及如何規劃他的退休生活,給各位參考看看。

 

他熱心寫下這封信,提供給大家。內容如下:

 

週五早上又接到一通電話,因為家中大老己經連打3天的電話,藍牙耳機你什麼時候送過來?在上班時段中發誓週六一定送過去,有照顧過長輩經驗的朋友一定和我一樣苦笑,再過20年你就懂,照顧孩子也許5年你可以得到稍微的喘息,因為孩子會長大,但老人家5年後狀況往往只是更惡化,並不會好轉。


當你看到加生菜的油醋醬,被年邁雙親加到飯中一次就半瓶,你只能用更多的耐心照顧而不是吼叫(當然做起來很困難)。父母年邁,幸好還有我們,但沒有小孩的我們,又要如何安排自己的老年?如何有自在的人生,別像足球一樣被眾人踢來踢去?學財務規劃與保險的我思考未來,主要就4個層面:

 

1.穩定現金流            

 

辦以房養老+委外住租賃平台+年金保險,即可有穩定的現金流,每個月有3~5萬的淨現金流入,生活不成問題。以房養老舉例:以1,000萬房產設定600萬,換得20年每月2萬5生活費,外加年輕時置產一間房子,我目前租金收入16,000元,每月將會有4萬初出頭的淨現金流入+勞保年金,住有品質的養老村不成問題。

 


2.老年醫療

 

做到5,000/日醫療日額,30萬的實支實付,8萬失能保險/月,銀髪意外險100萬的意外實支,不管未來是否身體不適,行動不便,出錢的是保險公司,才能確保醫療照顧品質,帳戶有錢,看多了現實面,錢不見得會用在自己身上,確保老年最大筆的醫療開銷,不會挪用到我的退休金準備。


3.生活照顧

 

70歲前住自宅或租遊輪艙房去看世界,70歲後搬進養老村,我希望有人幫我換燈管、修馬桶、打掃環境,老人院或養老村品質差異甚大,現在許多新世代不生族,覺得未來到養老村就好,但有幾位真的去看過環境?最終還是要燒錢,要不然你絕對看不上眼的。

 

 

4.法律層面

 

辦理意定監護,委託公益團體做監護人。當我行動不便時,有人能代我簽名行使所有權利。請大家想一下辦文件,財產、投資、保險、領錢、租房子,換發身份証,這些都要本人簽名,如果是無法簽名的狀況會發生什麼事?答案是:變成人球。家中長輩行動不便,光領個錢就要叫無障礙計程車,和醫院請假、公司請假送長輩到銀行門囗,拜託銀行行員出來一趟,看一下長輩才能辦理業務,絕對不是給個印章、本子就可以領錢...就算身體不健康,靈魂不在,行動也不便,但他們終究還是你爸媽,你得學會成長與面對。

 

申辦文件簽名的程序一定要有法院的授權,委託他人代理,這也是辦意定監護的重要性。否則光申請保險金、簽名領錢就是大問題,偽造簽名是公訴罪,沒人願意冒這個險。

 

理財

 

退休族做年金保險加以房養老,股票最好別投資,別不服老,老人家遇到股市大跳水,絕對難以入眠,平均8~10年會有一波較大修正,跌幅25%,每個人退休時肯定多少會遇到。退休族群的長輩,最幸福的事,每月有錢花,花完了下月初錢又會自動補足;小孩、孫子來探望爺爺,開心付帳單買禮物請吃飯。讓探望父母不再是經濟的負擔,畢竟,現在上班族賺的錢不多別為難孩子們,不是每個人都在台積電、聯發科上班。

 

台灣己步入老年化社會,年輕人繳房貸或房租與養小孩己經負擔很大了,幸福老人就是不求人。筆者是6年級生夫妻檔,準備邁入50大關,幫很多客戶辦過理賠,體力好的能到處走的長輩真的不多,他們最經常出現的地方是醫院。70歲以上要嘛整天窩在家轉遙控器,要不然就是醫院排隊領藥看診居多。能夠有體力四處走走的,那真的是健康才有辦法。我們這代兄弟姐妹一般只有兩位,要顧小的又要顧老的,要照顧長輩在開銷分攤上真的負擔很大。一切應及早規劃,才不會考驗來了才措手不及。

 

提供給全體讀者參考,不管是夾心餅乾族、兩人甜蜜的頂客族、還是正準備邁入60歲的銀髮族。希望大家都能更正確的面對自己的財務人生,而不是僅用買股票、買基金,去簡化了投資理財這件事。退休的條件不只是看你月收入多少,而是雙親是否健康,以及你有幾個子女需撫養而定。

 

作者簡介_畢德歐夫

現為居家宅爸,專職投資人。

交易員、曾任美股交易室經理(Floor Manager),交易經驗17年,交易總筆數達百萬筆。每月發表在網路上文字產出達10萬字。先從台股起家,曾交易海內外期權達4萬口。操作商品:黃豆、玉米、小麥、原油、指數期貨、歐元、日圓,主力為美股市場。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65歲母想贊助500萬給女兒買房,猶豫晚年手頭緊...專家苦勸:把錢留身上,別急著通通給小孩
65歲母想贊助500萬給女兒買房,猶豫晚年手頭緊...專家苦勸:把錢留身上,別急著通通給小孩

2021-03-16

勞保月領3萬2不夠花,60歲夫妻想賣千萬公寓買銀行股,領5%股息...達人急勸:3理由千萬不要
勞保月領3萬2不夠花,60歲夫妻想賣千萬公寓買銀行股,領5%股息...達人急勸:3理由千萬不要

2021-03-09

「窮小子翻身不靠股票、房子、創業,難道靠樂透?」他40歲財務自由體悟:年輕人賺不到的癥結
「窮小子翻身不靠股票、房子、創業,難道靠樂透?」他40歲財務自由體悟:年輕人賺不到的癥結

2021-03-05

「年收250萬、自備1500萬,小夫妻竟在台北買不起新房?」股市老手教你看懂3個理財盲點
「年收250萬、自備1500萬,小夫妻竟在台北買不起新房?」股市老手教你看懂3個理財盲點

2021-02-20

父母紅包、保母年終...小時不懂為何長輩年前總說手頭緊,出社會才懂什麼叫「年關難過」
父母紅包、保母年終...小時不懂為何長輩年前總說手頭緊,出社會才懂什麼叫「年關難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