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主題 股票價格的脆弱性
研究結論 若能確定主要持股者賣出個股的原因,就能掌握外界尚未發現的買點。
對有意成為投資操盤手的哈佛商學院學生來說,這項研究在哈佛課堂裡被延伸出兩個意義:第一,你不能讓自己淪落到「被迫賣出好股」的窘境;第二,當一檔個股急跌時,如果你能從各種跡象判斷出主要持股者殺出持股的原因,也就能夠判斷該檔個股是否遭到「非經濟因素」錯殺,進而找到買股良機。
「這就是學校裡教的,你必須抓到大股東『非經濟賣壓』出現的時機。如果主要持股者是為了本身資金需求賣出股票,而非看壞後市,那麼,就是你大膽反向操作的好機會。」中澤知寬解讀,類似的機會,最容易出現在投信持有較高比重的個股身上,無論是為了應付贖回賣壓,或者打壓對手績效表現、避開短期績效下跌的風險,投信經常都會被迫賣出好股。
判別假消息 逢低買進遭錯殺的個股
投資達人艾致富,就是活用法人在操作上容易陷入「非經濟」因素的盲點,而懂得把握時機逆勢操作的典範。一六年八月五日,市場傳出「群聯董座涉嫌作假帳」的消息,造成群聯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跌停鎖死,市場一片恐慌。五日投信帳上仍持有群聯約七千八百張股票,至十日短短四個交易日即已賣超逾四千一百張,減幅逾五成。
然而,長期觀察群聯董事長潘健成作風的艾致富,認為潘健成的市場誠信一向良好,且公司每年都能穩健獲利,於是他大膽假設,投信大賣股票,純粹是眾家經理人為了避免短期績效排名受到影響,不見得是真的看壞群聯後市,換句話說,經理人大賣股票不是一種「理性投資決策」,而是從「基金績效排名」考量的決策。
如何證明?從當時的各種研究報告中可以發現,法人對群聯的基本面普遍抱持正面看法,這代表法人眼中並沒有看壞基本面,賣股動作也就不是從「基本面考量」。此外,儘管當時消息面對群聯極為不利,但股價經過初步急殺之後,八月十日卻很快地就出現大量買盤願意進場,「顯示有熟悉業界生態者認定群聯遭到錯殺。」艾致富在二二○元附近加碼群聯,如今,股價已經漲到四五○元的新高價位。
從持股變動 參透大股東真實心態
除了參透法人進出的真實心態之外,對股價影響更巨的,還是公司大股東的持股態度。在這方面,哈佛商學院也有經典研究,麥羅伊(Christopher Malloy)和柯恩(Lauren Cohen)兩位教授,曾經分析上萬家美國公司、近三百萬筆內部人申報持股變動的資訊,他們發現,如果抓到董監、大股東等內部人士「不規律」的持股變化,跟進操作,那麼,一個月內可以獲利十二%左右。
「對投資人來說,內部人申報持股變化,就是參透大股東心態的最佳線索。」中澤知寬表示,在哈佛的訓練中,會先要求學生回頭檢視這位大股東過去幾年的持股變動,是不是都集中某段特定期間?「大概至少要觀察三年以來的資訊。」如果不是,很有可能,他的交易背後,就透露了內部人才知道、一些還沒對外說明的重大變化。
應用於台股,永誠國際投顧投資總監陳威良表示,若投資人沒有力氣回溯檢視過去三年的持股變動,也可以透過「申讓持股公告裡的蛛絲馬跡」,多少抓住一些大股東的真正心思。他表示,觀察各公司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布的董監或大股東申報轉讓持股訊息,主要有三大類:第一,盤後配對及指定人交易。「在這種情況下,大股東釋出持股目的可能是為了將來拿到更多的訂單,也因此,投資人可用比較中性的態度解讀。」
第二,成立信託或贈與。陳威良解讀,這種情況往往牽涉到必須繳交贈與稅,由於贈與稅是以信託契約成立日或贈與日的收盤價為基準,「想像你是大股東,如果為了減少贈與稅,應該不會選擇在股價高檔時贈與,而會選在股價在合理範圍,或甚至是股價被認為是低估的時候。」換句話說,看到這個現象,反而可對該股抱持中性偏多的態度。
第三,一般交易。此時須進一步分析,「主要是靠薪水過活的經理、協理,賣股票可能有個人或家庭財務方面的需求考量,比如換屋;但如果是董事長、總經理或董娘申報轉讓持股,那意義就非同小可。」陳威良指出。也就是說,如果出現董事長或總經理大量轉讓持股的情況,投資人即可做利空解讀。