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好難喔!」即使是在一路多頭的今年,網路論壇還是看的到這樣的抱怨,可能進場時間不對,也許選錯主流,究竟該如何做才能提升報酬率,成為投資的重要課題。
美國專業資產管理機構Longboard做了一項研究,在1989年至2015年間,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報酬率約10.0%,累計報酬率為1,324%,範圍更廣的羅素3000指數年報酬率10.1%,累計回報率為1341%,和標普500指數差異不大,有趣的是,這段期間的14,500檔股票經過分析後,出現了令人玩味的結果 :
排名前的2,942隻股票(約佔總數的20.29%)就貢獻所有收益;表現在後面的11,513隻股票(約佔總數的79.4%)總報酬為0%。(如下圖一)
上面的數據符合「二八法則」,也就是帕累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亦即許多事件的影響大約80%來自的原因20%,這個結果和筆者在「投資獲利難,原來是這個問題」列出的統計類似。簡單的說,飆股稀有,更令人氣結的是,「買最多的,常常沒有漲最多」,也就是押最重的常常不是飆股。
如果早早認清事實,將投資組合多元化,分散風險,轉而投資包含不同成份股的ETF,就享有和指數相當的投資報酬率。
由於大多數指數編製時採取市值加權,而市值等於流通在外股數乘以股價,因此,股價上漲表現較好的企業在指數中的權重走高,表現不佳股價下滑的公司的權重會縮水,所以,指數的報酬率比指數成分股的平均報酬率要高。
以台灣五十為例,如下圖二,將前十大成分股按權重排行(2017年12月22日截止),排名第一的台積電佔33.56%比重,但是到排名第十的中信金只佔2.26%,如果是第五十名的寶成僅佔0.62%比重,同樣是台灣五十成分股,其實差很大!
指數成分股會固定調整,例如台灣投資人常聽到的「MSCI季度調整」,就是MSCI台灣指數的成分股,在每年的2月底、5月底 、8月底、11月底當天收盤後會調整,新列入或剔除的成分股會提前公告,這種動作讓成長的企業獲得更多注意,而走低的公司影響力下降,甚至於最後被淘汰,因此,指數化投資近年成為王道。
如果還覺得有點遺憾,希望再提升功力增加報酬率,下一個統計結果值得參考 :
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後,有6,398隻股票,約佔統計股票的44%,會造成虧損,實際上,有3683檔股票,約佔統計股票的四分之一,會損失至少75%!(如下圖三)
重複一次,超過四成的股票會讓你虧錢,而且,每四檔股票中,就有一家企業會把你投入的資金賠掉四分之三,這是驚人的數字。
也許投資人看看自己的持股中,那些年代久遠,「套」到不想再看,被迫「長期投資」,甚至於是已經下市的個股,對這個統計應該是感觸良多,原來老美號稱是成熟國家,金融市場先進,其實投資人面臨的挑戰和台灣是差不多的。
第一段提及,指數因為有市值加權和成分股汰換的機制,所以具有自動淘汰的特色,但是這個調整不是經常發生,而是一年只有幾次。
因此,常發生某檔企業業績連續不如預期,股價直直落,但一樣是在正式調整時,才會從成分股表單中拿掉,而以追蹤指數為主的ETF,投資報酬率難免會受影響。
由此可知,管控投資組合中的「績劣股」,嚴格的停利停損,不要讓它們出現「負50%」或「負75%」,就可以增進投資組合的報酬率。也就是說,「停利停損」不只用在整體資金的控制,也適用在投資組合中每一檔個股,例如股價100元,停損點設為80元,在股價下跌到80元時就執行停損砍出持股,就不會有大幅虧損的情形發生;又如設停利,也不會出現由盈轉虧的窘境。
「投資組合多元化」或「停利停損」是老生常談,卻是無比重要。對一般人來說,要靠不是很充裕的收入,謹慎的開源節流才能累積投資的第一桶金,但是,這筆寶貴的資金卻很可能在幾次錯誤的操作就受到侵蝕。
至於停利停損點如何設置,筆者自己使用「移動停利損」的操作方式,將陸續和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